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超声诊断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急性期临床表现也较为复杂,常有漏诊和误诊情况,对12例经超声诊断并在临床证实为亚甲炎急性期的患者进行分析,提高超声对亚甲炎急性期的诊断水平。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15~52岁。均有发热、乏力、咽部疼痛、甲状腺肿大、局部压痛等症状,T3、T4增高,甲状腺吸碘率降低。
   方法:采用HP-Image-Point彩色超声诊断仪,频率5.0~10.0MHz。令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高,使其头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探头置于颈部做纵、横、斜多种切面扫查,观察其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以做出综合分析。
   结 果
   甲状腺呈对称性中度肿大,轮廓正常,包膜可增厚。根据病变范围不同,甲状腺内部回声改变可分为两种类型:①局限性回声减低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不均匀回声减低区,边缘模糊,形态不规整;②弥漫性回声减低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回声减低。本组5例为局限性回声减低型,7例为弥漫性回声减低型。CDFI显示急性期病变处血流信号一般较周围正常组织略增多,但分布不均,其中回声明显减低区内血流信号分布较少。多普勒测量显示病变内的动脉血流为低速低阻血流。
   讨 论
   亚甲炎是甲状腺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起病较急,中年女性多见。大多数患者有发热、甲状腺部位疼痛,甲状腺肿大且有压痛,吞咽时加重等症状。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血沉(ESR)有不同程度的加快。患者急性期甲状腺滤泡被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起T3、T4增高,出现类似甲亢的症状,甲状腺滤泡破坏的多少与血清中T3、T4增高的程度呈正比。急性期高T3、T4血症刺激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前叶分泌TSH,使血清中TSH减少。T3、T4增高一般持续2~6周。
   亚甲炎急性期二维超声声像表现:甲状腺肿大,病灶局限性单发或多发,病灶为形态不规则低回声,边界模糊不清,内部不均匀。同时,注意到病灶回声从外向内渐进降低的特征。病灶发展至表面包膜下,病灶处包膜线模糊不清,短期内病灶增大明显。亚甲炎急性期甲状腺实质低回声病灶,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不均质回声从外向内渐进降低是亚甲炎急性期超声声像特征,是二维超声诊断亚甲炎及鉴别诊断其他甲状腺疾病的依据[1]。
   亚甲炎的鉴别诊断:①亚甲炎与桥本甲状腺炎鉴别:桥本氏甲状腺炎多数呈弥漫性肿大,峡部肿大明显,边缘光滑整齐,整个甲状腺组织回声偏低。②亚甲炎与Graves’病鉴别:Graves’病有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現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光点增粗,腺体内血管显著增加并扩张,CDFI呈现“火海征”血流征象。③亚甲炎与甲状腺癌鉴别:甲状腺癌肿块大多呈不均匀低回声区,但其呈浸润性生长,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多伴有砂粒样钙化点。
   超声能显示亚甲炎急性期甲状腺炎性病灶,具有特征声像图,结合临床资料,超声对亚甲炎急性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毕素栋,陈秀慧,等.B型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评价.实用医技杂志,2002,9(2):90-91.
  
其他文献
目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来终止早期妊娠,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超声实时检查药流不全患者,可以很便捷、很直观地、反复而多切面地观察宫腔及子宫内膜,并对双侧附件也可以实时动态观察 ,能够及时发现宫腔内及双侧附件的异常声像图。本文31例药流不全患者,均经过清宫手术及病理证实。经超声检查并分析其声像图特征认为:超声诊断药物流产不全极具临床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可靠依据。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自诞生起,就迅速成为诊断影像学的核心技术。随着CT检测的普及,其辐射剂量问题已成为技术发展焦点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为了
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1],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失语不能与人正常沟通,偏瘫导致卧床等原因,使他们产生悲伤、失望、不知所措、无价值感等负性情绪,主要表现
现如今,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也步入到迅速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各业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企业彼此间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资金作
当检测样本中酶活性较高时,会因反应底物提前耗尽,而使测定结果偏低,如果偏差过大,不加审核,草率发出报告,会对临床诊疗工作产生误导。传统的稀释重测,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
血脂康为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红曲等天然药物,具有健脾.消食.除湿祛痰.活血化瘀的功效。该药主要含3羟基-3甲基-戊二酯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肝脏HMG-COA向羟甲戊酸(为合成胆固醇的前体物质)转化,从而阻止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达到调脂.降脂的作用。2009~2011年采用血指康治疗高脂血症患者90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称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接力探索
病历资料  患者,男,80岁,主因“心前区疼痛伴心悸气短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于中午饱餐后突感心前区疼痛,伴心悸、气短、多汗、面色苍白,疼痛为闷痛持续不缓解,略感恶心无呕吐,无晕厥、无咳粉红色泡沫痰,无喘息。未予治疗,经休息1日不缓解,第2日来诊。既往体健。查体:T 36.5℃,P 95次/分,BP 110/60Hg神清语利,听力减退,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95次/分,律齐,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