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研究现状与热点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82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463篇文献,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开展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进而梳理1992-2020年期间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影响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及前沿热点.结果表明:(1)围绕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影响的相关研究,尽管发文量总体呈波动性增长趋势,但与围绕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开展的其他研究相比,发文量仍显不足;(2)该领域的研究学者大多来自中国,并初步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核心的合作网络;(3)人类活动对野生旗舰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是该领域研究中的2个重要主题;(4)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影响的定量化评估及其空间制图,是目前研究中的热点.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未来的研究应兼顾更多的人类活动和自然保护区类型,关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发展能反映多重压力相互作用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并在多个尺度对影响途径、作用机制以及典型案例等方面给予更高的关注度.(图7表1参67)
其他文献
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广泛、危害严重、流行速度快,是猕猴桃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研究表明,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是Psa的关键致病因子,在病菌侵染中受到精密调控。本研究拟构建Psa的荧光素酶报告菌株,用于监测Psa的T3SS表达水平。首先,克隆T3S
本文阐述了口岸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我国口岸病媒防控形势,并从五个方面探索总结了我国口岸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合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生物安全法》的新要求,以“健康共同体”的理念,从提高认识、完善法律法规、“人病兽防”、创新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提升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能力的建议。
利用六水合硝酸铈、六水合硝酸钴和尿素通过水热法合成麦叶状Co3O4/CeO2复合电极材料,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发现Co3O4/CeO2复合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功率特性,且其电容特性和大电流放电特性也很优越,是理想的超级电容器材料.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网站的推广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门户主要是依靠网站平台,逐渐摆脱传统的营销模式,选择更方便的方式来宣传企业的产品,发布企业信息,树立企业的品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渠道。文章主要论述了“ASP. NET”技术在企业网站设计中的应用,希望通过不断探索能为企业网站的发展提供借鉴。
<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实体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行稳致远的核心保障。当前,重庆要更好地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就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患者受益。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万方、Sinomed等,同时英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RCTs)中使用单纯针灸对比单用西药干预方案的研究,用Cochrane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