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关系

来源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jw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3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MGB1蛋白表达情况.对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宫颈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临床ⅡA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的癌组织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临床ⅠB1期~ⅠB2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患者、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P< 0.05);HMGB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与HMGB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存活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HMGB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且HMGB1阳性表达者预后不良发生风险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上海青少年脂肪肝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5月,上海1121名中学生被用FibroScan瞬时弹性记录仪完成肝脂肪变程度测定及自行完成青少年睡眠质量流行病学调查表填写.结果 青少年脂肪肝检出率为9.01%(101/1121),其中男生8.84%(49/554),女生为9.17%(52/567),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经校正分层因素影响后,睡眠质量差检出率为21.05%(236/1121),其中男21.48%(119/554),女20.63%(1
运动疗法是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DCD)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运动干预措施存在训练形式较为单一,训练环境比较枯燥,患者依从性较弱等问题.而严肃游戏采用电子游戏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思路,构建了以任务为导向的DCD干预形式,在治疗的灵活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患者的依从性上有着良好表现,并且严肃游戏干预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疗效已经获得了初步的实验证据支持.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严肃游戏干预儿童DCD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脑性瘫痪是继发于婴幼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姿势和运动发育障碍.近20年来,人们不仅只关注脑瘫儿童的肢体残疾问题,还会关注其营养健康问题.已有的研究发现脑瘫儿童存在多方面的营养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脑瘫儿童的预后,还会影响脑瘫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预期寿命.脑瘫儿童的营养问题已被康复临床所关注.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多维度分析影响脑瘫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希望为脑瘫儿童的临床营养干预提供切入点.
低磷性佝偻病(HR)又称家族性低磷血症,是以低磷血症及肾脏磷酸盐丢失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骨矿化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它包括一组表型相似但基因型、遗传模式和病因不同的疾病,最常见的HR是X连锁显性低磷血症佝偻病(XLH).不常见的HR可由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等原因引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基因的激活突变和调控FGF-23基因的失活突变已被确认,并被证实与这些紊乱的发病机制有关.本文就HR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佝偻病的鉴别和精准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共同养育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目前对其概念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共同养育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虽起步较晚,但国内学者在对共同养育测评量表和问卷的引入和跨文化调适过程中,发现了富有文化特色的、新的维度(如红脸白脸维度).本文尝试对共同养育进行概念分析,并系统梳理国内外常用的量表和问卷,为国内学者选择合理、有效的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X-连锁低血磷性佝偻病(XLH)属于遗传性代谢性骨病,发病机制复杂,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畸形及身材矮小,致残率高,因而针对XLH进行及早诊断及治疗对患者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传统治疗以补充磷酸盐和维生素D类似物为主,随着学者对XLH病理机制研究逐渐深入,分子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横空出世,通过多学科联合诊断及治疗的方法为患者带去了福音.本文就XLH的临床特征、发病遗传机制、治疗现状及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新辅助化疗(NACT)对比同步放化疗(CCRT)对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预后及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纳入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NACT,观察组采用以吉西他滨为基础CCRT.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副作用及生存情况,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aspase-3、Survivin、Bax、Bcl-2表达.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
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LBWI)2岁内神经心理发育规律,为开展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出生、在上海闵行完成2岁内随访的280名LBWI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28~33+6周,EPT)、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周,LPT)和足月儿组(胎龄37~41+6周,T),采用全身运动(GMs)评估及Gesell量表随访至2岁.结果 6月龄内GMs异常检出率:在“早产/扭动”阶段,胎龄越小组越高(x2-=7.36,P<0.05);“不安运动”阶段组间无差异
目的 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CH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本地区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本地区CH发病率及分布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5-2019年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人数总共为127524例,确诊为CH患儿45例,5年CH总体发病率为35.29/105.冬春季CH发病率高于夏秋季,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4,P=0.347);早产儿CH发病率最高,发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36月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神经发育特点,为后期评估、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2019年因语言问题首次就诊的18~36月龄婴幼儿,根据“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结果分为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与多能区发育迟缓组,比较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早期语言水平,以及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结果 共有700例婴幼儿入选,两组间月龄(t=-1.73,P=0.09)、性别(x2=2.06,P=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年龄构成比存在差异(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