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区地质特点与微量营养元素需求的关系

来源 :福建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项目区37个小流域的土壤调查及42个土壤剖面观测和样品测试的结果,文章重点讨论分析项目区内花岗岩类、火山岩类、沉积岩类、变质岩类及第四纪红土等5种风化壳及其发育的土壤中,Cu、Zn、Fe、Mn、B、Ca、Mg等7种微量营养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农业效应。并阐明在水稻生产与果、茶园开发利用中,应重视这些微量营养要素的农业调节措施。
其他文献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形态特征不同的两种毛竹笋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竹笋具有不同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初步认为这两种毛竹食用笋存在着基因型的差
福建沿海稻田大,小麦规模机播栽培比手工播种栽培省65.6% ̄71.8%,降低成本21.6% ̄33.5%,可提高效益20.2% ̄54.0%,促进麦类增穗,增产。它将在福建粮食的增产中起重要作用。
针对福建大麦品种白粉病重,影响大麦扩大种植和产量提高,选用抗白粉和黄花叶病,耐湿性强,熟相好,品质优的四棱大麦“木石港3号”与本省大面积种植的二棱大麦品种“莆大麦4号”杂交,育
在菜园生态条件下,以108cfu/ml浓度的B菌株制剂对大白菜植株喷雾处理,结果可减轻软腐病的为害,叶发病率比对照减少67个百分点,防效为59.8%,而且有促进植株生长作用,其单株产量比对照高出19.0%。同时还表明
研究并借鉴台湾农业发展的策略及其特点 ,从福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经济约束分析出发 ,提出综合性的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策略及策略目标 ,并配合阶段性策略的选择 ,提出策略配套
自免疫过Ⅰ型鸭疫里氏杆菌灭活苗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的病死北京鸭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菌,定名为F98051。经常规检查,生化试验及血清型鉴定,发现为Ⅱ型鸭疫里氏杆菌。人工
对闽江下游稻区的水稻白叶枯病流行规律经过23a系统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病害流行主导因子。用逐步回归法在SHARPEL-5103计算器上建立了3个多因子流行预测模。
本文通过5种结构的深入研究,找出了P-△效应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效应对结构弹性动力反应及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反应的影响未必总是
以国外引进的花榔菜雄性不育系MSA为不育源,与青花菜自交可育系杂交。通过回交转育,将花椰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转为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经过1代杂交,4代回交,选育出遗传性稳定,不育株率和
实验证明淡水白鲳,尼罗罗非鱼,鲤鱼,革胡子鲶正常生长的水体溶氧量应高于3mg/l。稻田人工生的圈中水体的溶氧量的日变化规律与池塘相似都昼高夜低,但人工生物圈水体的溶氧量低于池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