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发展的国际经验

来源 :山海经: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经合组织发布第三轮教师教学国际调查报告《TALIS2018作为终身学习的教师与学校领导》。基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万教师的调查结果,报告分析了新教师的入职动机、教学准备程度及职业初期所需获的支持,我国也可根据此国际经验来推动新手教师的政策改革。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门,其管理人员综合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既重视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关注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增强高校管理的水平,推助高校教育教学走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此,依据高校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高校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困境,并提出高校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次强调,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向社会传送人才的桥梁,应该坚定不移的将意识形态建设落到实处,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新的方向、方法、方式,发挥好革故鼎新的先锋队作用,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平台建设,切实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主阵地的作用,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平台建设,在新媒体时代波涛汹涌的大潮中,激流勇进、破浪前行。
“人无公德便不能群,人无私德便不能立”。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中基本的部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根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国家的未来发展态势息息相关。目前来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养总体上向好,但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立足社会公德的概念与内容,在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背后成因及应对策略,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以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劳动精神的弘扬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造成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新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如何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满足时代需求和强化各方教育合力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四者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此项目为一款创新艺术App,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宣传或设计方面的咨询讨教,针对的是小众艺术家、艺术专业类学生以及各类艺术展、设计展等等。同时通过它来购买个人卖家或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与大众接近的展览的信息,带去流量,促进艺术交流。此App可以通过个人卖家上传、鉴定、买家购买三个渠道抽成,形成此平台的盈利模式。与各画室艺术展,艺术机构合作,相互宣传来达到宣传效果,互利共赢,相关学生有方向可寻。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践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路径。大学英语课程的普及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进行思政改革的必要性。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理念是基于成果导向的一种教育理念,目前该理念正逐步应用于中国各类专业的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效用。本文以《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为教学材料,探讨研究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根据OBE理念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以期实现以学生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的思政育人目的。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教育事业的发展被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的重要发展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发展教育,把教育作为重要的使命,是现在高校教师应该认识到的问题以及深刻学习的方向。本文主要探讨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高等学校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认识、如何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中的“四有”教师。
习近平师德思想高度概括了师德的当代内涵,对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可行性路径进行了科学分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师德思想,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师德标准、师德规范以及师德目标三个方面,具有深刻内涵。学习贯彻习近平的师德思想,对于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有助于彰显历史底蕴,传承中华美德、化解主要矛盾,增强美好信心以及筑牢教育根基,实现伟大复兴等。启示我们在未来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师德外部教育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增强教师的内部修养,以期筑牢师德根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影视创作提出全新的挑战,从制作手法到思维模式,从播出媒介到观演关系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为此,基于融媒体的时代背景,探讨影视创作类课程考核评价的特点和评价标准,打造能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的影视创作类课程。
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促进实践培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八条强调,应优先发展教育,深化生产教育一体化和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因此,准确把握教育与合作实践的内涵、相关问题及对策,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模式,不仅是落实相关国家文件精神,也是实践人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