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共产党员经常在公园摆摊算命,但他既没有犯罪扰民,也够不上纪委的立案标准,该如何处置?浙江金华的浦江县杭坪镇薛下庄村就发现了一个这样的党员。经过一系列程序后,这名党员被镇党委清退出党。
无独有偶,在浦江县白马镇,有着38年党龄的村民柳某,也被劝退出党。这位当过兵,在1975年就入党的老党员曾穿着寺庙的衣服在村里出没,组织部门找他谈话时,他承认了自己“出家”的事实。这样的形象显然不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镇党委最后决定将柳某劝退出党。
各地出台党员“不合格标准”
事实上,不止是在浦江,今年以来,在金华以及浙江省多地,都在尝试建立一个健全科学的党员退出机制来清理“不合格”党员,党员终身制正在慢慢打破。
今年7月,因综合考评不合格,义乌市江东街道7名后进党员被亮“黄牌”,石塔头村的彭某因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和未交纳党费,且被“黄牌警告”后仍不参加党性党风教育帮扶活动,最终被劝告退党,成为义乌第一个被“红牌罚下”的后进党员。
今年初,义乌市江东街道制定了党员不合格的“五条硬标准”:拒不服从和执行党组织分配任务、参与群体性信访、违纪违法、参与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可给予教育帮扶、限期整改、劝告退党、党内除名等处分。
在桐乡,还通过公开渠道公布了党员的十大“红线”: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决定;散布不满言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组织观念淡薄,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的;违反政策法规;组织煽动群众集体上访闹事;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诚信经营,拖欠员工工资;不遵守社会公德;不赡养父母;党员形象不佳。
在淳安,除了出台一套含十个方面评定“不合格”党员的规定外,还引入了定量评价指标,划出“考核年扣分50分以上”“民主评议中群众满意度低于50%”等“红线”,被评为末位的党员,不仅压力很大,而且会被列为整改对象。
谁来认定不合格
标准制定了,那又由谁来给党員打分,评定他们合格与否呢?
以浙江桐乡的安乐村为例,该村有3250人,党员120人左右。按照程序,认定不合格党员要经过“四评一审”五个程序。
首先是党员自评。从2012年7月12日开始,除一些外出和年迈重病的,三天内共有114名党员参与了自评。结果是,114人无一人认为自己是“不合格”,都是“合格”“优秀”。
接下是第二个环节——群众测评。按要求,参与的群众代表不少于30名,安乐村共有46名村民代表,其中31个村民小组长,村党总支就通知了这31个人参加投票,实到30人。
陆美康是代表之一,他说村里有个姓张的党员,四五年没参加过组织生活,外出不归,不赡养父母,不抚养子女,还卖掉了住房和宅基地,他的孩子只能在绿化带上搭个违建临时栖身。所有代表都觉得此人没有责任感,影响恶劣,全票通过认为他不合格。还有一个76岁的老党员因阻挠村里建设农贸市场,群众评议的不合格率超过了80%。
按规定,群众评议不合格率超过30%,就要进入第三环节:党支部评议。如果党支部评议的不合格率超过50%,就进行“四评”的最后一评,全体党员大会评定。如果不合格率还超过50%,就进入“四评一审”的最后一环党委审定,由安乐村所在的梧桐街道党委来最终认定是否属于不合格。
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分,态度好、问题不严重的,给予一年改正期,之后视效果决定是清除出党还是重新接纳。安乐村那个阻挠建设农贸市场的老党员最后被给予一年改正期。第二种是劝退,第三种是除名,不赡养老人的张某就被除名。
无独有偶,在浦江县白马镇,有着38年党龄的村民柳某,也被劝退出党。这位当过兵,在1975年就入党的老党员曾穿着寺庙的衣服在村里出没,组织部门找他谈话时,他承认了自己“出家”的事实。这样的形象显然不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镇党委最后决定将柳某劝退出党。

各地出台党员“不合格标准”
事实上,不止是在浦江,今年以来,在金华以及浙江省多地,都在尝试建立一个健全科学的党员退出机制来清理“不合格”党员,党员终身制正在慢慢打破。
今年7月,因综合考评不合格,义乌市江东街道7名后进党员被亮“黄牌”,石塔头村的彭某因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和未交纳党费,且被“黄牌警告”后仍不参加党性党风教育帮扶活动,最终被劝告退党,成为义乌第一个被“红牌罚下”的后进党员。
今年初,义乌市江东街道制定了党员不合格的“五条硬标准”:拒不服从和执行党组织分配任务、参与群体性信访、违纪违法、参与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可给予教育帮扶、限期整改、劝告退党、党内除名等处分。
在桐乡,还通过公开渠道公布了党员的十大“红线”: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决定;散布不满言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组织观念淡薄,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的;违反政策法规;组织煽动群众集体上访闹事;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诚信经营,拖欠员工工资;不遵守社会公德;不赡养父母;党员形象不佳。
在淳安,除了出台一套含十个方面评定“不合格”党员的规定外,还引入了定量评价指标,划出“考核年扣分50分以上”“民主评议中群众满意度低于50%”等“红线”,被评为末位的党员,不仅压力很大,而且会被列为整改对象。
谁来认定不合格
标准制定了,那又由谁来给党員打分,评定他们合格与否呢?
以浙江桐乡的安乐村为例,该村有3250人,党员120人左右。按照程序,认定不合格党员要经过“四评一审”五个程序。
首先是党员自评。从2012年7月12日开始,除一些外出和年迈重病的,三天内共有114名党员参与了自评。结果是,114人无一人认为自己是“不合格”,都是“合格”“优秀”。
接下是第二个环节——群众测评。按要求,参与的群众代表不少于30名,安乐村共有46名村民代表,其中31个村民小组长,村党总支就通知了这31个人参加投票,实到30人。
陆美康是代表之一,他说村里有个姓张的党员,四五年没参加过组织生活,外出不归,不赡养父母,不抚养子女,还卖掉了住房和宅基地,他的孩子只能在绿化带上搭个违建临时栖身。所有代表都觉得此人没有责任感,影响恶劣,全票通过认为他不合格。还有一个76岁的老党员因阻挠村里建设农贸市场,群众评议的不合格率超过了80%。
按规定,群众评议不合格率超过30%,就要进入第三环节:党支部评议。如果党支部评议的不合格率超过50%,就进行“四评”的最后一评,全体党员大会评定。如果不合格率还超过50%,就进入“四评一审”的最后一环党委审定,由安乐村所在的梧桐街道党委来最终认定是否属于不合格。
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分,态度好、问题不严重的,给予一年改正期,之后视效果决定是清除出党还是重新接纳。安乐村那个阻挠建设农贸市场的老党员最后被给予一年改正期。第二种是劝退,第三种是除名,不赡养老人的张某就被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