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录音工作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来源 :精品·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录音技术与艺术在录音工作中的协调性展开论述,本文阐述了录音技术与录音艺术的具体形式,并针对录音技术与录音艺术的融合技巧进行分析,为行业的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录音工作;录音技术;录音艺术
  前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对录音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录音不再是简单的声音记录过程,更是艺术与声音的完美融合。在这种环境下录音技术不断趋向成熟化,如何在录音技术中融合艺术成为行业内最关注的话题。
  1录音工作中的技术介绍及艺术处理分析
  1.1录音的具体技术
  一是声音调控技术。这属于录音师的工作范畴,录制开始前必须要与节目设定者进行交流,对录音内容的主体严格把控,才能够按照需求对声音进行调控,增强录音工作的效果,还要根据录音内容的要求对声音电平进行控制处理。在声音调控的过程中,录音师需要依赖耳机和音箱对声音调控的效果进行实时对比分析,保证声音调控的质量,还要合理调整话筒的摆放位置,降低噪音的形成。二是延时设备与混响设备。在录制的过程中,音响师为了营造录制的特别气氛,会使用延时设备与混响设备,从而获得带动录制现场氛围,渲染气氛。三是均衡设备。它是录音后期的重要制作工具,音响师在均衡设备的辅助下,将声音信号的不足进行修饰,以矫正录音质量。在录音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录音师通过均衡的使用,尽量将外部不适宜的杂音去除,通过复杂的过程改善录音内容的整体音质,增加声音的饱满度。
  1.2录音艺术的处理影响
  一方面,要熟悉录音的特色内容,根据录音内容的特色营造不同的氛围感,这就突出了均衡设备的重要性,不仅将原有的音质进行完善,还可以在混响设备及延时设备的配合下强化空间效果和现场气氛,例如增加特定声源的群感效应等。另一方面,录制作品需要艺术进行处理,录音内容的综合效果能够反映出录音师的艺术综合素养。例如在进行四重奏音乐的录音工作时,录音师需要传声设备的合理摆位才能够更好突出音乐氛围,继而得到最好的演绎效果。在进行戏剧作品的录音工作时,音响师需要着重突出京胡声在作品中的渲染,为戏剧作品极强的音乐熏陶奠定基础等。
  2技术与艺术在录音工作中的融合路径
  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录音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继而忽略了其艺术性。但在通过长时间对录音工作的研究发现:录音工作与艺术的关联性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录音工作是需要运用技术表现出录音内容的最佳形态,提高受众对其的领悟能力及欣赏能力。简单举例说明,以音乐作品的录制过程为例,若录音师只对音乐作品运用技术进行处理,而忽略了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会降低音乐的感染力,与艺术实质南辕北辙,过分追求优秀的硬件设施,会弱化录音作品的效果。
  2.1改善录音内容的品质
  录音工作的实质就是将各种声音有机融合,以技术的形式储存在某一设备中,方便社会大众随时随地进行赏析。想要获得社会大众对录音工作的肯定,录音内容的选择是关键,好的内容才能够源远流长,不好的内容即使录音技术应用的再完善也只是空皮囊,这也变相说明了录音内容文化造诣水平的重要性。因此,录音师在录音的工作中,应该以艺术的角度看待录音,例如录音内容、表现形式等,本着对社会大众及艺术的负责态度,制定录音计划,选择录音技术,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合理地安排。
  2.2完善录音内容审核机制和监督机制
  录音技术和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录音的质量,为了对其给予保障,相关部门需要完善录音内容及作品的审核机制及监督机制,使其符合我国录音工作的正常发展。一方面,录音内容的主创人员应尽可能的选择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及社会人文的内容进行录制,为录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另一方面,相关节目的监制人要及时对已完成的录音作品内容进行审核,及时销毁不合理的录音作品,提高我国的文化作品综合质量,为录音作品的宣传影响力树立正向的发展观。
  2.3定期更新录音设备,革新录音手段
  想要录音工作取得成功,先进的录音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较快,针对提高录音质量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电视台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购新的录音设备,不断完善自身的录音质量,但录音设备的成本投入较大,市面上的录音作品过多,致使电视台及相关部门入不敷出,无法及时更换新设备,针对这种情况,各地文化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辅助拨款或者政策扶持,在购买时尽可能的选择可升级、可换件的新式录制设备,保障录音作品长期处于高质量、高标准、高技术状态。
  2.4打造高质量的录音团队
  想要保障录音技术与艺术高质量融合,就必须要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录音团队。现阶段,一些录音师把录音工作看的过于简单,认为只要“有声音”就是一个录音作品,但实质上录音过程中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都非常强,接触的是各式各样的演艺人员或文艺作品,服务于社会大众,换句话来讲,录音团队就是社会大众最直观的表演者,这就要求录音师必须要熟悉多种类型的艺术表演特点,能够将表演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转换成社会大众容易接受的形式,满足社会大众对录音作品的需求与期待,因此录音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跟准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完成錄音工作,此外,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拓展训练,锻炼录音团队的默契度及配合度,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录音工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3结论
  综上所述,录音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录音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技巧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性,提高自身的录音艺术素养及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将录音工作的价值体现出来,满足录音工作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段小舟,宋敏.从音乐录音的发展看录音技术与艺术之关系[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28(02):47-49,76.
  [2]李寅.录音工作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传播,2017,9(07):35-36.
其他文献
摘 要:从纸质档案开始向信息档案的演变,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具易保存、易复制的优势管理方式,这种周期短且操作便捷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深受人们喜爱。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才能让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人才真正发挥出其优势,让我国事业单位管理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特点  1.1人事档案管理的
文章以辟斯顿综合调式半音体系下的非三度结构和声语言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五部弦乐四重奏作品中的四度(五度)、二度(七度)叠置和弦及其“平行和声”手法和“混合和弦”
摘 要:将美术文化学习与地方资源相结合,体现云阳地方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价值,彰显地方资源对美术的重大贡献,并结合教学实践将云阳地方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美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资源;教学实践;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建工程项目项目不断增多,但是也面临着能源资源消耗过度的问题。为了可以更好的节省能源资源减少土建工程项目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必须要加大对于土建工程项目节能施工的技术研究。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土建工程项目资源利用效率,避免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对于大气污染。  关键词:节能施工技术;土建工程项目;应用分析  在土建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