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利尿穴解除产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dskvsakl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指压利穴 效果观察
  
  产后尿潴留是指正常产妇产后6小时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致尿液不能排净者为尿潴留。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大约在14%。产后尿潴留可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应警惕尿潴留的发生。产后尿潴留一般多采用按摩、热敷、诱导排尿等方法促使排尿。但有时效果不理想,导尿又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的机会。通过对指压法利尿穴解除术后尿潴留的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4年6月~2005年12月在胶南市开发区医院足月、单胎正常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年龄23~30岁之间,孕周37~42周。全部病例均无泌尿系疾病,产后全身情况良好。随机分成3组:A组指压利尿穴排尿组60例,B组诱导排尿组30例,C组热敷排尿组30例。3组患者一般情况均衡性比较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①操作者站于患者右侧,协助患者分开两下肢,置便盆于臀下,使患者处于合适位置,嘱患者放松思想,配合操作者。必要时屏风遮挡。A组指压利尿穴法:利尿穴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与脐连线的中点处。此处有支配膀胱及其括约肌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脊神经。用右手拇指按压利尿穴1分钟,按时由轻到重逐渐加大力量,让患者感到酸胀能忍受为止。左手可协助压膀胱底部记录尿液排出时间。B组诱导法:用近于体温的无菌生理盐水或0.1%新洁尔灭液慢慢冲洗产妇会阴,可以用水声诱导排尿,轻轻按摩,记录尿液排出的时间。C组热敷法: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区,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使排尿,记录尿液排出的时间。
  检测方法:3组患者从分娩后即刻开始计时,若产后6小时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者,分别作以上3种方法处理,5~15分钟内有尿液持续排出直至排空有效,超过15分钟无尿液排出为无效。
  
  结 果
  指压利尿穴组与诱导排尿组比较见表1。
  


  统计学处理X2=3.93,P<0.05差异有显著性,指压利尿穴优于诱导排尿组。
  指压利尿穴组与热敷排尿组比较见表2。
  


  统计学处理X2=7.03,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指压利尿穴组优于热敷排尿组。
  以上指压利尿穴组分别诱导排尿组、热敷排尿组比较说明指压利尿穴能有效解除产后尿潴留。
  
  讨 论
  产后尿潴留的常见原因:分娩过程中凡能引起膀胱、尿道解剖位置的改变或损伤膀胱尿道组织以及支配排尿神经纤维的因素,均可发生尿潴留。①产程延长:产程延长使胎头压迫膀胱尿道过久,使膀胱三角区及尿道口处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排尿困难发生尿潴留。②神经损伤:手术助产或暴力向下按压子宫,损伤了位于子宫骶骨韧带两侧副交感神经,致使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出现功能性失调引起尿潴留。③神经因素:会阴侧切或会阴裂伤而行缝合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疼痛不能用力排尿,致使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尿道括约肌,使其痉挛增加排尿困难。④产后未及时排尿:有些产妇身体虚弱,产程过长,致使过度疲劳再加上腹壁松弛,膀胱肌张力差,对内部张力的增加不敏感,又未及时排尿导致尿潴留。⑤药物影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往往应用大量解痉镇定药,如硫酸镁、莨菪碱药物,能减低膀胱张力和收缩功能,从而引起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的观察:有些产妇往往膀胱胀满而无尿意,应该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尿潴留。①子宫底高度:子宫底高度达脐水平以上,在宫前下方扪到胀大的膀胱,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叩诊为浊音的球状物。②产后6小时未排尿。③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可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应警惕尿潴留的发生。
  产后尿潴留的防治:①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措施:a.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发现泌尿系感染并积极给予治疗。b.严密观察产程,积极处理各种原因造成的产程延长。如加强产妇对分娩的认识告诉产妇分娩有3个过程,使产妇分娩过程中心中有数,进入产程前进入产程都要按时进食,使机体有足够的能量消除其紧张心理,保持产力,缩短产程。c.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第2产程手术助产牵引应适当,避免暴力向下挤压子宫。②产后尿潴留的治疗:鼓励产妇定期排尿,应于产后4小时督促产妇排尿1次,产后尿潴留一旦发生:a.应解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在医务人员的扶持下采取坐位或蹲式排尿,同时可用近体温的开水冲外阴,水声诱导排尿。b.热敷下腹部排尿,以上两种方法成功率低,针刺穴位、药物注射有一定痛苦不易采纳。c.利尿穴深部为膀胱所在,按压利尿穴可同时按压支配膀胱及其括约肌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兴奋逼尿肌,疏通三阴经络,补肾理气、壮阳,阴阳调和,解除尿道痉挛和水肿。调整肾与膀胱的功能,使膀胱逼尿肌麻痹消除,恢复收缩功能,故意逼尿而出。指压利尿法具有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等优点,易被患者采纳,在临床上应推广应用。d.经上述方法无效应及时导尿,如尿量过多,不应一次排空。
  
  参考文献
  1 秦浩.产科学.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9,287
  2 秦浩.产科学.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9,288
  3 邱茂良.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6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并研究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7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人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胰头癌21例,壶腹癌13例,胆总管癌7例,胆结石10例,胆总管炎4
资料与方法笔者从1994~2005年问共治用“冬病夏治”法诊治慢性咳嗽患者65例,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26~70岁。病程5~10年。均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气喘、气短、有痰或无痰等。均在
摘 要 目的:及时发现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综合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肝硬化腹水患者长期用利尿剂、放腹水、消化道大出血,并伴有大量腹泻、呕吐等症状时,须严密观察患者的性格、行为、定向力、视力障碍等异常表现,结合血钠监测,及时发现低钠综合征。结果:15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综合征的患者,因发现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结果令人满意。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综合征,在积极预防和解除诱因的同时,严密
摘 要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6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并与一般治疗60耳进行对照观察。结果: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总有效率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地塞米松 鼓室注射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05年6月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