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terj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课教学的一个基础课程训练,朗读训练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除了学习外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等。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现状,阐述了朗读训练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训练;方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13-02
  引言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语言的运用,能够进行基本的语言表达。但是在现在的教学中,语文课过多的侧重于写,而对于读的方面相对的比较忽视。古语有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明朗读对于学习来说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我们应当明确朗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技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现状
  1.老师的教学现状。
  朗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从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来看,由于教学理念的不同,有一些小学的语文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学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没有重视朗读训练的开展。这些老师的侧重点是学生的成绩,主要抓的是对课本上知识点的教学,并不关心学生的朗读能力。老师是学生的引导人,老师不够重视朗读,学生自然也不会了解到朗读的重要性,接收不到正确的指导,也就不会对朗读产生兴趣。
  2.学生的学习现状。
  就小学生自身而言身心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还不是很了解,在小学时期正是学习培养自身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时期。但是,朗读依靠的是自主学习,小学的朗读一般只有早读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基本不会安排朗读课程,但小学生正是贪玩活跃的年级,在课余时间多数是进行玩耍。当然,这与我们的教学模式也有关系,有兴趣的朗读训练和完场任务式的朗读训练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学生没有兴趣,无法进行自主的学习,也是朗读训练达不到效果的原因。
  二、小学语文朗读的重要作用
  1.提高表达能力。
  因為在朗读训练的时候,老师一定会教导学生读音的标准、语句的通顺等。学生进行多次朗读后,就会将所朗读文章的文字发音、断句等熟记于心。而且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名家的作品,不仅内容充实而且文字优美,长时间的阅读会让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和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2.发散学生思维。
  朗读不只是锻炼学生的发音,他还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会对语言表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融入感情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会到作品之中所描绘的场景,以及其中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这个体会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学生通过思维的发散必然会进行思考,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思想的高度上去认识真善美,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
  三、加强朗读训练的办法
  1.明确朗读的目标。
  老师作为引导者,在学生朗读时要积极的进行指导和示范。就我国现在的小学教学模式来说,主要还是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通过老师来学习知识,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小学语文对于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朗读训练的课程更加的重要,可以让学生学会朗读的技巧,提高朗读的效率,养成朗读的习惯。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不单单是技巧的传授,主要还是让学生明白朗读的重要性。因此,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老师除了指导学生朗读的发音、语调,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朗读对自身的作用,比如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学生主动养成朗读的习惯,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2.提高朗读的趣味性。
  老师在朗读训练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特点就是自控能力比较低,不能很好的做到自主学习,需要老师去正确的引导,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一味的朗读文章可能会让小学生感到比较的枯燥,所以老师应当通过专业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的教学经验,来增加朗读的趣味性。比如在日常早读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朗读的内容,比如课外读物、诗词等,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早读课的训练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对于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语文课的课堂中,也可以加入朗读游戏环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会比平时更加的集中注意力。所以,增加朗读的趣味性,是提高朗读训练效果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老师为学生制造一种快乐的环境,可以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有激情的去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加的高。
  3.采用多样教学手段。
  朗读训练和普通的语文教学还是有所区别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老师还是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训练,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比如,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长时间的知识灌输,会让小学生出现厌倦的心情,这样,学生听课时就会现象不集中注意力的现象。当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选择课文,让学生进行朗读,不光要朗读,还要把感情带到朗读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情景的模式。也可以老师进行示范性的朗读,或者是选取一些音频材料,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在一旁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也让学生可以更加的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会更好。
  总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明确朗读训练的重要意义,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语文老师可以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训练方式。对于如何做好朗读训练,还需要老师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但是不管对于几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真正的对朗读产生兴趣,去主动的朗读。
  参考文献
  [1]吴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几种方法分析[J].中国培训,2016(18):205.
  [2]陈孝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11):125-126.
其他文献
刘禹锡的诗歌,既不像韩愈诗那样奇崛怪僻,又不像白居易诗那样浅俗直露,而是另一种风格,主要表现为:
【摘要】学习动机直接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军校战士学员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特点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军事英语 学习动机 培养 激发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50-01  学习动机作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已发动、维持、完成的
在云南的西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她的西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49.5km。奔腾不息的怒江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形成了神奇的东方大峡谷。
为了解决数据聚合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方法来发布与组织数据密集型的Web服务,使用语义Web规范描述Web服务的内容及能力,提出动态演变的Web服务接口技术和一
针对质量控制及诊断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模糊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推理系统。该系统由六个模糊推理子模块及一个聚合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以控制图异常模式数据作
【摘 要】小学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写作,小学生应该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从基础知识掌握度、生活经验以及思维认知等多个角度,对进行全面性分析,从而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促进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写作热情;师生关系;塑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为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系统,研究了一种面向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建模方法。通过分析系统分解带来的学科设计冲突,建立了两种多学科连续性条件。据此连续性条件
本文从物理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引入"的几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