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认识苏士澍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福份,因为苏士澍是一位大家。
在中国书画篆刻界,苏士澍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少时拜刘博琴大师为师,研习书法;后师从书画学术界泰斗启功先生,兼习诸体。他擅长用鸡毫作篆隶,饶有特色;行草运笔流畅,韵味极浓;篆刻宗法秦汉,寓己意于古风之中,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书画篆刻展,并应邀到日本、台湾和港澳地区讲学。
苏士澍是在文物系统工作数十年的资深专家,又是文物出版社社长,他认为文物鉴赏在书法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士澍认为,如果书法是写字并靠时间的积累,将来的成就只是书匠。要想做一个书法艺术大家,必须深入到文物鉴赏当中去,因为自古以来,每一个书法大家都不是一个纯写字匠,从王羲之、张旭、颜真卿到柳公权、欧阳询、赵松雪等,他们在传统文化领域中,特别对于中国文物鉴赏方面都是大家。所以,他们在历史上才站得住脚。像近现代的郭沫若、沈尹默、赵朴初、启功这些大家也不是纯写字匠,但是从市场上、传承上肯定列为书法大家。书法是十个手指占一个,另外九个都不是书法,诗词、鉴定、绘画、国学等都要学一些,然后融合起来,再通过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书法家才是真正的书法家,才是大家。

文物对苏士澍的吸引力远远高于写字的兴趣。因为这是一个大的海洋,能够看到古代铜器、瓷器,能到博物馆看古代书法墨迹、碑刻拓本,这些都是书法字外功。这些“多种维生素”给他的启迪和影响很大,促使他的字有文人气和内涵。但是他又能将传统和时代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他写篆书的时候,对于那些生僻字、怪僻字和已经废掉了的字,尽量不用,做到既合古又通今,写出既有个性特征又有时代气息的书法作品。
许多人都知道苏士澍是书画篆刻大家,但不知道他也是做事做人的大家。

苏士澍在文物出版社工作了20多年,从一名普通编辑做到社长,始终勤勤恳恳工作。文物出版社在北大红楼办公几十年,要走出红楼需要上亿经费,而出版社只能拿出两三百万,一般人都不敢去想象,但他做到了,千方百计筹集了1.2亿元经费把出版社搬到新家;前不久,他带领文物出版社复制的国宝级书画作品到各地巡展,深受业界的欢迎,被认为是抢救中国文物的一大贡献;他出《启功书画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研讨会,把李瑞环等高层人物都请出来,手笔不可以说不大。
苏士澍是大家,一位书画篆刻大家,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家,一位大众百性喜欢的大家。

简介:
苏士澍,1941年3月生于北京,满族。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少年时拜著名金石书法家刘博琴先生为师,中青年后师当代书坛泰斗启功先生。兼习诸体,善以鸡亳作篆书、隶书,饶有特色。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台湾省书画教育协会顾问。现任文物出版社副社长,编有《篆字编》《隶字编》《楷字编》《行书编》等大型书法工具书及《中国书迹大观》《中国真迹大观》等大型书法业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