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渗透:展现英语教学新魅力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c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分析课程标准入手,逐步从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文化背景;朗读对话教学,感悟文化知识;设计趣味活动,融入文化元素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希望通过运用这些策略,让学生们的英语运用能力得到发展,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更多的英语知识,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对话 问题 展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要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步产生跨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做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文化背景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学生的母语是汉语,学习第二语言缺少语言环境,因此,情境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注意力得到高度的集中。对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创设情境时,我们可以把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其中,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了解西方文化,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真正融入语言环境中。
  案例:在教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8 At Christmas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圣诞节,我让他们自己上网搜索有关圣诞节的由来,以及圣诞节时有哪些活动,吃哪些食物等等。课上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他们很想把自己知道的西方文化知识与大家分享。有一个孩子站起来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是关于圣诞老人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看着他们的神情,就知道他们完全沉浸在了西方文化的语言情境中。当学生们对于圣诞节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再开始教学,此时,文中的许多内容都变得异常简单了。而且学生们在深切体验到英语文化氛围之后,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变得更浓了。
  二、朗读对话教学感悟文化知识
  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我们会要求多读多说,“读”可以保证学生吸收对话或者文章的句子、短语和单词,并能将自己的语音锤炼的更好。“说”可以促进学生用英语思维,让他们学会与人交流。我们也可以吧文化知识渗透于读和说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培养他们的语感,还能帮助他们领略到语言文化内在的魅力。在“读”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读,分角色读,也可以接龙读,读得形式越多,学生们的兴致就会越浓。还有些单词,如:my love,my dear,darling等,中国孩子由于过于羞涩,他们很少会用汉语说出来,此时,教师可以给他们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西方国家,这些词语是经常被用到的,他们在非正式场合中说的非常频繁。因此,在朗读和说英语时,要大胆的说,不需要考虑太多。而且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人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案例:在学完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8 At Christmas之后,我让学生们分组合作表演对话,对话的主题是“Christmas”,你可以仿照Story time,也可以自己创编新的对话。当学生们在台前表演时,我被他们的表现震撼了,他们的对话或许稚嫩,但是他们的想法,他们表现的手法与内容,都远远超出了课文的范畴。里面融入了许多特有的文化知识,从对话中能够看出他们对于Christmas的了解。范例:A: Christmas is coming.Do you like Christmas? B: Yes,I do.How about you? A: Me,too.Do you often buy a Christmas tree at Christmas? B: Yes.I also buy some cards.I buy them for my friends.A: That’s a good idea.I will buy some cards for my friends.I think they will love them.在如此的创编表演对话练习中,孩子们不仅能够感悟到文化知识,还能升华文化知识,把文化知识运用到口语交际中,提升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设计趣味活动融入文化元素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英语教师的观念在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可借鉴的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多。在多次的听课学习中,我们都发现许多老师会在拓展环节设计趣味活动,以此来渗透文化元素。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
  案例: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可以把单元中的Culture time部分放在拓展环节,让学生们在充分学习单元知识之后,有个轻松愉悦的趣味活动,以达到缓解课堂气氛的目的。在学完六年级上册Unit3 Holiday fun之后,教师为了挑起孩子们的兴趣,给他们讲了有关西方国家的主要假期:复活节、暑假、圣诞节。学生们对于圣诞节、暑假有些了解,但是对复活节比较陌生。教师就可以在这个环节给孩子们讲述复活节的知识。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要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了解西方文化和我国的差别,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促使他们更为熟练地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M].译林出版社.
其他文献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科学家发现,人工触发合成材料中的光合作用,可以将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C02转化为清洁空气,同时产生能量,具有改善空气质量和创造清洁能源的巨大潜力.这一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哈姆雷特独特情感来探讨他情感中的多重性意义。  【关键词】哈姆雷特 情感 多重性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大文学家、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关于“人的文学”内蕴是文艺复兴后期对于“人”的刻画较为全面的典型代表。莎士比亚的“人”突出了人的多面的复杂性,在文学史上刻画了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他的戏剧创作也在文学史上具有长久的意义。
【摘要】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育的基础,听力更是其他三项技能的基础。听力的重要性在新课标中对听力要求提高上也有所体现。本文从提高听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来探讨提高听力的策略以及应试中的技巧。  【关键词】听力 英语 策略 技巧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学习在全国范围内的学习已经非常的普遍。但在学习过程中,人们仿佛已经忘记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交流。能够
本文尝试以生态学的视角解读这篇名著,《呼啸山庄》中所描写的画眉田庄及田庄中的居民是现代文明的代言人,而呼啸山庄及居住在山庄里的人们则是大自然的化身。《呼啸山庄》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新世界的智慧》是首位华裔女作家水仙花的代表作《春香夫人》中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在美中国商人王三贵与他的妻子宝琳的悲伤故事。小说《典型的美国人》是当代华裔美国女作家任璧莲的首部小说,叙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华人移民张意峰的故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个作品中男主人公们艰辛的生活经历,揭示美籍华人幻灭的美国梦。  【关键词】水仙花 任璧莲 华人移民 美国梦  水仙花的《新世界的智慧》和任碧莲的《典
【摘要】阅读是初中英语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并与英语学科的其它部分内容,例如语法、写作等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重要意义。对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来说,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根据英语各部分内容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而分层式教学法对于英语的阅读教学十分有帮助。本文主要从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的特点,主要就如何实施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这
英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中阶段英语学困生日益增多,他们的存在不仅妨碍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目标的实现,也严重地困扰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如何才能转化英语学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nvestigated by American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 2011,there are 46.3%American women are still in spinsterhood.Similarly,in China,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