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ov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期间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学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声势训练教学法随之产生,在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将从声势训练引导学生模仿音乐节奏、选择合适音乐开展声势训练、发挥声势训练和游戏教学相结合的优势等方面,详细探究了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产生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声势训练;小学音乐;教学引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68
  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开展音乐教学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该阶段的艺术素养,并且从对音乐的审美层面、对个人艺术情操的陶冶方面、对学生良好品质的树立方面,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之路提供诸多珍贵的品质。然而小学生都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对音乐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声势训练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应用声势训练引导学生对音乐节奏进行模仿
  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中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而对音乐的辨识能力就是学科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模块。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声势训练的出现能够很好的辅助教师教学。在音乐节奏的把握教学中,教师借助声势训练对其实施精准模仿,不仅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听觉系统灵敏性的提升,而且对学生关于音乐辨识能力的提升和锻炼发挥了巨大作用。声势训练在对音乐节奏的模仿教学中具体表现在,借助声势训练模仿音乐节奏,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音乐中音阶、音符的概念,感知其特性,从而加深他们对相关音乐知识的理解型记忆,这与过去传统的单一化听讲教学是不同的。同时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声势模仿,期间他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音乐节奏的上下波动,这种学习模式简单易懂,更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
  例如,在学习《铃铛舞》这首歌曲时,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其中的音乐旋律,教师也可以进行示范演奏,同时借助声势训练让学生对其中的节奏进行模仿,使其准确感受并把握音乐节奏的波动和强弱变化,高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歌曲开展声势训练
  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到的音乐歌曲和类型有很多种,有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和民谣,也有节奏强烈的现代歌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也需要在课前准备阶段详细分析不同音乐歌曲的异同,然后选择合适讲授方法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吸收和音乐素养的提升。声势训练作为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受到广泛的应用,但事实上并不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所有音乐和歌曲都适合应用声势训练开展教学。通常来讲,音乐节奏更强烈的歌曲更能发挥出声势训练的優势,因为随着强烈节奏音乐的响起,学生就可以更轻易的筛选出节拍,同时开展肢体模仿,从而完成音乐的学习。小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好动,就喜欢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这种声势训练正好能够和具有明显节奏特点的歌曲相融合,营造出活跃的、充满乐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音乐教师在课前对《开心里个来》这首歌的音乐节奏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这首歌就具有相对强烈的节奏感,因此就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声势训练,尽量和歌词达成一致,充分彰显歌曲中明朗欢快的节奏,更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歌曲,是充分发挥声势训练教学优势的重要基础。
  三、充分发挥声势训练教学模式与游戏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声势训练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就是因为声势训练简单易懂,学生可以很快接受并吸收其中的音乐知识;其次就是声势训练可以与游戏教学进行充分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显著优势,更快速地实现教学目的。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的都是学生被动听歌再由老师教唱的音乐教学模式,学生其实很难理解音乐中的旋律,也不能很好地掌握音乐节奏,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还不足以彰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现阶段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辅之以声势训练,如,歌曲角色扮演、全班接龙唱歌等方式,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再引导其借助声势训练感受并模仿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就能更加快速地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例如,进行歌曲《夏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创设夏夜的情境,然后与学生们一起开展情景剧表演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并走进夏夜,先由每一位学生唱一句歌词,其他同学进行声势训练,最后全班一起大合唱,集体感受音乐的魅力,那将是一场彩色的梦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彰显了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有效促进了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声势训练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仍需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对声势训练的应用,确保将声势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
  参考文献
  [1]陈嵘.探究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8):163-163.
  [2]王成波.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503(03):65-6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版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包含了有效教学行为和无效教学行为。由于教师能力的参差不齐,以及对教学大纲的理解的程度不一,执行方式的各式各样性等各种原因,导致了无效性教学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教学行为;初中数学;无效行为  中圖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72  如
期刊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负责人的良好公民,同时这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性教育和道德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的影响与冲击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课堂重构已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和优势,结合线上线下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英语;课堂重构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48  一、“互联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教育行业也不断的进行改革。初中这个阶段十分关键,相比于小学时期,学生的心智已经开始成熟,学生的思维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关键任务便落在学校的教学中。对此,本文主要以直觉思维能力的相关概念及在数学解题中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为理论基础,分析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途径和建议,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更好的发展。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当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尤为关键,而提出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则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水平。对此,本文也将就合作学习的高效应用方法展开深入分析,并且提出几点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借由合作学习来保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设计数学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对数学的热爱。本文结合新课程背景,提出了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几点建议,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期刊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尤为关注,老师需要立足于目前的教育教学主体框架,通过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教学模式的应用比较复杂,本文以信息技术分析为依据,了解小学数学思维为教学模式的相关应用要求及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69  一、基于
期刊
摘要:生活与学习是分不开的,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将其融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但是许多家长和小学教师对此有了错误的认知,没有认识到良好生活习惯,对小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将两者完全分割开来,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所以本篇文章将谈一谈,如何把良好生活习惯融入到小学生学习中。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融入学习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西汉时崭露头角,明代为边疆稳定,始筑腾冲石城,历时三年修建而成,腾冲石城的修建带有明显的军事防御色彩,直至民国,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建好的腾冲石城也成为军事移民进入腾冲最初的定居点.  关键词:腾冲石城;军事;移民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18  一、腾冲建城的原因  在西汉时期,商道的通达,使滇西小镇上的滇越露出人们的视野。《史记》记载“有乘象国,名滇越,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不仅体现在作文写作中,在试卷上回答问题时也需要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而且中年级的学生比起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口语转换书面语言来进行表达。  关键词:语文教学;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