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驱动下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的“群落一演替”策略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传统产业集群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出“互联网 ”驱动下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的“群落一演替”策略研究。根据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群落一演替”进化机制上的相似性,从生物生态学、组织结构、自然选择压力、平衡状态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的路径规划,提出整合产业集群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开通数字化营销渠道、引进创新技术的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群落一演替”;路径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5-023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互联网 ”是以网络信息为主的一套完整的信息技术,并在经济、社会生产活动中进行应用,将互联网技术转化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发展过程中集群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产业链不够完整、产品营销渠道过于单一等[1]。所以此次借鉴“群落一演替”的进化规律,并且借助“互联网 ”驱动力量,形成一套新的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发展策略。
  1“互联网 ”驱动下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的“群落一演替”策略研究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产业集群要实现新业态升级必须实施新的策略,此次根据生物“群落一演替”的进化规律,从“群落一演替”的生态学、组织结构、自然选择压力、平衡状态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一套新的產业集群升级策略:整合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增值;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开通数字化营销渠道,扩展市场容量;引进创新技术,增强产品附加值,以此实现“互联网 ”驱动下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
  1.1整合产业集群产业链
  在生态学“群落一演替”进化理论中,随着群落能量来源逐渐增多,群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生物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从根本上提高了群落对外界生物的抵抗能力[2]。“群落一演替”进化理论中的食物链可以类比于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将“群落一演替”的进化规律引进到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发展中。
  若想快速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到新业态阶段,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产业链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分析,使产业集群产业链信息透明化,一方面可以从中分析出产业集群产业链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产业链及时进行优化,以此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升级新业态[3]。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使产业链数据信息透明化和流通化,可以帮助产业集群准确把握住产业链关键节点,使产业整合资源能够实现最大化。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强化产业链环的衔接,使各个环节的产业资源能后得到合理分配,以此增强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集群升级增值。
  1.2 优化产业结构
  在“群落一演替”进化过程中,其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主要呈现出:组织内部竞争日益激烈,团队组织数目逐渐增多,组织资源利用的途径趋于多样化、等级化、规律化[4]。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可以借鉴“群落一演替”组织结构进化规律,对集群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下表为“群落一演替”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进化路径规划表。
  若要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除了需要迅速整合产业链之外,还需要利用互联网现代技术优化集群内部组织结构,提升产业集群价值形态。在组织结构管理上构建一个互联网数字信息集群管理平台,使产业集群组织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管理,同时集群内部的所有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企业地位和发展方向。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柔性化特征,使产业集群能够根据各个组织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优化结构[5]。在产业集群资源配置上,利用通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互联网技术对产业集群内各个组织产生的产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促进产业技术、产品信息、市场关系等产业资源和分配方式不断优化,将重叠且市场需求量少的产品进行及时调整,明确企业在新业态供应链的资源定位。通过构建信息化集群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推动产业集群新业态升级。
  1.3开通数字化营销渠道
  由于物种受到自然选择压力,在“群落一演替”进化中逐渐呈现出:个体数量逐渐增多,物种食物摄取不再依靠组织,个体生存能力之间增强的进化规律。物种受到的自然选择压力相当于产业集群的市场压力,借鉴“群落一演替”中个体进化规律,产业集群应该快速扩展市场容量,下表为“群落一演替”与产业集群单个企业的进化路径规划表。
  在传统的产业集群中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销售仅依赖于展会销售和柜台销售,只有少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但由于销售形势比较粗放,运用技术层次较低,导致产品销售效果不明显。这种过于单一的销售形势已经不能满足产业集群的升级需求,所以为了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以“群落一演替”个体进化规律为理论依据,以互联网技术为发展动力,开通数字化营销渠道,扩展市场容量,构建一个“互联网 ”型产业集群。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将产业集群内的所有企业的产品、工序、客户信息、商务活动实现信息化,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物质资源转换为数据和信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广泛性和便捷性,构建一个互联网化的产品销售渠道,并且通过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进行分析,对消费者够买次数较多的产品进行大量生产,积极扩展市场容量。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销售渠道,改变了传统销售模式,成功实现产业集群升级新业态的例子,所以借助“互联网 ”的驱动力量提高企业营销能力,实施线上线下同发展的营销策略,消化企业剩余产能,解决产业集群个体发展困境,以此提高产业集群综合实力,推动集群快速升级。
  1.4引进创新技术
  生物群落经过演替发展到顶级群落,在这一进化过程中生物能力的输入和输出、生产量和消耗量都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中,若要长期保持这种平衡状态,不论是生物的生存方式还是竞争方式都要经历一个创新的过程。产业集群也一样,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发展,必须要重视创新的力量。下表为“群落一演替”与产业集群产品的进化路径规划表。   目前产业集群发往市场流通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以前研发的产品,有的产品甚至连外观设计都没有改变,并且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都是比较落后的。在互联网驱动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传统产业集群受到外国一些生产强国在技术上的严峻挑战,同时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产业集群必须要引进创新技术,大力研发新的产品,增强产品附加值。创业集群升级新业态需要众多创新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流的企业做创新,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平品牌。”引进创新技术,提高产业集群软实力,创新是支撑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石,同时也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要求,使其对外具有感召力、对集群内部具有凝聚力。产业集群软实力是文化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集成,实现产品不易被模仿和超越的集群品牌能力。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吸收,通过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研发新产品,同时将传统生产工艺进行创新,对传统产品的包装设计、功能进行更新换代,提高产业集群产品附加值,使产业集群在“互联网 ”的驱动下实现新业态升级。
  2 结束语
  “互联网 ”给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产业集群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借鉴“群落一演替”进化规律,同时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产业集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地实现新业态升级,探索出基于“互联网 ”的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参考文献:
  [1]董兴杰,秦皇岛市高端康养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探索——以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为视角[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8(1):92-96.
  [2]叶柯婷,浅谈“互联网 金融”新业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關联度[Jl.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 125-126,95.
  [3)周娇,赵晋颐,陈政,等,湖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发展研究[Jl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88-90,103.
  [4]严帅,张紫君,张青阳,等,广州市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Jl,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137-148.
  [5]刘洪久,刘清扬,胡彦蓉.“互联网 ”时代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涌现机理和演进规律[J].当代经济,2018(19):102-103.
  【通联编辑:张薇】
  收稿日期:2019-11-05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 ”驱动下新业态的群落模型构建与演替策略研究》(基金号:17YBG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鑫(1982-),男,湖南衡阳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机器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等。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实例剖析学科素养立意的命题实践,分析了由此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良好导向,强调了中考命题基于学科素养的意义。  关键词:学科素养立意;试题内涵;情景素材;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030-4  试题命制历经了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而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基于课程标准命制试题,即学科素养立意。学科素养立意的中考物理试题
摘要:本文从实战化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深刻分析部队士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夯实士官技能,贴近实战环境”的策略和方案,能够将实战化教学深入贯彻到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去,部队基层实际检验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实战化教学;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7-016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摘要:Java程序设计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结合课程的授课经验,分析了目前Java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OBE 思政”先进理念指导下,对Java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就課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了设计。希望对Java授课教师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OBE;思政;Java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要:价值引领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方式。本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对课程的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点的契合、课堂思政的教学组织方式等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计算机网络;育人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2-0126-02  Abstract:Value lead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为例,思考和讨论分析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行星的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0)7(S)-0070-3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科学素养界定为: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认识科学的本质。可见,
摘 要:笔者经过仔细分析,发现2014年广东高考实验题中,第34题值得研究,建议高考试卷的命题老师,确保试卷质量,树立高考权威,指引正确方向。  关键词:广东高考;实验题;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5-0055-3  2014年广东高考已经过去几个月,作为2015届的高三年级老师,对2014年广东高考试题的分析从来没有停止。笔者随身带
摘要:本文阐述了原子跃迁的两个特点、氢原子自发跃迁的两种方式和氢原子自发跃迁问题区别的教学目标,以此促进学生对氢原子自发跃迁问题的分析与理解。  关键词:氢原子;自发跃迁;特点;方式;区别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8(S)-0049-2  1 问题提出  高考问题:(2008年山东理综38)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
摘 要:多对象、多过程动力学问题是质点动力学问题中的重难点。本文运用系统的观点发掘题目中的关联,运用整体、隔离法和程序法将题目化繁为简,运用基于普通物理方法的 “模型 条件 算法”的一般解题思路,将三者整合,力求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复杂动力学问题解决模式。  关键词:动力学问题;解决模式;“模型 条件 算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2
摘 要:笔者细读《物理教师》2014年第4期《一例有关感生电动势计算的讨论》原文,发现文中存在一些错误,通过分析错误原因,得出了正确结论,并用正确结论解析了一道教材题、一道高考题和一道模拟题。  关键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生电动势;欧姆定律;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8-0070-3  《物理教师》2014年第4期上
摘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需注重“五?策略:衔接学生的已知——架起物理学习的“心”桥;激发学生的兴趣——“做中学”生成物理新知;琢磨学生的难点——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注重学生的能力——多变“教”与“学”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差异——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对这一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