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 人才代有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丽的松山湖畔,在最美人间四月天,广东省中语会举办了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这次盛会汇聚了全省众多骨干教师、青年才俊,汇聚了中语会专家以及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一批教研员精英,大家都是为了一件大事而来,为广东省中学语文的建设添柴加薪而来。我适逢其会,深感荣幸!
   这是一场全方位、融合型的展示!把初、高中学段融合一体,采用线上线下直播拓展平台,高初中精英荟萃一堂,同台切磋竞技。展示选题涵盖了复习课之外几乎全部课型,从阅读到写作,从校本课程到综合性学习,从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到整本书阅读,从诗歌创作这类文学性写作到口语交际这类实用性写作,差不多可以说是对现阶段广东省中學语文界有代表性的教学探究、实践成果的一次全方位展示交流。一日之内,两个赛场分头并进,共展示93节优质课例。展示密度之高、观摩覆盖面之广、观摩价值之高,也属首次。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一次美的展示!展示语文之美,更是广东语文人的风采之美。优美的呈现和智慧的设计相得益彰,选手们展现出高超的教学基本功,表达精准流畅、声情并茂,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就连一个台型、一个站姿,都体现了美的用心,选手用一个移步换位,就巧妙地作了话题转换的提示。一个个选手站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我们领略了最美语文教师的风采!
   这次教学展示呈现了几个亮点,显示出广东语文教学新一轮改革已经行进在路上。
   其一,依“标”靠“体”定目标。选手能自觉依据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来设定教学目标。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促成了从文本定标到任务群和人文主题双线定标的转化,从单篇教学到单元整合设计的转化,从知识定位到核心素养的转化,从注重单篇内部的知识,转为单元核心任务的达成,从读懂一篇文,到读懂一类文,到会写一类文。不仅高中教师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初中教师也自觉运用课程标准,并运用自如,难能可贵!
   其二,运用整合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选手们基本都改变了传统单篇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开展单元整合或多篇整合、甚至跨单元整合的教学设计,比如12号选手将高中篇目《梦游天姥吟留别》与《登泰山记》进行跨单元整合式教学。不仅是形式上的整合,更关注内在逻辑和核心任务驱动下的整合,比如19号选手以“编辑班级小说”为核心任务开展整合式教学,将核心任务分解为环环相扣的子任务和小活动。自觉运用整合学习、梳理探究的方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梳理情节、思路、知识,形成整体思路框架、知识框架。几个整本书阅读设计方案,都发挥了梳理的强大功能,比如5号选手设计《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先充分发挥梳理整合的功能,形成整体阅读框架、导读总纲,再进行专题赏析。
   其三,基于文本解读,创生新的教学点,选取精当的切入口。比如8号选手聚焦“孤独主题”开展对《简·爱》的创新性探究学习;19号选手从“叙事视角”之“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双重视角切入,学习《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两篇经典作品,紧扣必修下第六单元“观察与批判”的人文主题,选点巧妙而恰当!10号选手巧妙调动“道具”的文学功能,勾连群文,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富有创意。14号选手引导学生领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聚焦“写作立场”,研究“立场”内涵,从“立场”的文学含义、文体含义,到思想立场、道德立场、国际立场、文明文化立场,立场的高度、深度直接影响人的视野和思想境界。整个教学环节呈现出核心明确、张力明显的效果。
   其四,引入文艺理论,教学设计有理论依据和高度。比如7号选手进行卡夫卡《变形记》与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比较阅读教学,引入美国学者布鲁姆“探索真实、翻转真实”的文艺理论。31号选手进行《祝福》与《装在套子里的》整合教学,抓住“现实主义小说的批判性”进行探究教学,引用孙绍振的“情感错位理论来阐释教学设计”。
   其五,重视导法和运用迁移。比如23号选手设计《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注重方法提炼和引导,“四力合一”法,就是借助纪实性文学的创作法“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出的,简明扼要,便于学生迁移运用。13号选手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创设交际情境,促进学生实践运用,并提炼归纳“应对魔方”,给学生口语交际以抓手。
   其六,巧妙创设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力。比如1号选手设计了一个“为本班宣传委员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插画出谋献策”的情境任务,营造真实的现场交流对话氛围。13号选手具备良好的情境创设意识,始终抓住“真实适用”的原则,创设一个个小而巧的具体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趣味有挑战,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29号选手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让学生换角色换情境开展新的说服活动,比如让烛之武去说服秦伯。这种情境任务,颇受学生欢迎。4号选手让学生创作父亲节贺卡,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任务驱动教学。5号选手让学生给《红楼梦》名场面换角色代入,比如把“宝黛共读”中的黛玉换成宝钗。15号选手开展《水浒传》名著导读,创设“学校武术教练招募”的情境任务,用任务驱动阅读与写作。45号选手让学生将《台阶》改编成一部微电影。这些情境任务的设计,都能与教学目标契合,促进学生发展。
   其七,运用学习支架。选手在设计教学时,常常会自觉运用比较有实效的学习支架,包括运用梳理表和评价表。梳理表的运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与建构,也为学生学习提供抓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要点。另一个就是评价表的使用,许多老师都能自觉使用评价表,引导学生学会他评与自评,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自我发展。4号选手制作了新诗创作的创作评价表,19号选手设计《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叙事视角的梳理表和评价表,运用适当。
   其八,提供学生学习案例、成果,关注学生学习,显示学习效果。13号选手现场模拟演绎了一段父子情境对话的小案例,为教学做佐证,直观可感,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24号选手运用丰富多彩的学生学习案例,较好显示了“冼夫人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效果。    中学语文教师应树立三个意识,培养三个素养。
   树立标体意识、整合意识。本次展示,还存在一些问题。个别选手没有具备应有的课标意识,不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在以教师为中心。要学知识,只是不要碎片化学习,要注重实践运用,比如《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手法很重要,可与单元任务“学写文学评论”结合,安排针对“用典“的文艺鉴赏写作。整合,即结构化,注重知识的結构化建构。教学过程设计要整合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不是随意拆卸组合的拼盘,而是像齿轮一样互相咬合,关联性强,内在逻辑性强。
   树立学生意识,注重核心素养。过去的教学展示,多半是教师个人秀、能力展,往往会考虑设计一些适合展示教师自身才艺的活动,而不是从学生角度、发展需求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现在应该打破这种现状,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实际需求和能力素养,要让教师预设与学习生成有机结合,教师预设不能过多,要给予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自主权。教师应当准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以学论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融合到他们中间去,创出一个融洽、和诣的课堂。
   树立学习、创新意识。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新高考,对学生是挑战,对老师何尝不是?里面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耐得住性,沉得下心。老师不仅要拥有一桶水,甚至应该成为通过学习不断成长壮大的河流。语文教师要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之路上勇敢向前。关于教学设计上的整合问题、真实情境的创设问题、实践活动的设计问题、评价杠杆问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新学习时空的创设问题等,都有待于大家的积极探索,期待更多更有前瞻性、开创性和引领性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成果诞生。
   培养知识素养、语言素养。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学科素养,我们老师也应该具备!我们也应该拥有教学需要的必备知识,还要形成知识体系!比如“意象”的概念,对于高中生都有一定难度,初中生则更难理解。先弄清概念,明白意象是怎么产生怎么发展的。这次展示中提到“红烧肉”这个物象,如果真要让它成为意象,到底需要赋予它什么关键元素?只有老师自身昭昭了,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比如,讲解杜甫生平时,一位老师采用一只燕子做背景图,如果深入理解杜甫,理解杜甫常用的沙鸥、孤舟等意象,可能会有不一样的选择。一个细节,也可窥见老师的积累储备和文学素养。
   培养思维素养。如何把握文本,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这些都对语文老师提出挑战。语文老师要自觉培养思维素养,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更好地发展。29号选手引导学生辨析烛之武成功说服晋侯的核心既是晓之以“礼”,也是晓之以“理”,更是晓之以“利”,是基于文本的思辨阅读,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当老师用 “卖肾换苹果手机”与“香雪用一篮鸡蛋换铅笔盒”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时,就需要辨析“卖肾换机”的动机并不仅仅出于“享乐”,而香雪的举动也不完全只是出于“对知识文明的向往”,还隐含了“自尊自爱的追求”等元素。作为语文老师,要避免思维标签化,要增强思辨力,提升思维品质。
   培养审美、文化素养。我们的许多传统经典作品,本身具备不可替代的美,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能够引导学生沉浸下来、感受经典之美的素养和魅力。一些老师在解读经典的时候,往往急于拔高、贴标签,让经典学习显得不伦不类。学《蒹葭》,不妨先定位于审美价值,先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诗三百,思无邪”,感受先民的诗意栖居之美,感受浪漫美好的情感,不必急着关联 “追求理想”的现代意义。守正创新,二者不可偏废,守正才能更好地创新,语文培养优良的审美素养、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也才能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发扬中华文化。
   江山代有才人出,勇领教改新百年!期待!共勉!
其他文献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以“增强基础:幼儿保育和教育”为题的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对全球幼儿教育作了分析。该报告根据各国提供的信息,阐述了幼儿保育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全球幼儿保育和教育发展的现状、各国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的发展走势,提出了实现全球幼儿教育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保育和教育;全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沈阿姨年过花甲,操劳了一生,去年被儿子、媳妇从农村老家接来上海团聚。每天买菜做饭、带带小孙子,日子过得充实而有劲头。但美中不足的是,沈阿姨双手、双足及小腿最近却反复出现了绿豆大小的红色点,有的融合成斑,但是一点也不痒。后来,身上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一块块的“乌青块”,但是和普通乌青块不同,她的“乌青”也不痛。儿子和媳妇以为是皮肤病,害怕传染,也不敢让她继续照顾小孙子了,只劝她赶紧去医院看病。沈阿姨心里
摩腹是对腹部进行有规律的特定按摩。腹部是气血生化之所,摩腹既可健脾助运而直接防治脾胃诸疾,又可培补元气,使气血生化机能旺盛,起到预防全身疾病的作用。不少人有疑问,摩腹到底是先顺还是先逆,两者有没有区别?  事实上,顺和逆在摩腹上可是有大学问。中医认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摩腹并没有先后之分,差别在其作用上。顺时针摩腹为泻法,主要针对暴饮暴食后的消化不良、食积脾虚及便秘等症,可消食导滞;逆时针摩腹为补法,
1.贵州省三都县有一座登赶山,这座山特别奇怪,满山都长满了绿树杂草,惟独山腰上裸露出一块崖壁。更奇怪的是,这块崖壁每隔三十年就会自动掉落出一些石蛋,因此当地人都习惯把它叫做“產蛋崖”。  2.产蛋崖,长20多米,高6米,表面极不平整,在高处,几块巨大而尖利的岩石横亘着,极为险峻。而石蛋就在相对凹进去的崖壁上安静地孕育着。有的刚刚露头,有的已经生出了一半,有的已经发育成熟眼看就要与山体分离。  3.
[摘要]遵循行动研究的研究范式,本研究对一次教师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研究者认为,组织者的失策和小组成员合作技能的缺乏是导致这次合作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组织者应科学制定培训的目标结构,并帮助教师建构积极的互赖关系;小组成员应有意识地反思自身的行为,提高合作技能。  [关键词]合作学习;行动研究;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你今天都干了什么?你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  “这段录音你必须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没有动机啊……我没有时间去做这些!我当时……”  “再给大家五分钟时间……”  在这里,有人不动声色暗自观察,有人揪住把柄步步紧逼,有人造谣扯谎制造谜题……“戏精”“辩论鬼才”“表情管理大师”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进行着思维、话术和演技的博弈。这便是时下青年社交活动的“新宠”——剧本杀。  剧本杀起源
和恐龙同时期的动物  乌龟广义上指龟鳖目的统称,狭义上指龟科下的物种。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中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和朝鲜。  一般将龟另称为乌龟,龟是以甲壳为中心演化而来的爬行动物。龟最早见于三叠纪初期,当时就有发展完全的甲壳
在墨西哥中部的高原,曾经有一个名叫特斯科科的广阔湖泊。13世纪末,据神的启示,阿兹特克人的祖先来到高原寻求圣地。他们深信,神指示的圣地是围在特斯科科湖西边沼泽中的岩石小岛,于是在那里开始了城市建设。他们乘上木筏把湖底用泥土、岩石堆砌起来,经过长时间百折不挠地努力,终于在特斯科科湖建成一座岩石岛,并在上面开垦农田、建造住所、造路开渠,完善了交通、灌溉等设施。还从周围的山里开采巨石,远道运来,在岛上建
一天早上,移动老总朱古力在外突然感觉内急,只好找公共厕所。  “干什么的?”大爷喊。“我是移动老总,我内急。”朱古力说。“你不知道现在什么都要收费啊?”“行,多少钱?”“进去5毛,出来3毛。”大爷看着他。“什么,出来也要收费?”朱古力瞪着眼睛。“看什么看,我们这里实行双向收费。如果你办个厕所套餐的话,就可以单向收费了。”大爷站起来。“行,我付钱。”朱古力掏出10块钱。“你大便还是小便?”大爷捏住钱
“包袱”是相声的术语,指的是经过细密组织、铺垫,从而达到喜剧效果的设计。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常常设置一些“包袱”,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但有时教师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抖开“包袱”,学生无动于衷,甚至“包袱”还没抖开,学生已经洞悉其中的秘密!牛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幕。  【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985、23100、5028、897……  师:同学们,这些数都很大,教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