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作品鉴赏课程融入声乐的教学创新实践探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ie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好地带动了我国高校音乐作品鉴赏课程的发展,在高校音乐作品鉴赏课程当中,随着声乐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已经带动其声乐教学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本文中,主要是对我国高校音乐作品鉴赏课程融入声乐教学中的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方面内容。
  【关键词】高校音乐;作品鉴赏;声乐教学;创新;分析
  引言
  现阶段在我国众多高校当中,其音乐作品鉴赏课程中,音乐作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占据鉴赏课程的课时一半左右,并且对于教师人员来说,主要是根据声乐作品形式以及内容不同来开展出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鉴赏课程当中。然而随着我国社会文化不断地发展,现阶段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音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然而对于声乐作品鉴赏来说,主要成为音乐鉴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与此同时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也具有能够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高效音乐作品鉴赏课程的重要性
  音乐作品鉴赏在一定程度上是音乐文化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音乐作品鉴赏课程是大多数高校选修课中开设相对来说比较多的一门课程,如何将这门课程充分的融入声乐教学创新实践中,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鉴赏能力,是目前音乐教育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而言,我相关的教育方针中,艺术教育核心主要指的就是美德教育,但是在艺术教育体系中,音乐作品鉴赏在一定程度上被进一步认为对大学生自身艺术修养以及艺术作品鉴赏能力进行提高的一门普及课程,音乐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同时还能够加强人们的创造能力,在高校中,音乐作品鉴赏课程主要目的就是对当代大学生艺术修养以及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够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行加强,在大多数高校中,音乐作品鉴赏课程已经成为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非专业学生的选修科目。音乐作品鉴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种感受事物的方式以及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鉴赏的能力。
  二、高校音乐作品鉴赏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
  对于音乐来说,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智力情况全面发展,这点也是具有科学依据,在全世界当中,音乐被人们所公认,不仅能够对人们的想象力进行激发,同时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创造能力,对其存在着的问题进行解决,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通过开始音乐鉴赏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更加掌握,与此同时也包括了音乐艺术方面知识,也涉及了历史、地理等有关的知识内容,对学生鉴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去更好的鉴赏一部音乐作品,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三、高校音乐作品鉴赏课程融入声乐教学创新实践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对于音乐作品来讲,其自身独有的艺术特征以及题材存在着区别,并且其自身形式也决定音乐作品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教材进行选择以及教学模式等等方面的操作以及安排过程中必须要能够满足自身的特点。然而对于声乐作品的鉴赏来说主要是因为上述的特点,犹如一把双刃剑,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将会存在着两种并不相同的倾向,要是对其存在着处理不恰当,那么将会对鉴赏课程的实际效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由于篇幅结构方面
  因为在一部分声乐作品当中,其篇幅相对一些大型和中型的作品较为短小,并且其结构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同时歌词内容存在着阐释,在和器乐作品进行比较来说,通常倾听人员将会对其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并且对于倾听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并不是很高。然而学生在对声乐作品却是具有比较高的接受程度,但是在结构方面的比较简单将会导致出现审美层次出现表面化,要是在和教学中并没有对其声乐作品的结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将会导致声乐作品鉴赏表现出一种比较肤浅的聆听方式,对其审美的深度以及高度带来影响,导致学生音乐教育无法深入开展,与此同时也无法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由于题材资料选择方面
  对于不同的民族以及流派来说,在音乐风格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为在声乐作品当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语言性方面的特征,对于不同类型的歌曲在歌词内容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绪以及所要表达的人生观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在一些错频当中,虽然是作品的旋律以及节奏十分容易对倾听人员的感官带来刺激以及满足,然而在作品内容方面却是存在着理性的深度,或者是作品创作人员在某种环境之下所需要表达出来的某种感性的情绪反应。然而这类情况下虽然并不一定能够符合高校审美教育的目标,并且也没有办法能够胜任更高层次的审美教育要求。然而另外的一些作品虽然在内容方面具有较高的立意,然而其作品的创作风格对于学生日常所接受的音乐风格更加较为陌生,并不容易使其倾听者能够产生审美的快感,因此在对教学材料以及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審美心理接受程度来进行选择,如果材料无法符合审美水平,将会导致音乐鉴赏课程中审美教育的功能出现衰退,同时导致审美的目标出现偏离。这样变为教材内容选择提出了一个难题,对于什么样的作品能够符合学生审美要求,同时也能够适合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内容,对于一些不同深度和风格的声乐作品教学中采取如何手段传达给学生,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不断地研究。
  (三)审美取向方面
  由于历史的不断发展,不同门类的声乐作品的诞生,各种能够对声乐作品演唱的方式也开始应运而生。音乐作品在演唱的风格上存在着多样化,并且就会产生一种能够相互交融的趋势。音乐作品鉴赏课程在声乐教学创新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唱法的不同,就会进一步导致发声的原理和方式也存在不同,产生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各类丰富多变的音色特征,人声音色上的丰富多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声乐作品的主要魅力所在。针对不同的演唱方式以及风格,就会产生自身所附有的时代特征。相对比较通俗的演唱歌曲作为时代产生成为目前大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演唱形式。学生不仅对演唱风格具有比较高的接受程度,同时也会对其音乐特点存在较高的接受程度,由于大学生对多元风格艺术的接受度以及主动度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中学生,但是让学生对相对比较通俗唱法以外的演唱风格产生深度审美体现,在对声乐教学创新过程中充分地将音乐作品鉴赏这门课程进行融入,积极的引导学生能够以做好的方式对不同唱法进行不断地学习以及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目前音乐作品鉴赏课程在声乐教学创新过程中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四、高校音乐作品鉴赏课程融入声乐教学创新实践措施分析
  对于声乐作品来说,其具有的形式以及题材内容比较丰富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便可以根据作品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所具有的审美素养,进而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对教学进行创新。
  (一)不同音乐作品演唱方式和演唱风格方面
  在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因为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而将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演出方式,然而其人们的生意将会作为发声乐器,并且在音色以及音质方面也存在着不同,对于相同类型的唱法当中也具有比较多的演唱风格。所以,在高校音乐作品鉴赏课程声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构建主义教学的方法,在对作品进行聆听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歌曲演唱的技巧以及演唱风格等方面的认识程度以及构建也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推动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中提高自身的水平,使其课程内外的演唱实践中得到顺利地开展。
  针对这方面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可以采用“抛锚式”的教学方式,并且教学过程中的出发点主要是根据真实事件来作为教学目标的锁定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其一个事件的问题进行确定,同时也就是确定了教学的内容,要想能够使学生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知识意义构建,便要对该知识的性质以及规律等之间相互的联系根据深刻,最好便是要通过事实来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从而使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谈出自己的见解,使其在文化理念方面能够得到拓展。
  (二)对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表达方面进行提高
  对于一首音乐作品来说,要是只是具有优秀的演唱者和优秀的音乐宣传,那么只是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中得到宣传,并不会得到长时间的保存下去。对于一个优秀的声乐作品来说,必须要具有丰富的情感以及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要满足歌词内容能够优美。在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时,对于作品演唱人员的表演能力和唱功等感受也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然而对于倾听人员来说,最终的木匾便是为了能够更加充分的理解作品自身所具有的内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音质以及演唱的风格,与此同时也需要在作品的旋律和风格中来对所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了解,使其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来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带动教学的水平。
  (三)教师提高自己知识领域以及文化素养
  现阶段,在教学中必须要对现代化技术水平进行提高,通过对学生知道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去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在音乐作品鉴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一些原始的资源根据课堂安排进行处理加工,通过重新组织以及编辑来对声乐教学中的重点部位进行突出。所以,在实践当中,必须要培养出一批能够知道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师人员,在鉴赏课程当中,通过探究性学习能够使其教学发挥出更大的活力,同时也能够使其达到教学的目标所在。
  总结
  通过上述的内容分析之后可知,在高校音乐鉴赏的课程当中,随着将其融入声乐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使其带动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同时在声乐教学创新中,通过将高校音乐作品鉴赏内容融入其中,来推动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不仅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声乐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使其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12(24):125-128.
  [2]郜锋.对我国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实践的思考[D].首都師范大学,2007.12(24):134-137.
  [3]石岩英.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12(24):140-144.
  [4]宋振军.关于普通高校三本音乐鉴赏教材的比较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12(24):152-155.
  [5]昌利萍.关于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建构设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6.12(24):163-166.
  [6]孙颖楠.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和教学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12(24):177-181.
  [7]吴鹏.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中声乐作品欣赏教学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12(24):119-123.
  [8]周曙. 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13(08):135-137.
  作者简介:陈毅彬(1958—),女,壮族,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南宁人,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其他文献
工业需水量是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之一,文章以德州市的工业需水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相关分析预测模型和灰色理论动态模型进行德州市工业需水量预测研究,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检
面对社会的迅速变迁,越来越快的环境变化速度与竞争压力,目前有些学校实行了人员"零增长"的政策,即每年新引进的教师人数不超过减员人数。由于从外部引进人才是有限的,学校发
期刊
大学校园潮流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现象,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大学生追求知识、个性和自由的缩影,在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透过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热点的不断涌现和变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得到调适的历史轨迹.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力度,建成了一大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文章对广东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
综采工作面伪斜回采管理是综采技术管理的关键。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研究,以及借鉴别人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综采工作面伪斜超前距离经验公式和经验算法。为此,我们在75214综采工
电气系统接地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接地电阻的测量是检验接地装置是否可靠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测量接地电
钱塘江杭州市江干区段堤塘涉堤建设项目繁多且项目等级较高,地方水利管理部门在没有审批项目权限、无规定的保证金机制、涉堤建设单位消极应对等困难下,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监管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从事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经验,从电机调试起动前检查、运转过程观察、故障排除等多个细节描述,论述了设备安装试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阐述了电机起动失败的原
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排位很高,人均占有量却很低,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年内年际分配不均,不同地区不同大小的干旱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干旱频发,严重地影响到国民
20世纪90年代,红旗渠灌区管理处依托独一无二的红旗渠风光建成红旗渠景区,走出了一条“以景养渠”,持续发展的新路子。2010年,又开始实施对景区长达五年时间的整体升级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