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的捐助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z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报纸,有冷空气的预报。只是则寻常的信息,我却忽然激动起来,一个促销方案正在我脑中形成:浙南山区的农民,不一定人人都有新衣服穿,人人能穿得暖,何不向他们捐点衣物,借机为公司宣传。公司生产的羽绒衣正打算进入浙南市场,一直找不到好的宣传方案。
  我很快吩咐下属去做,并且一再提醒他,受助对象所在地区要交通方便,这样媒体才会去采访:受助对象要有正常的报答能力,这样他们所表达的感激才会被更多的人知道;受助对象最好是孩子,因为孩子们最有感染力。
  下属很快联系到山区的一所希望小学,条件十分符合我的要求。下属说,校长听说我们要送农服给孩子,拉着他的手,半天也不放下。那群孩子,衣衫也大都单薄。这些都是上镜头的好材料,只是这个学校人太多了,有整整两百多人,要是人人分一件,按衣服的市场价,得花费几万块,已经足够在报纸上做个大整版了,我不由犹豫起来。
  眼看这天气越来越冷,正是羽绒服的销售旺季,犹豫了几天,实在没有更好的方案,我咬咬牙决定把二百件衣服捐出去,在生意场摸滚多年的我深知,现在纯粹的广告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衣服很快运到学校,我特意让员工用华丽的包装袋包好每一件衣服,包装袋上有十分惹眼的公司商标,员工将价格签上的数字一一翻倍,然后,雇了人,又打电话给报社和电台。
  一切安排妥当,按照预想,很多媒体准时到达那所小学,一片闪光灯中,几位员工将衣服发到孩子手上,然后,我做了简短的发言,号召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们拼命地点头,将双手拍得通红,甚至有几个女孩因为激动开始抽泣起来。
  电台的镜头、报社的记者们原封不动地记录下了那些画面。
  一连几天,不断有人打电话来,要求做浙南市场的代理商,甚至有普通市民为买件我们公司生产的羽绒服专门打来电话。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成功打进了浙南市场,公司每年的利润肯定要上好几个百分点。
  几天后,我们在酒店里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回来时,发现保安正在推搡一位土气的老人,老人旁边放着只巨大的麻袋。我有些生气,心想,现在的乞丐真是越来越过分了。正当我从一旁经过时,他忽然冲着我喊,先生,先生。说着伸来手,一把握住了我的胳膊。
  保安几乎是扑过来抱住他,骂,你长不长眼睛,这是我们公司的经理。
  他却显得愈加兴奋,原来您是经理呀,那最好,这些东西交到你手上我放心。
  我这才想起来,他是我们捐赠棉衣的那所小学的校长。
  他一点也不介意保安的粗鲁,忙说,这些东西都是孩子爹妈的意思,他们说小孩打出生起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让我来好好谢您呢。他边说边打开了一旁的麻袋,都是些番薯干与萝卜干,他却宝贝似的将手伸进去掏。
  我心里有些嫌弃,嘴上却说着该说的话,捐点衣服是应该的,这些东西你还是拿去吧,山里人弄点东西出来不容易。
  他说,您真是好人,可您若不收下,我回去无法交代呀。
  这时,他又从麻袋里掏出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大布包,憨憨地笑着说,这是上次您们装衣服的包装袋,是我让孩子们交回来的,这么漂亮的袋子,一定值不少钱,孩子们拿着没用,但你们收回去可以再用;两百零九条,您数数看,有没有少?
  我有些发愣,站在那,看着他小心翼翼地解开布包,看着布包里叠放得整整齐齐的袋子,心里忽然觉得很难受,因为惭愧而难受。他让我觉得这两百零九条包装袋,分明是眼前的他和那些山里的孩子他们给我们的捐助,捐助我们所缺乏的真诚和良善。
  我说不出话来,他一连声地谢着,并给我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走了。他说他要赶回去上课。看着他的背影,我站了良久。我想他不會知道,刚刚,他也给我上了一课,很深的一课,他让我重新审视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渐渐麻木的心灵,让我知道一个人应该真诚地做些什么,不为回报,只与善良有关。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高校法治教育作为社会法治建设的一环,必不可少.而现如今,国内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极其不利.我们应该通
万米高空,在一个密闭的飞行器内,注定会放大许许多多人生细节。  一位重慶农民工,乘飞机从深圳到重庆,飞机起飞后,他对机舱内的一切东西都感到新奇。最后他来到洗手间,把门关上,久久没有出来。乘客们有些奇怪,这个人为何待在洗手间不肯出来。乘客们通知了空姐,空姐不断敲门,结果门打开后,里面伸出一双湿漉漉的手,一个声音传来: “小姐,有没有飘柔?”原来,这位农民工是第一次乘坐飞机,他看到洗手间里有热水,突
这是美国华盛顿市郊的一个福利院。一天,院长开门时,听见门口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探身一看,墙角处果然平放着一个女婴,竟然少了五根手指头。院长给她起了人名字,叫做珍妮。  院里的孩子们,大多是有缺陷的。所以,不论是院长、老师们还是来做义工的人都努力呵护着他们脆弱的心灵,给予了加倍的关怀。并且,尽量防止一切可能对孩子们的自尊产生刺激的事情发生。  可是,这一切规则被新来的体育老师打破了。他居然冒天下之大
说到用功读书,就和二十四孝一样,总有许多编排得十分动人的辛苦故事。  说来可怜,书原来是让人看的,读了书本来也该是希图愉悦才是,就和饮食男女差不多,只是没那么本能,不属于生存的必需。但也未必就是可有可无的,假如把人单个关在漆黑的铁皮屋子里,管吃管喝,恐怕也有精神错乱的可能,这时候,也许孤灯一盏,读书之类的非本能活动,倒没准儿能够给人救赎,比起充气娃娃的作用,更加昭彰。  无奈的是,世界不是铁皮屋子
历数中国的伟大母亲,孟母、岳母、海母,无一不是怪人。她们拥有一套怪异强悍的教育方法。    孟子四岁丧父,母亲仉氏含辛茹苦把孟子养大。对于失去父亲的孟子来说,母亲就是他的天和地,是他的惟一依靠。反之,孟子也是母亲的精神支柱。除了“孟母三迁”,“盂母戒子”的故事也已成为教育典范。  一日,小孟子在背诵诗文,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了下来,隔了一会才又接着背诵下去。孟母问遭:“为什么中途停止了?”孟
对于细节追求完美,我们俗语为“讲究”。  生活中我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就是不太“讲究”的人。我从不知自己有几件衬衣,也不知袜子在第几个抽屉里。之所以还不算;邋遢,这要感激两个深爱我的女人,母亲与妻子,是她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才使我得以体面示人。  我初恋的失败正是因为一个细节。一个据说早就心仪于我的女孩,为了制造一些浪漫,把约会地点定在城郊一个僻静的咖啡屋,等我风尘仆仆赶到,早已口干舌燥。我拿起她为我
学位
女儿安芬妮今年5岁,一年前我和她妈妈芭芭拉在芝加哥协议离婚时,承诺并将以下这个口头约定遵循至今:彼此都要永远爱她,决不能让我们离婚的阴影伤及她幼小的心灵,要让她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  所以,当安芬妮第一次哭着问我和芭芭拉“你们都不爱我了吗?”时,我们的回答如出一辙:“不,宝贝,我们都很爱你,并且我们发誓一辈子爱你,只是我们大人之间出现了点问题,我们不再爱对方了。这当然很让人沮丧,但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