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价值评价

来源 :健康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从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中随机择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另外观察组患儿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对比两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两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给予纳洛酮的最佳剂量.方法:以我院78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均39例;在常规治疗条件下,参照组予以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昏迷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总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昏迷患者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其昏迷时间.
基于单洞工法施工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后行洞施工紧邻先行洞,后行洞和先行洞施工时掌子面的纵向间距对围岩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不可忽视.以云南省某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三维弹塑性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连拱隧道动态施工的仿真研究,对连拱隧道开挖中监测断面拱顶沉降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的空间影响效应、左右洞的相互影响效应进行分析.为避免施工中两洞影响区域的叠加,从先行洞拱顶沉降变化得出合理间距不小于32 m(约2.5D),根据支护结构受力得出合理间距不小于28 m(约2.2D).综合来看,两开挖面的合理间距应控制在32
目的 研究对比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应用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计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80例患儿,对全部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值及转归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实施全身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以促进病情恢复,临床可以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依托某公路失稳弃渣场案例,利用考虑弃渣堆填过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揭示该弃渣场的失稳机制;利用多期次地面调查和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弃渣场在失稳、应急处置、水泥土搅拌桩加固下对周边既有养殖场、铁路桥墩和民居环境的安全影响,所得主要结论如下:数值堆载试验的剪应变和塑性区云图揭示K59+320弃渣场的灾变是下卧淤泥质土层的承载失稳造成的,滑移主要沿下卧淤泥质土层侧向挤出破坏,弃渣堆积高度超过20 m以后边坡整体失稳;针对紧邻养殖场、下游在建铁路桥墩、道路左侧民居的多期次地面调查发现上述建(构)筑物结构外观完
目的 探究耐多药肺结核护理中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4例,采用整体护理方法,结合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5%,观察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得到了诸多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医疗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目前主流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是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在地震作用下,该方法可有效控制结构的损伤和变形.针对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有必要提出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通过对LRB隔震系统进行等效线性化建立等效2 DOF模型,再结合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建立隔震层和上部结构的位移反应的数学表达式,并结合标准的DDBD方法提出了基于位移的隔震设计方法.最后采用提出的基础隔震设计方法对一榀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进行设计,并对设计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时程分析结果证实提出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目的:探究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促进小儿发热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之间,我院儿科收治的46例小儿发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号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单一的护理模式患儿的临床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从我院共计选取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分组,即对照组(n=44例,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和观察组(n=44例,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将抢救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作为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分诊时间、转入急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观察组均显著较短(P<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良好显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患者病情诊断过程中血脂常规、肝功能以及肾功能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5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脂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常规、肝功能以及肾功能指标展开检测,可有效、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状况.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效果的积极作用.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确定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单行颅内血管介入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s、Vd指标水平更低(P<0.05);治疗前后两组NIHS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可改善血管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同时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