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制与艺术理论知识系统的建构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a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一门学科知识系统的建构与学科建制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知识就有什么样的学科,反过来,有什么样的学科也就有什么样的知识.笔者认为,艺术理论学科也是如此,其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学科建制互为因果.艺术理论的学科建制,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涉及"知识分类",另一方面涉及"知识规训".在知识分类意义上,艺术理论解决的是艺术学科最基础的问题,比如学科界限、知识属性、阐释方式等,其功能在于构造艺术研究中的术语、概念、命题,从而建构符合艺术本性、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知识系统,对艺术实践予以解释.在知识规训层面上,艺术理论受特定知识生产体制的制约,包括国家层面对于设立艺术理论学科的态度、学科内部规训制度的养成、学科研究支撑体系的制度化等.当然,也必须认识到,在规训艺术理论知识生产的同时,规训制度本身也需要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其他文献
重大事件中谣言迅速传播,谣言认同是其内在动力.对处于谣言中的个体而言,他们悬置谣言的真假,紧急调用与谣言相关的民间常识,并形成谣言认同,包括对谣言的叙事认同和行为认同.具体而言,民众通过在地化叙事和日常生活实践实现谣言认同.更进一步来看,民众运用意义再生产强化谣言认同.意义再生产的逻辑为:生活世界失控—常识失效—常识再生产—意义世界建构—生活世界恢复.谣言实践具有身体治疗、心理疗救及人情互惠三重维度.谣言认同,体现民众认同民间话语参与重大公共事务、传播信息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强化了个体对民间话语体系的
孤本《云门传》补充了古代白话说唱文学的缺环,显现出明清直至现当代各类说唱体裁在文学形态与演述方式上的内在关联.《云门传》的九字句韵文文体在现存词话文献中虽为孤例,却是流行于明朝末期的道情鼓儿词的"幸存者".《云门传》独特的复调叙事模式是"念一回唱一回"道情表演传统的极致表现,也反映了"大道情"嵌套"小道情"的道教叙事惯性.《云门传》展现了明代北方"弹词"的使用语境,证实了道情"段儿书"在说唱词话演进至鼓词路线上的中转作用,并为考辨弹词、鼓词的起源和名实之辨等说唱文学史重要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社会的"规范共识"逐渐被社会转型所解构,植根于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续力面临威胁.结合案例来看,遗产化进程虽然使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但以社区外部力量为主导、以舞台展演和审美为镜像的保护策略并没有使其摆脱各自的传承困境,能够平衡多元行动方彼此利益和诉求的共识尚不完善,以致各利益攸关方对遗产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认定多有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的展演问题,思忖遗产项目如何重塑基于社区的主体性及其主体间性,进而有可能在当代语境中搭建
对于珠三角地区来说,妈祖信俗属于外地神灵,但是经过历时性的发展,该信俗逐渐由闽入粤,并形成当地民众的主要民间信俗.从历史宏观视角来看,妈祖信俗在珠三角区域的发展传播经历了宋元时期传入、明代扎根以及清代盛行三个阶段.历史分析背后所呈现的是妈祖信俗的传播与落地,且将历史分析与珠三角妈祖信俗的地域性特征分析结合,能够帮助我们获得一面窥视闽粤两地之间的经济、政治、族群的交往与融入的镜子.进一步地,当把视角聚焦在中山小榄地区的妈祖信俗与社区边界划分关系、地方化过程和现状发展时,我们能够思考宏观层面的信俗建构如何落地
作为明代说唱词话的“幸存者”,《云门传》对研究说唱文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讲座中,吴真老师尝试破解了《云门传》文本中的几处特殊现象,对这部孤本词话所代表的曲艺传统及其在说唱文学演进史上的重要地位做了详尽阐发.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同学们从民间文学专业视角出发,围绕说唱文学体裁、孤本文献价值、说唱表演体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长期以来,学界将区域性视为非遗的文化生态的主要空间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形构了以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策略.事实上,非遗的文化生态具有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在区域性空间形态之外,还包括散布于多区域的离散性空间形态.纵观天津东丰台文玩木雕的生命史,文玩木雕的文化需求与造物活动并没有根植于地方的文化传统,却深深嵌入多区域民众共享的文玩文化,反映出离散性形态的文化生态的存在.它具备文化体系的完整性,但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跨区域的特点,以分散于各地共享特定生活方式的认同性群体为受众,依赖于行业性的社会关系网络而
博古图是中国民间最流行的民俗器物图像,其来源于官方图像文化在民间的沉降,是中国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的符号表征,也是“图”与“物”互构的文化生命.基于中国语言文化和知识范式的变迁,民俗化的博古图像在生活世界中持续扩展其符号意义,跨文化的传播使其成为具有生命活性的行动者,体现了文化生命对于社会事实的建构过程,亦表征了人的自由生活、审美性和创造精神.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呈现出"多源异构"的样态.一方面,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源起于族群迁徙、宗教传播、政治变迁、经济交往等因素;另一方面,文化互动过程中文化浸透与文化融合交织、族内传播与族际互动并存.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因其时空的同在性、方式的共生性、结果的一致性而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从"多元一体"的视角来解读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具有加强长江流域文化圈的内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时代意义.
拴娃娃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求子习俗,尤以山东胶东地区,如聊城、高密等地为盛.拴娃娃所体现的是人们的一种生育信俗.在过去,娶过门的媳妇如果一两年了还不生孩子,到第三年的正月十五,或正月十六、正月十八,婆婆一般就要陪着媳妇到当地的娘娘庙里"拴娃娃".拴娃娃时,要将选中的泥娃娃套上一根红线,然后烧香,跪拜祷告,再将其罩上一块红布抱回家.拴回家的泥娃娃被藏在新媳妇房内的壁龛内,一日三餐供饭,晚间烧香.如果媳妇果真生了儿子,那泥娃娃就会被视为活娃娃的化身,一家人还要将那被视为化身的泥娃娃小心封进龛内,意思是让泥娃娃继
期刊
秦淮灯彩的社会记忆和手工技艺是手艺人重要的文化资本,灯彩制作过程即手艺人的身体实践使得该文化资本得以积累和重构.官方认定的秦淮灯彩"非遗"传承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声望,进而激发其传承责任和创新意识,故此消费者和收藏者慕名购买其文化创造物——秦淮灯彩.这种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帮助"非遗"传承人实现手工艺作品知名度扩大化,并维系其基本经济需要,同时社会记忆和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也获得必要的物质保障.在日常使用和流通中,秦淮灯彩实践了"文化遗产"向"文化资本"的转变.不过,文化旅游环境的商业化,使得部分手艺人放弃制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