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教学如何更好地营造环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sta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以人为本”的教育。个性一般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形成主要受人体先天禀赋,客观环境,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因素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
  一、创造教学环境,发展学生个性。体育本是一门热血学科,学生在体育课上应当是主动积极、生龙活虎的。然而,我们现在的体育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课堂气氛沉闷,统得过死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再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果一堂体育课学生没有规规矩矩地站好,没有认认真真地听老师的,而是乱成一片,那这堂体育课肯定是老师不认真。于是,多数体育教师也只有按照传统观念,一招一式的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有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改进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现代学校体育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等特征,才能创造适合儿童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二、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学生)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2、健身性原则:健身性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
  3、娱乐性原则:娱乐性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就是一种活动性游戏,没有娱乐性的体育就不成其体育,特别是对大众体育来说更是如此,有人说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旋律,舞蹈的魅力在于它的节奏,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这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体育的最重要原因。
  4、选择性原则: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素质教育要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了上述原则的内涵,了解现代学校体育的时代特征,才能大胆设计、尝试、营造出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模式),让所有学生都喜爱体育,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课堂的方法
  1、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选择能充分展示自我的内容。在平常的教学中,一般都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参等教学资料,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使用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借鉴教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依据学生实际,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更多地选择具有浓厚民族、地方特色,能满足学生趣味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学练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选择教材中没有而符合学生心理的,诸如《兔子舞》等欢快愉悦的音乐舞,让学生尽情的舞动,有自由展示空间,充分表现自我,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教师把学生引导“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把学生引导“活”,教师的思想要放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看过许多如正大综艺一类的综合性节目,节目于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我们课堂教学能否从中受到启发呢?我们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语言要亲切,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具备“主持人风格”的教学艺术;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课的组织形式上要有创新,这是把学生导“活”的前提。比如,耐久跑本是一项很难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跑练形式,运用创设情境,利用“故事”串联,采用练歇息(首先用故事引入练习,达到一定负荷后又用故事间歇,然后再练,并在场地上设置几个休息小圈,跑累的同学可到小圈中休息一会然后再加入练习)的形式,既达到练习目的,又让学生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3、教师努力探索新教法,发挥其主导作用。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应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位出色的教师不是在讲台上讲解精彩,而是在学生学习中点拨得当。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其能动性,做到教学的设计在教师,教学的推动靠学生。比如,引探教学法,就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还有“尝试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教师主要是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渐进地,有层次地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大有裨益。
  四、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应注意的问题。为了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把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引向深入,以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注意“活”而不“险”。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在于其学生身体必须加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去,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如跳箱、单双杠等),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预见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情况,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注意“活”而不“乱”。体育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这对大部分时间关在教室里的学生来说,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学生表现出活跃、好动,常常会借“机”捣“乱”。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行之有效(如以“动”制“乱”、以趣制“乱”)的方式让学生“活”而不“乱”。
  3、注意“活”而不“放”。让学生“活”起来,以充分展示自我,并不是一切都以学生为中心,重学轻教,进行“放羊式”的体育教学,而是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地健康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调控好教学进程,松驰有度,做到“活”而不“放”。
  体育教学中只有灵活选择教材内容,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英语课,双边活动相对比初中少,越来越多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现象,使大部分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甚至觉得厌烦、厌倦。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巧用英语例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思想和能力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沉闷的、有限的课堂上“动”起来,实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双赢。  【关键词】:英语 例句 高
【摘要】: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高中生英语水平的重要内容。作者通过对阅读后阶段的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英语教学经验,对如何改善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阶段教学 重要环节 读后 培养学生 英语阅读课 任务型教学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读一直占有主导地位。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积极倡导任
摘要: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开始由政府主导作用为主逐渐走向以市场提供为主,政府管理为辅的模式。本文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 体制改革 动因 弊端 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制度安排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不尽如人意,还不能担当起为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知识经
【摘要】学生渴望成长在和谐高效的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多样的课堂形式,会给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我一定要搭建一个理想的课堂,让孩子们在这里快乐成长,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汲取无尽的营养。  【关键词】浅谈 小学 数学 课堂 快乐 数学  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基石的地位,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意,帮助学生在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成功的信心和再探索的
【摘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与之相对应的,目前使用的几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都很好的体现了
前言: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最终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效果不佳,也影响了学生的实用技能以及未来的发展。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的软实力。本文笔者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论述,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创新 思维 培养
【摘要】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可以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的情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浅议 初中 语文 掀起 课堂 教学 高潮  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某种措施,把课堂教学的某一阶段推向高度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呢?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