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信号注入PMSM的无传感器自适应控制算法

来源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频旋转电压注入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中,为了降低带通滤波器引入带来的滤波延时而影响系统估计精度,误差累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陷波器的新型二阶广义积分器.采用新型SOGI取代带通滤波器消除相位延迟,将估计转子角度引入信息提取结构,基于该新型二阶广义积分器设计转子位置信息自适应算法以避免高通滤波器的使用,简化了坐标变换过程,通过PI及锁相环得到估计的转子位置.与常规信号解调算法相比,新型自适应算法提高了稳态精度以及系统稳定性.通过仿真分析和Opal-RT实验平台分析验证了新型自适应算法具有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其他文献
采用多相流体积法,根据模型设计参数对某钢厂180 t钢包建立了氩气/钢液/钢渣三相流动数学模型,运用CFD软件Fluent模拟研究了钢包底吹氩气过程中的三相流界面行为及混合现象.基于流体力学理论,计算并分析了底吹氩搅拌钢液过程中双透气砖布置位置和底吹氩气流量对钢包内速度流场、钢-渣界面行为及混匀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在钢包底吹氩过程中,双透气砖的布置位置对钢包内流场效果影响较大,底吹氩气流量则对钢-渣界面行为及混匀时间影响较大.当双透气砖间夹角为135°、距包底中心距离为0.6R、底吹氩气流量为60
氯化法生产钛白是现今国际上钛白工业的主流生产技术,而氧化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是氯化法生产钛白的一项关键技术.TiCl4和O2的混合情况对于钛白粉的颗粒粒径及分布、颗粒晶型等产品性能有决定性作用,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掌握不同工况条件下两种物料气流混合效果,对于氧化反应器的设计以及实际操作参数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研究工作表明,传统的测量技术难以适应复杂流场的高速、非稳定等特性,迫切需要高精度的现代诊断技术.该研究从试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采用无扰动非接触的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测量了不同工况
将钒微合金化试验钢分别加热至780、800、820℃和840℃保温一段时间后,依次经过缓慢冷却、快速冷却、模拟镀锌后,空冷至室温.研究结果表明,780℃退火时微观组织均匀性较差且发现未溶解的碳化物,导致强度和塑性均不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尺寸及分数逐渐降低,中低温转变产物含量逐步增加且其尺寸有所粗化.当退火温度为800℃时,马氏体含量达到最大,当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时,马氏体含量有所降低,而贝氏体含量则有所增加,导致抗拉强度在800~840℃范围内变化不大,而延伸率先升高后降低.当退火温度为820℃
基于镁改质非调质钢中夹杂物的形成特征规律,通过计算MgAl2O4与MnS间的错配度以揭示MnS在MgAl2O4上的最佳生长面,以及计算MgAl2O4颗粒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结果 表明,不添加Mg时,铸坯边部的硫化物主要呈链状沿晶界析出,铸坯中心的硫化物主要呈杆状或角状.当钢中添加Mg后,边部和中心处夹杂物主要呈球状或链状,且尺寸较小.Mg改质后铸坯边部和中心处的夹杂物尺寸均降低,中心区域夹杂物的平均面积由14.33μm2降低到8.78μm2,边部区域夹杂物的平均面积由3.17 μm2降低到2.99 μm2,
通过OM和SEM观察了以常压和加压(2 MPa)两种凝固方式下的GH4065A铸锭显微组织,以分析加压对GH4065A铸锭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 表明,常压下的铸态GH4065A有大量疏松缩孔,微观组织中主要析出相是γ\'相,偏析最为严重的元素是Nb.在2 MPa下进行凝固,可以消除大量疏松缩孔,提高铸件的致密度,并使Nb元素的残余偏析指数大大降低;加压凝固可以使合金GH4065A的二次枝晶间距低于常压铸锭,这是由于加压使相变温度升高,从而增大熔体的相变驱动力,增加结晶数目,晶粒细化.上述结果表明加压凝
综述了环境因素、载荷方式、工件几何形状以及工艺处理对缺口件疲劳行为的影响,并介绍了对缺口件疲劳寿命分析的方法和强化缺口件疲劳性能的工艺方法.对国内外有限元软件在研究缺口件疲劳行为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述,通过有限元模拟可以获得危险位置的应力应变分布,并将有限元模拟结果和寿命预测模型相结合,从而对缺口件疲劳寿命进行有效预测.最后总结目前研究成果,对缺口件研究的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
在梅钢250 t转炉上进行了脱磷期少渣深脱磷工业实践,研究了冶炼温度、炉渣成分、吹炼制度等参数对脱磷的影响规律.实践表明,转炉冶炼脱磷期结束时适宜的熔池温度为l 370~1420℃、炉渣碱度为1.3~1.8、渣中FeO含量为18%~28%;合适的吹氧量为总氧气流量的24% ~ 28%、废钢比为12%~16%、底吹孔数在8个以上;改进后,梅钢转炉冶炼脱磷期的平均脱磷率由不足50%提高至63.2%,实现了少渣工艺的稳定运行,2012年至2019年,少渣冶炼比例由0提高至83.7%,吨钢石灰消耗由53.3 kg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危废)日益增多,对其进行高效处理尤为重要.危废焚烧具有减容、减重、无害化程度高、能回收废物中所含的能量等优点,成为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的主要途径之一.余热锅炉是危废焚烧系统的主要组成之一,因此基于危废焚烧系统的发展,对余热锅炉的应用和分类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介绍了余热锅炉的数值模拟及优化、余热锅炉结焦与高温腐蚀研究、余热锅炉段对二噁英的控制技术等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蒸汽空气预热技术、联合换热循环发展、余热回收的梯级利用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介
研究了不同钛含量的汽车车架用含钛镁合金Mg-8Al-1Zn-xTi(x=0.05,0.15,0.3)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对比了不含钛Mg-SAl-1Z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 表明:钛的添加,细化了合金晶粒,改善了合金力学性能.随钛含量增加,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力学性能先提高后下降.与不含钛Mg-8Al-1Zn合金相比,含钛Mg-8Al-1Zn-0.15Ti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7.2 μm、抗拉强度增大32 MPa、屈服强度增大33 MPa、断后伸长率增大3.8%,拉伸断裂方式从混
为了提高无线Mesh网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碰撞域概念和图论的新方案.首先基于碰撞域概念和图论建立起网络模型,并一定数量的节点如Mesh路由器(MRs)和Mesh客户端(MCs)随机部署在网络中而不受控制,互连构成一个网状网络将通信业务从MCs转发到Mesh网关;然后提出了一种有效算法来构建网络图,并以网络中全部节点集合作为输入,通过计算路由路径并生成路由路径图;最后寻找一组对网络来说不必要的节点并删除,结果返回包含活跃MRs及其各自路由路径作为输出的最佳图GT,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