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流驱动下非线性神经元电路的放电模式控制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9508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电模态是可以识别生物神经元的电活动,即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离子被泵送并在细胞内交换的过程.通过适当的物理刺激,人工神经元电路可以被设计以重现类似生物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光电管中产生的光电流可以作为信号源,对神经元电路进行刺激.但由于不同支路上的通道电流对功能神经元动力学的控制程度不同,所以光电管接入不同的支路,将会使神经元电路的放电模式产生很大差异.本文所采用的非线性神经元是由一个电容器、感应线圈、非线性电阻、两个理想电阻和一个周期电压源组成的FHN(FitzHugh-Nagumo neuron)电路.在此基础上,将光电管引入不同的支路来改变通道电流,以研究光电流的生物物理作用.当光电管连接到电容上,光电管被激活从而改变通道电流时,细胞膜电位可以直接改变,并切换激发模式.当光电管串联连接到感应线圈时,通过感应线圈的感应电流被调节以平衡外部刺激.这些结果表明,在本文构建的两类光敏神经元模型中,相比光电流驱动电感支路,光电流驱动电容器支路可以更有效地调节膜电位,大大提高感光灵敏度.
其他文献
在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深化改革的新目标的背景下,科学态度与责任对于学生良好品格、态度和责任感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笔者提出利用物理学史通过审视过程、揭示因果、模拟探究、创设情境、品味鉴赏5个方面阐述培养途径和策略,对培养科学态度和责任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从微观角度,对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以及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和外加磁场情形下的一些物理问题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系统研究了多功能多元稀土六硼化物La1–x Srx B6纳米粉末的光吸收及多晶块体的热电子发射性能.纳米粉体光吸收结果表明,多元稀土六硼化物La1–x SrxB6透射光波长从591 nm至658 nm连续可调.多晶块体热电子发射结果表明,外加电压2000 V,阴极温度为1773 K时,热电子发射电流密度从2.3 A/cm2线性增大至19.36 A/cm2,表现出了热发射性能增强效果.因此,多元稀土六硼化物La1–x Srx B6为一种多功能材料,在光吸收材料及热阴极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此外,为了揭
纳米材料与特氟龙磁力搅拌棒之间的摩擦被发现可导致磁力搅拌条件下的染料降解.本文对磁力搅拌条件下TiO2纳米粉还原CO2进行了研究.在充有CO2的100 mL石英反应器中,在50 mL的水中分散1.00 g TiO2纳米粉,经过50 h磁力搅拌可产生6.65×10–6(体积分数,下同)CO,2.39×10–6 CH4和0.69×10–6 H2;而如果没有TiO2纳米粉,则只能产生2.22×10–6 CO和0.98×10–6 CH4.对含有分散TiO2纳米粉的水同时采用4个磁力搅拌棒,50 h磁力搅拌产生的气
2021年是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190周年,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物理学史上重大历史事件,该现象的发现过程不仅仅是法拉第一个人“灵感的闪现”,前前后后有很多曲折的故事,梳理这些故事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在单分子层面对物质的特性进行表征在当今科学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例如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通用纳米尺度传感器的到来有望实现物质科学的一个长远目标—室温大气环境下的单分子结构解析.近些年来,金刚石中氮-空位(NV)色心作为一种固态自旋逐渐发展成兼具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探测灵敏度的纳米尺度传感器.由于其无损、非侵入的特性,在单分子测量方面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到目前为止,NV传感器已经实现了对磁场、电场、温度等诸多物理量的高灵敏度探测,是一种潜在的多元化量子传感器.结合多角度的交叉测量,有助于提升对新物质、新材料、
报道了基于锯齿波脉冲抑制自相位调制(SPM)的高功率窄线宽单频脉冲光纤激光放大器.通过优化掺镱(Yb)石英有源光纤的长度,在保证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同时提高单频光纤激光放大器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并采用脉冲波形为锯齿波的种子光,利用其光强对时间的变化率为常数的特性有效抑制了SPM效应导致的激光光谱展宽现象.主放大级泵浦功率为11.3 W时获得了平均输出功率为3.13 W、脉冲重复频率为20 kHz的1064 nm单频激光输出;此时脉冲宽度为6.5 ns,对应峰值功率为24 kW,测得光谱线宽仅为83 M
相干衍射成像是一种对光源相干性要求非常高的无透镜计算成像技术.相干性包括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两方面,在很多实际场合具有理想相干性的光源很难获得.导致空间部分相干的因素主要有光源发光区域内各部分不同步的发光机制、检测器像素有限大小引起的非零宽度点扩散函数以及样品的不稳定性;而时间部分相干则是由光源的能量扩散引起,表现为扩展的发射光谱带宽.空间和时间相干性退化的直接结果是衍射图样的清晰度和可见度的降
半导体量子点量子计算是实现固态量子计算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质量量子计算材料制备是其中的关键.硅和锗材料能够实现无核自旋的同位素纯化,满足量子比特对长退相干时间的要求,同时与当前的硅工艺兼容,是实现半导体量子计算的重要材料平台.本文首先概述了近年来半导体量子点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然后详细介绍了硅基硅/硅锗异质结、锗/硅锗异质结以及锗/硅一维线的制备方法、材料性质以及相应量子器件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量子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范式,有望解决在组合优化、量子化学、信息安全、人工智能领域中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目前量子计算硬件与软件都在持续高速发展,不过未来几年预计仍无法达到通用量子计算的标准.因此短期内如何利用量子硬件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了当前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探索近期量子硬件的应用对理解量子硬件的能力与推进量子计算的实用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针对近期量子硬件,混合量子-经典算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