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家庭结构下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ome_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儿童也呈现增多趋势,但由于留守儿童所处家庭结构的独特性影响到了家庭功能的实现,进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社会化。本文从留守儿童所处的独特家庭结构入手,分析了这种家庭结构对家庭功能的影响并对留守儿童在性格形成、学习成绩、心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初步探析了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路径,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家庭结构 留守儿童 社会化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030111。
  作者简介:周雪霞,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李艳婷,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3-165-02
  一、留守儿童独特的家庭结构
  任何人都要通过与社会的互动,来实现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并通过社会文化的熏陶和角色的内化逐渐地形成独特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从而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对大多数儿童而言,家庭是其最早和最基本的生活环境,也是其在出生后接受社会化教育的首要场所。家庭承担着培养儿童良好行为规范和健康心理并将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行内化的功能,同时对儿童提供情感上的依赖和安抚,因此家庭对于儿童社会化意义重大。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默多克在1949年提出的核心家庭理论,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核心家庭应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和正常的家庭结构。在这种家庭结构中,父母共同承担对子女的教育、保护、情感抚育等职能,但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这种“父、母、子女”的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在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后,这种稳定的家庭结构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缺位出现了倾斜甚至倒塌,使原本正常的家庭结构出现了错位。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在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所长期生活的家庭结构主要演变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由父亲或者母亲一方与留守儿童组成的家庭;第二种是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承担起监护责任的家庭;第三种是由留守儿童独自留守的家庭;最后一种是由学校的教师、邻居或者留守儿童父母的亲朋好友代为监护的寄养家庭。这些家庭结构偏离了正常的核心或者主干家庭结构类型,从而使家庭固有的对儿童的教育等功能缺失并导致这种以情感为纽带的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也将缺位,从而影响到儿童社会化过程。
  二、独特家庭结构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儿童时期是人格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影响重大。同样,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家庭对于儿童的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初步社会化,二是人格稳定化。家庭在引导儿童学习社会文化规范和培养健康独立人格方面作用重大。儿童通过与家庭的互动和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和观察来养成个性,从而完成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步骤,但是由于留守儿童所处的独特的家庭结构中,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缺位,导致家长的榜样作用削弱,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流减少或者缺失,相应地也影响到家庭功能的实现,导致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和情感抚慰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到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一)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
  通过调研发现,无论是留守儿童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估还是教师对其成绩的评价,一致认为留守儿童成绩排名中下等或者下等。同时老师也反映原本成绩不错的学生在父母外出后,成绩呈下滑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一方外出后,留守农村的一方因为忙于农活或者家庭生计,对子女的学习的督促和指导力不从心。而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祖辈对其进行监护,受文化水平限制且受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一般只能承担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照顾,其他的事项则无暇顾及。同时由于中国传统的“隔代亲”心理的影响,大多是溺爱孩子,唯恐对留守儿童教育过于严格。而对于由其他亲属临时监护的留守儿童来说,大部分临时监护人基本承担的是孩子的吃饱和穿暖的问题,其他事由则认为不方便进行过多管教。可见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留守儿童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能及时采用有效办法进行引导和帮助,从而导致成绩下降。
  (二)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
  健康积极的心理是促使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也即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了对留守生活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性。外出务工的父母受经济因素和时间精力的限制,极少能多次回家或者积极采用电话等方式与子女沟通,因此本应当从父母处获得的情感依托和倾诉可能的丧失,导致留守儿童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心理上的困惑找不到倾诉对象、想念父母、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具有较强的孤独感等特征。留守儿童普遍性格较为内向,敏感,甚至部分留守儿童存在“被自己父母抛弃”这种较为偏差的心理认知。
  (三)对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人的基本能力,也是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于人际交往技能的学习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由于留守儿童需要帮家中承担家务或者监护人由于精力所限,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对其出门进行限制,影响到了留守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使留守儿童缺少了习得交往技巧的机会,临时监护人又疏于引导,导致在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对象等方面,留守儿童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主要限定于同村伙伴,学校师生,邻居以及血缘亲属等。在主动跟人交往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四)对留守儿童行为及性格的影响
  良好的行为方式及健康开朗的性格,是人成功社会化的标志之一,而儿童时期是养成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父母与留守儿童交往教育较少,亲子关系缺失,父母难以起到其应有的榜样和被模仿的对象的作用。而监护留守儿童的祖辈或放任不管或溺爱,导致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性格上偏沉静和孤僻,不愿意轻易表露内心的想法,普遍在陌生人面前较为拘谨和胆小,做事一般偏粗心和缺乏耐心。甚至部分留守男童由于缺乏家庭的教育和约束成为学校打架斗殴等行为的参与者。   三、留守儿童社会化路径探析
  找到如何弥补或者修补独特家庭结构所导致的家庭功能不健全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也就分析出了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有效路径,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健全家庭功能
  父母应当具备高度的家庭责任意识,承担对子女的教育和亲情抚育功能,外出家长要通过频繁的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子女进行沟通,并适时进行关心和问候。不仅仅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更应当关注其在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多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体会其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在寒暑假期尽量将子女接到外出务工地团聚,利用假期弥补家庭结构不完整的缺憾。同时父母应选择有精力承担起教育职能、文化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临时监护人,使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家庭的温暖,并加强与临时监护人以及学校、教师的联系,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加强对其学习、交友等方面的监督,以便积极应对留守儿童在社会化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顺利健康地进行社会化。
  (二)发挥学校优势,弥补家庭教育功能的不足
  对于离开父母的留守儿童而言,老师是他们可信赖和依赖的权威对象,因此教师要承担起父母缺位时的的部分教育职能,通过多种方式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从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并鼓励同学多与他们交往,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同时,教师应主动与外出务工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联系,积极反馈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情况,并多加了解其在家中的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教育和关怀。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要进行督促,积极引导他们及时正确的完成作业,并鼓励同班同学组成帮扶小组,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帮助,共同进步。针对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孤独感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不足,学校应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建设,第一,聘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健康心理教育方面的系统培训,引导教师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掌握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使其能够应对留守儿童常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第二,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形式,对留守儿童的个人爱好、家长的教育方式、儿童自身的气质类型等进行记录,从而有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并积极督促各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使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常态化。第三,充分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开设丰富多彩的心理课程,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全面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对不良情绪进行合理调控,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民就业渠道
  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因此,要减少留守儿童的存在并使其家庭结构保持完整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并有广泛的就业渠道,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缺失导致的社会化问题的根本。各级政府和各行政职能部门除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外,还应充分关注农村生态建设,使农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农药、化肥等基础农资,政府要继续加大补贴力度,并设定粮食、棉花等各种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使农民不仅增产而且增收,防止粮贱伤农等情况出现,同时进一步将科技下乡落到实处,使农民利用科技发家致富。此外,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河北省为例,如西柏坡、涉县等地可充分发展红色旅游,如太行山区、张家口承德等地可继续以山水旅游为亮点,距离城市较近的县鼓励农民开发农家乐、绿色蔬菜种植等产业,并以县城和小城镇为辐射中心,积极进行农村小城镇化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工业产业园等方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避免农民外出离乡务工的苦恼,引导其发家致富,从而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佘凌,罗国芬.日本“单亲赴任”研究对我国留守子女研究的启示.青年研究.2011(8).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牵连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等教育发展大计应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内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以我国民办高校成教教学质量内部保证研究的状况概览为基础,通过对成教教学质量内部保证研究的背景透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富有成效的成教教学质量内部保证策略。从这一目的出发,笔者在民办高校这一层次上,试图从内部组织管理的角度入手研究我国民办高校成教的教学质量内部保证问题。  [关键词]成教 民办高校 教学质量 策略    民办高校成教教学质量内部保证在实质上就是主体在正确科学的观念指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进步发展,公路建设工作已经开展的热火朝天,公路工程施工中现场管理非常重要.所以,文中通过介绍施工现场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了公路施工现场管理当
关于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回顾已有的文献,发现大部分学者坚持认为大学校长应该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学术权威,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是值得商榷的.本文
扬尘已成为城市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有效的监测手段对其进行准确监测。本文介绍了β射线与光散射法两种原理的颗粒物监测仪在扬尘监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二者数据的
[摘 要]本文讨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主要是发挥利益调节功能、疏导协调功能、心理调适功能、教育功能等来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稳定 作用    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不要出什么事情”的消极心态指导下的被动的防范。社会稳定的核心是社会成员的思想稳定,而思想稳定既取决于政策制定执行的合理性,又取决于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
目的 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基于关怀理论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提出了市场需求确定动态且完全由企业生产满足的条件下的PWB装配线再设计模型,描述了一种首先求解若干递归线性规划以减小搜索空间,然后应用启发式搜索的近似求解方法.大规模
Image-guided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 has been use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primarily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and prostate cancers. HIFU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