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素有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的美誉,立德树人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献中就有“立德”、“树人”的记载.所谓“立德”,就是树立德业,它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所谓“树人”,就是培养人才,它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尹之章注:“树人,谓济而成立之.”济、救助、扶危.三立中的“立德”,是灵魂,是核心,有统领功业,言辞的作用,而“立功”、“立言”有辅佐彰显德行的作用.大臣、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的德行至高无上,他创办私学、出世修经、周游列国,构建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功不可磨,永垂不朽.孔子著书立言,“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实是他编辑鲁国原始史料以寄托其政治理想之作.孔子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等,并有诗歌《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等,多载于《乐府诗集》.孔子不愧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典范.孔子“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童蒙的启蒙教育,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举一而反三”,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学而优则仕”,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为立德树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富有实践意义.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为国以礼
其他文献
文章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探究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发生在作者身边的真实案例对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分析,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有
我国教育教学在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当中,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得到众多教师和学者的关注.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也逐步呈现出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创新思维贯穿于美术教学全过程之中,这就要求中学美术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与美术技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使很多小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改变传统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学艺术及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生动”教学,使学生对数学课堂“动
初中时期作为学生的姿势掌握学习的一个衔接过渡关键时期,对于学生的进一步知识学习以及后期个人发展都具有着深远影响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开展现状,结合具体教学
目的:  结合PAK1与Snail促进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我们推测PAK1和Snail可能在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检索,目前尚无联合检测PAK1和Snail在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