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情境 提高学习兴趣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x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课堂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正是“以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良好的興趣,这样有利于师生共识的达成,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一下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思品课教学,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说教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厌烦,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感到晦涩难懂,那么,学习的兴趣更无从谈起。为避免这一状况的出现,思品教师就应该让故事走进课堂,通过故事明理,通过故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让我们选择坚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的意志”这一观点,我分别讲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和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轻而易举的理解明白了这一道理。类似这样通过故事创设情境的方法,在思品课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可以用到。利用得好,就会达到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愉快,课堂气氛民主和谐
  的理想境界。
  
  二、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在思品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被调动起来。又会使学生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在讲授《如何调节情绪》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了教材中老奶奶和她的两个女儿,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了情绪的好坏与个人的调节有着很大的关系,也认识到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这样,就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三、通过辩论创设情境
  
  辩论能够使学生在动口辩论的同时,能够动眼阅读把握教材内容;动脑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理清思路;动手搜集整理素材,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辩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出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如在《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中,为使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我特意组织了一场“挫折有利还是有弊”的辩论,通过这一情境的设置,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挫折的利弊有了全面认识,形成了对事物、问题客观全面的看法,同时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加强。
  
  四、通过活动创设情境
  
  思品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活动的内容,如果把这些活动利用好,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例如在学习《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写赠言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同学写赠言,写完后,当面双手送给最想送的同学,然后,评比班上谁写的赠言多,谁得到的赠言多,并分析原因。通过这样的情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通过竞争机制创设情境
  
  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小组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回答正确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方法最简便”,“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
  总之,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关键,是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善思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一直是困扰中学生的一个难题,有些同学甚至因此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本人经过教学实践与摸索,在这一问题上有一些体会。  目前,影响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词汇量匮乏。词汇量是阅读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无从谈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二,阅读量短缺,既使你有一定的词汇量,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的话,阅读能力也会受到限制。阅读量的欠缺既体现在阅读的字数上,也
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说:“我不奢望孩子学到多少知识,只要求孩子的安全有保障!”其实,不仅仅是家长,幼儿的安全是所有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有幼儿园所,乃至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关心幼儿安全的不应仅仅是成人,还要让幼儿知道危险的存在,培养其较强的安全意识。  一、集中教育,正面引导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这孩子一点记性也没有,不让他爬高,会摔下来的,就是记不住,这不,摔了吧!”其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这有异于传统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成长。教师不仅要关心尖子生的学习,尤其要关心学习上的后进学生。其实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找准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后进生同样可以取得很大进步,赶上先进的学生。    一、树立信心,确立目标    后进生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足,有自卑感,总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教师
中学课本的切线长定理的内容是: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并且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基本图形是:  它的应用形式:     ∵PA、PB分别切圆O于A、B    ∴PA=PB ∠BPO=∠APO    在初中数学教材上,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图形,它贯穿了很多的初中几何知识点 ,包括    ①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PA=PB ∠BPO=∠APO
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是需急症处理的病症,因其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导致栓塞肢体缺血坏死.动脉溶栓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保持血管正常结构,从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