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磷酸化蛋白组学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磷酸化蛋白组学研究,探讨代谢信号通路异常与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的相关性。

方法

垂体GH腺瘤标本取材于2010年8月至2017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正常垂体组织取材于6例因交通意外死亡尸体捐献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蛋白质质谱分析垂体GH腺瘤与正常垂体组织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方法识别与垂体GH腺瘤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方法验证该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在垂体GH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蛋白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垂体GH腺瘤与正常垂体组织间存在1 213个差异磷酸化蛋白位点(P<0.05,差异倍数≥1.5或<0.67)。在垂体GH腺瘤中,表达上调的磷酸化蛋白位点有342个,表达下调的磷酸化蛋白位点有871个。这1 213个差异磷酸化蛋白位点分布在667个蛋白中。信号通路分析(IPA)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667个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主要富集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和糖代谢相关信号通路(P<0.05)。在糖代谢通路富集的10个磷酸化蛋白中,有9个在垂体GH腺瘤中低表达。信号通路分析显示,AMPK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免疫蛋白印迹结果证实,在垂体GH腺瘤与正常垂体组织间AMPK蛋白质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相对表达量为1.75±0.36对比1.59±0.75,P=0.663),而在垂体GH腺瘤中磷酸化AMPK(ser496)蛋白质表达明显低于在正常垂体组织中的表达(相对表达量为1.47±0.58对比0.32±0.16,P=0.016)。

结论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垂体GH腺瘤存在异常代谢。AMPK信号通路的低表达可能与垂体GH腺瘤异常糖代谢相关。

其他文献
神经内镜下颅底外科手术理念源自于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近10多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光源镜头与手术设备器械的不断革新,使得这一领域倍受关注。同时,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在颅底外科的应用指征也更加广泛、独立。本文将着重关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术者间的合作、操作与止血技术以及颅底重建的进展,同时对其在不同颅底部位及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最后亦提出该技术入路的局限性与瓶颈,并展望未来。
期刊
目的探讨改良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以发作性痉挛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抽动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以发作性痉挛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抽动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双侧改良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采用国际通用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4
目的探讨通过皮质脑电图(ECoG)静息态慢皮质电位分析定位脑运动区皮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解放军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脑功能区病变患者,均在术中唤醒状态下手术,术中采用皮质直接电刺激(DES)定位运动区皮质。采集并分析静息状态下的ECoG信号,评价其定位运动区皮质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术中所有患者均通过DES完成对运动区皮质的定位,在静息状态下可见ECo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成人脑源性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的肌电积分值(iEMG)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40例成人卒中或颅脑外伤后下肢痉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超声
目前,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排名第一的疾病。随着显微外科及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不断改善。然而,某些脑血管疾病如复杂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长节段狭窄和(或)闭塞在单一模式下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复合手术技术综合了血管内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两种技术的优势,极大提高了复杂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本文就复合手术技术在脑血管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联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N)治疗儿童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状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3月至2017年3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双侧闭孔神经前支、胫神经、坐骨神经联合式SPN治疗,且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状态患儿,共109例(218侧肢体)。术后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估下肢痉挛的缓解程度,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评估下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综合征,主要特征为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导致异常动作或姿势。儿童期起病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也称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具有遗传性、药物难治性、症状进行性加重的特点。脑深部电刺激术已在帕金森病、震颤等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近年来已成功应用于成人起病的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中。国际上已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术应用于儿童肌张力障碍治疗的探索研究,国内相关临床治疗也
期刊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发生在硬脑膜及其附属结构上的异常动静脉短路。其中Cognard 5型早期诊断困难,表现为进展性脊髓病者易被误诊为脊髓炎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发急性截瘫的现象。本文报道2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ognard 5型DAVF致急性四肢瘫痪的患者。
期刊
目的探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ST)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50例ST患者,均行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即采用枕颈部后正中入路,不打开枕鳞及枕骨大孔,予限制性椎板切除,内镜辅助下行硬膜下双侧副神经、C1脊神经根切断术,C2 ~C4脊神经前、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采用Tsui量表评
随着颅内立体脑电图(SEEG)的开展,颅内致痫灶定位能够更加准确和直接。基于SEEG的致痫灶射频热凝术(RF-TC)是一种通过射频仪局部加热破坏致痫灶的微创治疗手段,该疗法已经在下丘脑错构瘤、脑室旁灰质异位结节、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颞叶内侧癫痫等多种类型的药物难治性癫痫中进行了应用和研究。本文对基于SEEG定位致痫灶、采用RF-TC治疗不同种类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文献综述,提示对于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