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与快乐语文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iao13939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愉快教学法”其目的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愉快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方法。每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爱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培养,达到以趣激学,学中见乐,提高效率。
  
  一、爱的教育
  
  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而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爱是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达到的。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
  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使用投影仪播放场面:中午时分,情况突变,可恶的敌人竟使用燃烧弹连连猛攻,烧着了荒野。火苗乎乎蔓延,烧得茅草发出毕毕剥剥地响,霎时间,这片空旷的荒野变成了硝烟弥漫的一片火海。一个意外的情景出现了——邱少云被一团烈火整个包住了。提问:出现了怎样的危险情况?(邱少云遇难了。一团大火把邱少云整个包住了。)师:哎呀!这怎么得了?作为战友的我会怎么想?邱少云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们转换一下角色,分两大组(作者组、邱少云组)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角色好不好?学生分别进入角色,进入课文情境,组内交流……充分发挥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媒体创设情境,建构了立体环境,让学生步入“声、像、形”的同步画面中。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进入人物角色。运用“看、听、读、思、议”实践活动,从“人物表现——内心世界”的真实感悟中获得成功的内心体验。通过“自主探究、团结合作、自我展示”全面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用“心理视线”去感知去领悟,让学生得到了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进而实现了入境、感悟、激情的最佳境界。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对电教手段的选择运用,贯彻在从设计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当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恰当地展示电教媒体时,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爱、对战士对师长对同辈的爱、对集体、人民和祖国的爱。教师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拨动了学生“爱”的心弦。
  
  二、美的熏陶
  
  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美育是愉快教学四要素之一,而电化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像教材将诸多美的因素渗透到电化教学中去,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如教《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我一边播放幻灯一边讲解: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有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接着,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是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彩霞……在视觉、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里学生不仅领略到了一个柔和、广阔、梦幻般的草原形象美,也从文章的意境中体会到了语言美。
  儿童如能沐浴在美的环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十分愉悦。小学语文教材是装满美的宝库,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宝库去感受美、创造美,电教有其优越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把课文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课文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电化教学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不仅可以使学生辨别出客观事物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同时也使他们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
  
  三、趣的氛围
  
  兴趣是儿童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愉快教育把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是否贯彻愉快教学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愉快教学就是兴趣教学。电化教学根据自身声象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的情绪。
  我教《海底世界》一课时,先让学生边看边听配有录像的课文朗读,逼真、生动、优美的画面,使学生仿佛来到了海底,紧接着我让学生一边看活动投影片上海底的美景,一边讲解启发。这样,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等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加上适时适度地点拨,教学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使它们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我们说电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手段。
  总之,电教媒体介入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教师能重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美感与兴趣。那么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将是愉快的、积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时刻也是最佳的。实践证明,电化教学确实是实施愉快教学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因斯坦也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可见,学与思要结合,学习一定要思考。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古诗教学中进行积极思考,让
进入六年级,我们的课堂上遭遇这样的情况: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忙着演独角戏,但学生则无动于衷,只会一个劲地记着笔记。偶尔举起的一只手就像大海上的孤帆;不知何时,班级中出现了早恋现象;过早出现的毕业留言册上,一些低俗的污言秽语也出现了;嫌父母、老师的唠叨,抱怨父母老师不关注他们心里想的……毕业班的孩子怎么了?  经调查分析,我认为导致毕业班学生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在此着重从内、外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谈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来完成。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深入到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领域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云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盲生在学校学习的一项主要内容,由于数学具有系统性、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特点,盲生在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能充分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文章需要材料,而材料的获取需要积累,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一、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者首先让学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例如,每天看一篇好作文,一份好报纸;一周或几周看完一本课外书籍等。其次,还注意做好“三定”,即定时、定向、定位。“定时”,即每周二活动课
一、设置情景,以情动人  我们要结合课堂教育来设立合适的教学场景,同时可以依照小学生心理的特殊性特点以及变化,在各种地方,如,在走廊的墙上可以贴名人和伟人的头像、在校园的操场上立塑像、建立先进人物宣传板,可以经常宣传些对于优秀学生的事迹等等,通过伟人的先进事迹来感染学生。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课外活动,例如,入学教育、升国旗唱国歌、班会、校会、在校园内种植绿植来对学生的道德信念产生策略地
总结了未来制造业的三种模式,即智能制造、网络化制造和增材制造。从未来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出发,讨论了产品制造及质量保证对计量测试的需求,重点讨论了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