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药四大坏习惯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老年以后,一方面因为慢性病用药次数增多,另一方面由于生理功能逐渐减弱,老年人在用药需求增加、身体对药物承受能力却减弱的状况下,很容易形成一些用药的坏习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人用药的坏习惯不少,具体包括如下四种。
  四五种药一起吃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服药的种类也不少。但在同一时间内用药种类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大。因此,开药时一定要问清医生,容易“打架”的药最好在服用时间上尽量间隔开。
  偏听偏信
  许多老年人在患病初期,都抱有希望尽早治愈的急切心理,一旦短期内达不到预期疗效,便更换医院、更换药品,或者偏听偏信,根据别人用药经验进行治疗,甚至听信小广告的虚假宣传,滥用“祖传秘方”“灵丹妙药”。殊不知,很多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有根据医嘱坚持用药,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才能尽量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
  不遵医嘱
  主要有两种情况:超量服药和减量服药。前者是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治病心切,擅自增加用药剂量,以为这样可以好得快一些,结果常常是加大了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另一种情况是老年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一定了解,担心产生依赖性或副作用,擅自减少用药剂量,甚至认为症状减轻就可以停药,结果却耽误了治疗。
  乱用补药
  老百姓普遍認为以人参为代表的滋补品再怎么吃都对身体有好处。可实际上,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有明确的虚证才需要服用相应的补品。但也不宜久服,长时间服用会引起腹泻、失眠、神经过敏、血压升高、性欲亢奋、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
  专家强调,老年人应合理选择药物种类、数量和剂型。还要遵守医嘱,不能偏听偏信、乱用补药,这样才能控制好疾病,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摘自《京华时报》)
其他文献
这是个平凡而普通的瑞士小村,靠近莱蒙湖,却不在湖边;可以看到阿尔卑斯山顶的白雪,却与之相距遥远。  赫本在这里生活了30年。她埋葬在这里。  A  在日內瓦和洛桑之间有一个叫莫尔日的小镇,小镇在莱蒙湖边上,树木葱翠,众鸟翔集,安静而悠闲。赫本常会到这里的菜场上买菜,或者沿着湖边喂热情的天鹅。她所居住的特洛什纳村离这里只有两公里,在莫尔日西南的一个高坡上。  晚年的赫本是联合国的爱心大使。四年多时间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中国迎来了生育高峰,要不要为宝宝保存脐带血,成了很多人共同的疑惑。有人说,储存脐带血是为宝宝买一份健康保障;也有人认为保存脐带血意义不大,不见得用得上,花了冤枉钱。究竟有没有必要储存脐带血呢?听听权威专家怎么说。  存脐带血就像买保险  目前,造血干细胞的三大来源为骨髓血、外周血和脐带血。由于脐带血具备采集方便、被采集者无伤害、临床应用及时、移植后排斥率低且程度较轻等优
如果问德国的第二大城市是哪里,很多人会猜法兰克福或者慕尼黑。其实,坐落在德国北部的汉堡才是正确答案。与天鹅堡、科隆教堂等著名旅游景点相比,汉堡整座城市低调了很多,它不事张扬,而是尽情展现了小而精、实而美的城市生活。这里有德国最多的百万富翁,并孕育了以制造经典书写工具驰名于世的万宝龙品牌。  因为要在汉堡住上几个月,所以少了一丝游客的急促与目的性。我非常懒惰地想,就让汉堡来定义它自己吧,我要做的,就
2018年是第六个“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年度主题为“守护美好,从一份保障开始”。近期,中国财富网将推出系列报道,对各类人群的保险保障进行全面分析,本期聚焦少儿保险。国家福利 少儿医保必须配置  给少儿投保,一定要先上医保,之后再配置商业保险,少儿医保和社保类似,是孩子的基本保障。以北京少儿医保为例,费用为180元/人/医保年度(2018年度),而住院最高补贴可达到20万元。需要提醒的是,给
最近,一只长着吹风机头的粉红小猪爆红网络,成为备受大众追捧的“社会人”。这只英国“土生土长”的粉红小猪带给各国孩子巨大快乐,人们认为这是一部强调传统家庭观念与友情的动画片。在英国人眼中,小猪佩奇是在讲述地地道道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理念。  简单的家庭生活  《小猪佩奇》是一部英国的学前儿童动画片,2004年在英国首播后,现在已经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以40多种语言播放。有人说,展现“简单的家庭生
天还没亮,岳父就起身给我煮早点,生怕我新年假后第一天上班就迟到。这让我想起小时候上学,无论北方的天有多冷,母亲总能早早起来,做好饭,然后喊我们兄弟起床吃饭上学。从学前班、小学到初中,母亲当了我们十年的“闹钟”,只有一次她起晚了,我们上学也迟到了。我很生气,虽然没有直接数落她,但一早上都在嘟囔抱怨,母亲只是静静地听着。  中午回家吃饭时,父亲“别有用心”地问我:“你上学迟到能带来啥后果?是学校会开除
“从来没有想到过会人选全国文明家庭,如果非要说我家有什么长处的话,那就是我们整个家族都专注于做陶瓷这一件事情上…”景德镇市王锡良家庭在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后,王锡良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王锡良,1922年2月出生于景德镇,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1987年被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
婆婆越来越老了。  下班回到家,屋里静悄悄的。我以为婆婆外出溜达去了,转身却发现她在客厅的沙发上打盹,竟然丝毫没有觉察到我开门进来,依旧睡得很沉。阳台上,一大袋用锡箔折叠好的“金元宝”倚墙而立,我才猛然想起清明节快到了,顿时一股酸楚从心中划过。    沉睡中的婆婆如一棵历经沧桑的树,亘卧在宽大的沙发里,紧抱着自己的双臂,蜷着身躯,显得有些孤寂无助。这些年,婆婆日渐雪鬓霜鬟,苍老了很多,曾经饱满的脸
“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和“首届全国文明家庭”,2016年的两个“国字号”荣誉,让杨文钦一家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让一个普通家庭获得了这样高的荣誉?2016年12月28日,笔者带着好奇心上门一探究竟。  恩爱夫妻相守60年  1953年,侗族小伙杨文钦在中央民族学院邂逅了藏族姑娘扎西志玛。转入北京医学院医预班后,两人朝夕相处,互生爱慕,于1962年
追求环保家装是装修户的一份美好心愿,但同样也是很多厂商为了盈利而制造的噱头。有些企业在脚踏实地的研发环保建材,同样也不乏只顾抓消费者的眼球的“伪环保”企业存在。板材“零甲醛”只是概念  甲醛是室内装修的主要污染物,甲醛的危害也是众所周知,成为装修中困扰消费者的主要因素。近几年,“零甲醛”的概念开始在家居行业流行起来。很多品牌销售人员都会表示自家采用的是绿色环保材料,甚至有的家具建材打上了“零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