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作文的生命源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常常是假话、空话、套话满天飞,写文章常常枯燥无味,生搬硬套,没有鲜美之感,究其原因,这与学生肚中无“墨水”、缺乏生活体验、缺乏情感体验、缺乏优美词语的积累有直接联系,因此,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必须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和语言材料,必须引导他们自主积累语言材料。积累,是写作的生命源泉。正如古人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鲜美的文章来源于鲜活的语言和新颖的思想内容,鲜活的语言和新颖的思想内容又来源于平时写作的积累,而写作的积累又不单是语言的积累,它还包括生活的积累,要靠平时有效的阅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获得。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通过这两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语言材料宝库。
  
  一、生活积累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是写作的生命源泉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经验对于学生的写作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位哲学家说: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作文教学应从如何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与自然生活,去体验生活开始。现实中,学生的生活范围过于窄小,整天被关在学校里,几乎关闭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大门,他们更不会主动去关心生活、社会、人生、自然,对社会上的事情,如移民、整治腐败、环保污染、网络等知之甚少。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去观察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实地参观考察,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活动,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可组织学生郊游、踏青等,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写作的感性材料,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才会有感而发,内容才会真实感人。同时,为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可组织学生到社区服务、到敬老院慰问或参与社会调查,只有投入到社会生活中,体验感受社会生活的真谛,才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
  其实,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就是一套高效的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学生的日记内容不必拘于一格,可以自由灵活,他们可以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可以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感以及自己的喜、怒、哀、乐、愁,可以小到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或一个富有个性的动作眼神,大到国家大事,世界形势。日记真实记录着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以及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感受,长期坚持写日记,学生们就能学会用日记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从而在积累中得以达到丰富自己的习作素材库的目的。学生的习作素材库存饱满,学生写作时自然就会有如行云流水,妙笔生花。
  
  二、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光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语文文字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课外阅读潜力,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多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学生语言词语库,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语文教师应以身示范,博览群书,为学生选好课外书目以推荐给学生,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会他们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学生的词语量自然就会越来越丰富。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这样的:要求学生人人都要在一周以内(或指定时间)读完若干篇文章,这些文章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也可以自选。另外,还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内容、字数可不拘一格,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可仿写、改写、续写,也可以摘引优美诗句、精彩文段、鲜活的词语、名言警句,还可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学生可灵活选择,教师只负责抽查,每周查阅一次,把质量好的读书笔记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评论优劣,以鼓励优秀者,鞭策较差者,同时还要求同桌或好友互相传阅、品评,互相交流以达到共同进步。此外,教学中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如成语接龙,精美片段朗诵,每天课前五分钟讲故事或收集诵读一句或一段名言警句等,以便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并运用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积厚薄发,写作才会出现质的飞跃。
  
  三、变革作文批改方式——学生自主批改作文。这是获取和积累语言材料的最重要的手段
  
  学生自主批改作文,自批自评,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分析的效果好得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改,是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环节,学生一边批改,一边吸取他人文章中精彩的句子、片段,就能达到取其精华为己所用的目的。批改时,将他人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提出并改正,而在批改同一道作文题时,学生还可以欣赏到不同类型的题材作文。这样的批阅过程,可以获取许多习作素材,不但可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语言材料,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使学生肚中有“墨”,学生作文时就会笔到文成,下笔如有神,作文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摘要:沙水游戏深受幼儿喜爱。一方面,在参与游戏期间,幼儿可以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幼儿就是自己的上帝,他们是自由的、愉悦的。另一方面,通过沙水游戏的科学引入,也能间接锻炼幼儿的探究能力,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作者将借助此次研究,深度分析如何利用沙水游戏全面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沙水游戏;探究能力;能力培养  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
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独立的一个个生命体,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只有对他们投入情感,让学生对老师、对英语、对学习有了积极的心态,他们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生求学的过程中,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大而深刻的。作为教师,本身需要表现出一种阳光
近两年来的中考作文有些什么命题呢?我们不妨来盘点盘点,以便更好地备战2008年的中考作文。  由于中考是各个省市甚至县里单独命题,所以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出现很多套语文试卷。06、07这两年,我开始重点关注中考作文,收集了60套中考语文试卷。因为有的一套试卷有两个作文题供选择,因此60套语文试卷,就有70多个作文题。巧的是,06年收集的60套中考语文试卷,有75个作文题,07年收集的60套中考语文试卷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索然,难以激活,这一情况在农村尤为严重。不爱买书,不爱看书,学校缺乏阅读氛围,教师没能认真引导,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农村初中生阅读量少,视野狭窄,能力不足。其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健康体魄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初中开展学生中长跑的训练变得十分重要,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趣味性的训练方法开展课程。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初中体育中长跑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中学体育;中长跑;趣味训练  教师在开展中长跑训练的时候需要提前讲解体育项目的情况,并结合学生现在缺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针对肺活量、体能、呼
对高中学生的写作而言,方法,经验,技巧,教师一定讲了不少,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多少,大约是个未知数。或者说,作教师的心知肚明,就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差距很大。尤其是,现在的高考作文,单是从写作要求来说,就有很重要的一条,叫做不得套作。为什么要强调反对套作呢?就是因为这样的作文,不能很好的体现要求,缺乏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不是好作文,这样的作文当然也不会有很好的分数。  那么,怎
课堂教学中,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简言之, 就是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扫除模式教学造成的沉闷、压抑和一潭死水的局面。要达此目的,关键就要选好能激起学生思维浪花、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石头”。    一、 精心设计新课导入    1.悬念式。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悬念能强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
【摘 要】生活化教学法用于小学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在知识理解的前提下活用语文知识,这既能扎实巩固语文基础,又能强化学生认知能力。本文首先介绍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作用,然后总结小学阶段语文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接下来分析语文生活化教学表现,最后探究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语文教师在生活化策略应用方面提供借鉴,使语文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当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也成为广大同仁在教学上努力的方向。高中历史教师要让核心素养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就要使课堂教学设计符合核心素养导向。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思路分析;教学过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1-0080-02 
自从采用改版新教材以来,各类考试卷中,传统的纯语法知识考查的试题渐渐被淡化,愈来愈倾向于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综合考查学生的口头、动笔能力。各专家学者、名师名流亦对传统解释式的语法教学进行了批评与责难,言日:“英语教学工作中,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逐句逐行逐页逐条分析了,一篇课文用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尚不能完成的现象不应亦不能存在了。”其实,言之不难,施之不易,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认为:完全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