榆阳区创建“中国民歌之乡”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ue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近日,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考察论证,决定命名榆林市榆阳区为“中国民歌之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先后来到榆阳区“非遗”展示馆、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民歌大舞台实地考察,通过听讲解、观表演、查资料,深入了解榆阳区陕北民歌的特点、历史沿革及保护、传承、发展陕北民歌工作开展情况,对榆阳区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
其他文献
2020年以来,我国对外传播进一步受到考验。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实践经验,立足当前的新挑战,尝试将新时代对外传播中自媒体影像对国家形象的自我塑造纳入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出中国形象的影像塑造应该在人民性、整体性和开放性这三个维度上有所突破,善用互联网3.0时代的话语传播机制,和以视觉为主导、个人用户为主体的内容生产逻辑,在国际传播的国家对话形式之外开辟新的阵地。
2021年5月27日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大型原创演唱会《各族儿女心向党》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上演,演出分为序篇、《草原赞歌》《高原颂歌》《边疆恋歌》《时代壮歌》及尾声等六部分共18首歌。这既是中国文联及中国音协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所打造的系列音乐会之一,也是中国音协多年来组织全国知名词曲作家深入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等民族地区采风创作且厚积薄发的优秀成果展演,更是近年来中国音乐界少数民族题材歌曲创作难得一见的精彩演出。
期刊
从情感的角度讨论社交机器人与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取向。本文从连接式、服务性、陪伴性、防御性和宣泄性五项人机交互的情感补偿机制入手,探讨社交机器人在道德衡量、人工情感、情感依赖、社交脱离和权利赋予方面存在的伦理风险,提出规避建议。
AI算法推荐机制影响新闻生产、分发、反馈的全过程,可能引发法律定性及权利主体不明、侵犯用户隐私权、滥用避风港原则等法律风险。因此,明确AI算法新闻的法律定性及权利主体、构建多元化的新闻平台用户隐私保护机制、严格避风港原则的适用条件,是对AI算法推荐新闻规制的必经之路。
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心策划组织创排大型原创交响合唱《百年放歌》,5月19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响亮初啼。俞峰指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与爱乐男声合唱团、北京音协合唱团联袂演出。这部作品以百年大党重要历史节点为发展脉络,全篇由序曲、上篇《光荣之路》、下篇《破浪远航》和尾声构成,采用合唱、领唱、独唱、重唱、表演唱等声乐形式,将16首原创歌曲以交响化的器乐演奏联缀一体。
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民族歌唱艺术,在腔音关系方面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日益丰富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音体系研究,为人们在认识腔音这一中国音乐最为独特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大量的成果,如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1),沈洽《音腔论》(2)与《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3),杜亚雄《汉族传统音乐中“音”“腔”与“节奏”的概念》(4),赵红柔《润腔与润色——中华民族声乐的审美情趣》(5),孙宝萝《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音腔研究》(6),杜亚雄、秦德祥《“腔音”说》(7),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8)和洛
本文是我的音乐创作道路和创作思想(主要针对钢琴作品)的自我概述和介绍。适逢今年八十岁,权当做一个总结。在此,对于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有帮助过我的师长和同行,以及钢琴家和广大听众们的厚爱,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现将自己从事音乐的心路历程,与大家分享,并求学界同仁指正。创作历程我的音乐创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65年的历程。从1956年的二胡独奏《村歌》到1961年出版了两首钢琴作品《江南情景组曲》和《变奏曲》,再到新世纪问世的钢琴独奏《茉莉花幻想曲》(2003)、《中音萨克斯管协奏曲》(2
微博树洞是基于去世用户的账户而形成的匿名网络交流平台,其“身体在场”特殊性和平台成因、传播特点值得探究。对典型的微博树洞账号——“走饭”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个体自发的情感表露需求使树洞得以形成,同时个体在树洞中建立了与博主的准社会关系,并在树洞中进行自我表露、获取社会支持,而数字化在场方式使得树洞成为铭刻个人以及集体记忆的虚拟墓碑。
一《人民音乐》创刊70年以来一直且将永远是中国音乐界最重要的期刊。以现在时髦的话语言之,它在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地位、价值、功能和意义的引领及影响之大没有之一。《人民音乐》以其月刊的出版周期和发行量成为音乐纸质媒体辐射面最广泛的期刊。《人民音乐》以其栏目内容最为全面和丰富成为最完整反映中国音乐生活的表征。《人民音乐》以其广义的批评性、及时性和现实性成为中国音乐艺术及文化建设与发展导向的风向标志。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文化运动风起云涌、战果辉煌。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大批革命志士倒在了血泊中。“左联”的行列里“五烈士”等人被杀害,田汉、阳翰笙等人被捕入狱,鲁迅、夏衍也多次被迫离家避险。面对敌人带血的屠刀,左翼人士虽然手无寸铁,但毫无畏惧、勇往直前,为建立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化、为文化艺术的“大众化”、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