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反复呼吸困难疾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反复呼吸困难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诊断的反复呼吸困难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共纳入171例反复呼吸困难新生儿,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因前4位为气管支气管内膜炎78例(45.6%),喉软骨软化症和气管支气管软化症22例(12.9%),气道狭窄14例(8.2%),气管食管瘘12例(7.0%)。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经皮血氧饱和度和(或)心率下降(20.5%,35/171)、黏膜出血(12.3%,21/171)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后发热(7.6%,13/171)。其中78例支气管内膜炎患儿均治愈;22例喉软骨软化症和气管支气管软化症及9例气道狭窄患儿经治疗后好转;1例声门下狭窄患儿行支气管镜下钬激光消融术后气道狭窄处明显扩大,随访未见气道狭窄再生。

结论

对于反复呼吸困难新生儿应查找病因,电子支气管镜可作为探查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患儿可起到治疗作用且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8例行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按脓毒症治疗指南予综合治疗,按镇静方案的不同分
目的探讨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和金属基质蛋白酶9(metal matrix protease-9,MMP-9)在宫内感染所致新生大鼠肺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孕龄18 d的清洁级SD孕鼠18只,随机分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0.6、0.7、0.8、0.9、1.0 mg/kg组和对照组各3只,LPS组分别予腹腔注射LPS 0.
目的 探讨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编
目的探讨在成肌分化过程中,组胺H3受体对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C2C12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从分子角度阐明小儿尿道括约肌的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对外源性炎症刺激的抵抗机制。方法利用外源性TNF-α刺激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各阶段,将分化0、3、6 d,分别记为D0、D3和D6阶段,在体外模拟小儿尿道括约肌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中遭遇外源性感染的过程。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TNF-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