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管桩沉桩挤土效应试验研究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楔形管桩在静力沉桩过程中的沉桩挤土效应,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直型管桩与楔形管桩在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的差异,着重探讨楔角对楔形管桩沉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楔形管桩贯入阻力曲线呈斜“Z”型,直型管桩贯入阻力在沉桩中后期出现48.5%幅度的减小,楔形侧壁对土体的挤压效应是楔形管桩较大贯入阻力和较高竖向承载力的主要来源;无论径向还是竖向位移,沉桩前期楔形管桩位移较小,位移增长主要在中后期,挤土效应较直型管桩明显,而直型管桩沉桩过程中位移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挤土范围小于一般桩体;楔形管桩桩身应变随沉桩深度和楔角的增加而增大,量值上远大于直型管桩;针对两种桩型“应力集中”现象出现的不同位置,对管桩桩身强度设计给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在临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过程中应用清肺消瘤汤内服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 研究样本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00例,对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清肺消瘤汤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有效直径、CT灌注参数变化,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有效直径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BF、P
针对中/大型内燃机缸体类铸件打磨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开发设计出一款多刀库、高刚性全序切割打磨机器人设备,可同时进行缸体的全序切割及打磨,有需要切割大冒口及气孔针的缸体,先进行切割,然后可一次性完成缸体表面毛刺及浇冒口完全打磨,无需人工干预及修整;配置智能化激光检测系统,可以有效修复和补偿机器人的规划路径,实现了工件的精确定位打磨;并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试验测试数据及打磨后效果分析,缸体的平均打磨精度可达到±0.5 mm、打磨损伤率95%,可满足缸体打磨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介绍了陶瓷砂、无机粘结剂、专用铸造涂料等造型材料的应用特性和造型单元、再生单元、砂供应单元的布局情况,用生产实例说明:陶瓷砂+无机黏结剂+机械干法的砂再生循环工艺可提高铸造企业固体废弃物(废砂)的循环再利用程度,降低固体废弃物90%以上,改善车间的生产环境,减少环保设备的投入.通过流程设计和生产节拍管理,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可间接降低铸造企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