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一次短时大暴雨β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来源 :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yao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寻东北短历时暴雨的预报线索,利用自动站、卫星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2006年8月10日最大1h雨量达到90.8 mm(泰来,其中,后半小时降水82 mm)的东北中西部百年一遇短历时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展过程,及其发生的天气尺度背景和中尺度环境与触发机制。通过红外卫星云图和高分辨率的可见光云图,分析MCS如何从一个γ中尺度发展为α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过程。分析表明,与6个市(县)半小时雨量超过33 mm相关联的MβCS分别发生在2个阶段,第1阶段在MCC形成之前,MβCS主要向东移动(最后合并成MCC),第2阶段,在MCC成熟阶段,MβCS出现在MCC的西南边缘,而且最强短历时暴雨就发生在这里。从分辨率更高的可见光云图上可以发现,有北、西两条积云线,它们交汇的地方MβCS强烈发展并产生暴雨。分析MCS加强和产生暴雨的原因表明:(1)暴雨发生前夕暴雨区域具有高温、高湿和对流性不稳定层结,并存在明显的对流有效位能增加、抬升凝结高度及自由对流高度降低的现象,有利于暴雨发生;(2)β中尺度云团之间的合并,使MCS迅速发展,产生暴雨;(3)北、西两条积云线分别与地面风场中的两条辐合线相对应,在它们交汇处的较强辐合导致β中尺度云团强烈发展产生暴雨。分析MCS在MCC西南方向传播的原因表明,两条辐合线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决定了暴雨MCS的传播方向。另外,偏北气流的出现和新老云团的新陈代谢过程是触发暴雨的关键因素。上述分析结果也为短历时暴雨的预报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其他文献
课堂的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能否搞好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加强阅读
本文从电网运行管理的角度分析了SVC定值管理、启动投运、操作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及对策,以提高SVC装置在电网中的应用效果,确保设备和电网安全。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2004年8月26—28日发生在山东省的大到暴雨过程主要是由"艾莉"台风减弱的低压和西风带冷空气远距离相互作用造成的,台风倒槽的发展与低空东南气流的加强及台风低压外围热量和
平潭中国鲎资源量急剧下降的问题已经持续了至少半个多世纪。危及鲎生成的滩涂开发以及对鲎群无休止的狂捕滥杀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消防业务信息系统日常运维任务是确保实时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应用,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系统资源的安全。加强消防业务系统日常运维的管理标
通过专家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高校目前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目前制约河北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根本问题,是学校体育文化的缺乏,主要
文章针对同一工程多份建筑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况,分析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并与典型实际案例结合,从司法解释和工程造价结算实际情况处理两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我国建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