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制定微型皮瓣的护理标准并观察护理效果。

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回顾28例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鉴于微型皮瓣术后血运变化迅速,采取缩短观察间隔、规范观察方法、制定血管危象处理流程等皮瓣护理方法,同时采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护理措施,保证皮瓣观察的准确以及血管危象及时发现与处理。

结果

28例微型皮瓣中仅3例出现静脉危象,2例动脉危象,因发现和处理及时,皮瓣最终成活良好;3例患者出现术前焦虑,最终能积极接受手术;术后第1天,根据疼痛数值评分量表:无痛(0分)患者3例;轻度疼痛(1~3分)患者10例;中度疼痛(4~6分)患者10例;重度疼痛(7~10分)患者5例,干预后缓解;卧床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压疮。

结论

对于微型皮瓣而言,规范全面的护理,有利于及时发现血管危象,从而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同时有效的心理沟通、镇痛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住院体验。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价大转子骨瓣、髂骨瓣、腓骨瓣修复股骨头坏死后的力学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将获取的薄层CT数据导入医学建模软件MIMICS建立股骨模型,在模型上确定股骨头坏死的区域,坏死区域分别赋予3种不同骨瓣的材质特性,模拟三种骨瓣修复股骨头坏死的过程,最终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里进行力学计算分析不同骨瓣修复同一股骨头坏死区域后股骨头的应力分布。结果股骨头出现相同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桡骨长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月至2016年1月,对桡骨长段缺损6~12 cm的12例施行吻合血管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切取腓骨长度8~14 cm,切取肌皮瓣面积10 cm×5 cm~16 cm×8 cm,腓动脉与桡动脉吻合,腓静脉与桡静脉或头静脉吻合。术后随访观察移植组织愈合情况,并对修复后手的外观和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2例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