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炜: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华炜报告的题目是《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她在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上个世纪初是5%,上个世纪末是70%,资本的贡献仅占17%~27%。但是68个发展中国家则刚好相反,65%是源自于资本的贡献,35%是来自于知识和体力劳动的贡献。我们国家虽然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的增长有65%源自于资本的贡献。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不能迅速有效地吸收已有的成本转化为生产力。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主要的参与国、推动国和得益国,我们的高技术出口是3%~5%,低技术出口占到11%,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华炜指出,从我国发展的战略全局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能源和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升级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坚实的基础。企业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竞争的主体,必须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的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现在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目的也是要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
  华炜认为,企业是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开发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应用,新技术或新产品都是从企业的竞争力分析入手的,通过和世界先进企业竞争力对比来寻求差距和科研开发的技术目标。所有的技术和创新效果最后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来体现的。
  华炜指出,企业在创新链中对技术创新更关注,关注技术研发,关注产品的制造和产品的产业化,关注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和适用性。因此对于知识创新和科学创新,院所和大学是把钱变成技术,对于企业来说是把技术变成钱,把这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来创造产品,来提供经济价值。
  华炜说,独立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创新活动主要是追求知识和培育创造创新人才,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更注重技术创新,把知识变成产品来转化成生产力。创新理念上,科研院所和大学追求的是知识,追求的是学术水平,企业追求的是效益和利润。在创新成果上科研院所和大学是以技术水平为主,理论成果至上。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动力来源,一个是提升市场的竞争力的需求,第二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再一个动力来源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迫切要求。最近几年又有一个紧迫的压力,那就是节能减排、低碳、绿色、清洁发展,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实现清洁生产。因此企业既是产品的生产者,又是产品走向市场战略的推动者。技术创新支撑着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同时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来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为什么技术创新和企业的发展有一个相互的促进作用?以企业为主建立科技体制创新是建设一流企业的必要条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投资产业发展的主体,创新产业的主体,有效推动了企业全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技术开发与应用和成套技术多次对外转化的过程当中,使整套技术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在转化过程当中促进这些技术成熟、完善和可靠水平的提升。
其他文献
肥皂盒里只剩下两块很小的肥皂,妈妈说:“小肥皂一点也不好用,扔掉又可惜了。”我想,能不能把小肥皂利用起来呢?  我把妈妈用剩下的小肥皂收集起来,放在一个小锅里,加了一些水。准备工作做好了,我请妈妈将煤气灶打开,给锅里的肥皂加热。我一边观察一边不停地用筷子搅拌,加快肥皂的溶化。大约过了15分钟,肥皂完全溶化了,变成了乳白色的液体。  等肥皂液体冷却后,我沾上一点,两手一搓,滑滑的,产生许多白色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