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然·对话——《大草原之旅》的生态意识解读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love_s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浪漫主义初期作家华盛顿·欧文的《大草原之旅》是一部以美国为基础的作品.此书分为三个部分:“大草原之旅”,在已故拜伦伯爵“新地庄园”的乡间旅行和“阿伯茨福德”之旅.“大草原之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记录了美国西部壮美的荒野边疆自然风光和令人向往的捕猎冒险故事.本文主要以该书的第一部分“大草原之旅”为主要研究分析对象,探讨了体现在作品中的早期生态意识:欧文对“荒野价值”的肯定,体现出作者的生态“整体性”观念;对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的倡导,反映出作者的“动物伦理观”;最后作者赋予自然主体性的认可和对印第安人生存方式的赞美,体现了作者“交互主体性”的生态审美.总之,欧文的这部作品表现了人与自然中的荒野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早期生态意识.
其他文献
<正>李可染对20世纪中国绘画的贡献.在艺术界已有公论。诸如"山水画的革新家"(张仃)、"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先驱"(何怀硕).他的作品被誉为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