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之中。以“学习幻灯片制作”一课教学为例,对任务驱动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幻灯片;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1-0088-02
  1 前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围绕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对学习资源进行运用。这种方法的运用对于现实性较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能够收到十分良好的效果。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灵活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是小学基础课程,但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接触不多,对很多知识技能的理解不够深入,知识与实际问题间也难以有效联系起来。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布置任务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创设一些直观、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教学情境中以更加投入的状态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如在制作第一张幻灯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春晓》为主题制作一张幻灯片,为学生用熟悉的活动或画面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幻灯片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春天的景象。
  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设计对开展教学工作来说十分重要。信息技术教学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充分、全面考虑。首先,信息技术是一门系统的学科,课程知识间的联系较深,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也需要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要注意对课外知识的延伸与旧知识的回顾[1]。如在教学为幻灯片的文本框中输入文本时,教师就可以对打字的技巧进行简单回顾。其次,任务驱动教学需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但每节课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是多样化的,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规划,保持课堂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想要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快速提升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上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了解,这样学习起来更加深入,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也可以大大提升;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减少理论讲解、操作示范的时间,给学生留出更多实践操作的实践,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有效的自我提升。
  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弃与他人的交流,事实上,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同样非常重要。由于学生学习科目较多,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任务通常在课上完成,但课堂学习任务比较复杂,难度也比较大,学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内难以单独完成。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安排一些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并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在教学设置幻灯片的文字与图片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组内学生共同合作,将学过的诗和文章录入电脑中,设计出美丽的文字。学生明确分工,发挥自身长处的同时,也能够在小组竞争机制下得到激励,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
  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这一过程既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过程。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总结,一方面对学生良好的表现予以表扬,另一方面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与不足,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审视,进而实现自我提升。其次,要组织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分享学习成果与学习经验,并提出在学生中尚未明确的问题进行讲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一环节可选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最后,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总结得到反馈,并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3 任务驱动法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虽然会拥有一定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上只能按照教師的要求进行知识记忆与操作练习,课堂气氛经常会比较沉闷,对学习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贴合,设置一些学生熟悉的课程内容或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接触后能够产生熟悉感,学习任务也更容易完成。同时,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以任务为引导与驱动,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预先了解教学内容、明确课堂主题,找到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并围绕课堂主题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如在幻灯片制作教学中,演示文稿范例的主题为“动物之爱”,教师就可以用动物为主题进行课堂导入,组织大家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之后围绕“动物之爱”这一主题制作一组幻灯片。由于学生对于动物这一主题比较感兴趣,因而在制作过程中会更加投入,对制作方法与操作流程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保证任务的可操作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课堂教学中任务的设置与选择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保证任务的可操作性。任务的可操作性是指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各项信息技术的操作来完成,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如果任务的可操作性较差,那么教学内容就无法在任务中充分体现出来,任务驱动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任务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2]。
  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时,必须要保证任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找到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并将这些内容在任务中凸显出来;另一方面要准备好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制作一组幻灯片的教学中,课程重点有幻灯片的添加与切换、文本框插入、文本输入等,教师就需要预先为学生准备好制作幻灯片所需的图片,并统一放置在文件夹中,以节省教学时间。同时,在以动物为主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幻灯片进行多种动物的介绍,这就需要幻灯片的添加、切换,还要用到文本框插入与文本输入等操作。   增强任务的趣味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是其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而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要通过任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将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引入教学之中,并以任务的形式展开,从而让学生进入“玩中学”的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如在制作第一张幻灯片的教学中,由于课程知识点比较多,因此,教师除了利用教材中的任务外,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学习任务,如制作绕口令演示文稿、猜谜语演示文稿等,并组织学生展开互动。这样学生既能够学到知识技能,也可以体验猜谜语、念绕口令等游戏的乐趣[3]。
  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游戏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会进行自我约束,更加努力地学习。同时在游戏竞赛中,还可以与激励机制相配合,为游戏中的获胜者或表现较好的学生颁发奖励,获奖的学生会增强信心,而对于没有获奖的学生也能够起到触动作用。
  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对任务的设计还需要与现实教学情况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首先,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虽然有部分课程内容为理论知识,但绝大多数的知识技能都需要建立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受教学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较差,教学效果比较不理想[4]。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指导性、启发性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任务的难易度,既要具有一定的難度,调动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也要保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免打击学生的信心。
  其次,信息技术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难免存在差异,这对于任务的设置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教师需要尽可能增加任务的灵活性,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幻灯片中的动画效果设置具有多种不同方法,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可以让学生先用一种方法完成动画设置,之后让完成较快的学生再尝试其他方法。
  4 结语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想要将其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在自主学习、教学评价等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艳,罗立成.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8):105-106.
  [2]姚林翼.“任务驱动 小组合作”尝试课内翻转教学: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5):25-27.
  [3]谢利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152.
  [4]田振清,周越,徐继红,等.内蒙古城区蒙古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一项关于任务驱动和协作学习混合教学模式的个案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6(2):
  52-58.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地理课“地图上的方向”为例,介绍在互动平台上如何设计预习提纲、课堂流程和进行追踪辅导等。  关键词 互动教学平台;地理;地图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034-03  1 预习提纲  自主学习 运用平台把预习提纲发到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上,学生根据提纲自主学习,并在每个题号前进行标记。如:完全明白的标“√”,有疑问的标“
摘 要 校园网贷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产,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学校的科学管理、社会的法制完善。通过问卷调查表、访谈、走访高校形式,对校园网贷展开调研,对调研中出现的校园贷款流程问题、校园贷款法律依据问题、社会监管问题、学生贷款动机问题、学校管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并从学校宣传教育、政府监管、网贷平台审核等方面提出先进性指导建议。提出的建议可以作为网贷平台改进的方向,学校宣传教育工
摘 要 测试采用Lawson科学推理能力测试量表和尤金劳德赛创造力测试量表对宁夏大学2018级学科教学(物理)班38人的科学推理能力和创造力进行测试。通过对试题内容的统计分析、成绩特征值分析及相关系数计算,以期了解大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创造力现状,分析当前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学推理;创造力;物理;试题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
摘 要 教学团队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提出通过传承创新、产教融合、分工协作的方式,构建适应院校特色、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工业分析;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23-0026-03  1 前
摘 要 为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人才培养上强化产教融合,探索制订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项目 工作室”人才培养,建立多层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产教融合;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工作室;创新人才;职业学院;虚拟现实;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
摘 要 在科学课“蚯蚓”一课中外教学方式和过程对比中,发现实验教学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认清这些差距,发现问题并善加改进,可以使实验教学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蚯蚓;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151-02  1 引言  最近看到一篇美国教师教授“蚯蚓”一课的案例。教师课上故意将准备好的蚯蚓撒落在地下,让学生满
摘要 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依托,探索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拓展英语教学研究的多维视野。  关键词 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6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8-0087-03  1 国外建构主义外语教学的缘起与发展  建构主义被喻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的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重要的
摘 要 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第三章第四节为例,从如何组织讲授内容,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如何补充相关知识,如何综合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等方面,介绍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实践证明,通过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可以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2-0086-03 
摘 要 以当阳市“三通两平台”建设为例,重点分析在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三通两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3-0020-03  1 前言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摘 要 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了解学校开设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反思,探析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酒店培养高级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4-0086-02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酒店事业管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