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古至今,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生态也会有或多或少的破坏。所以我国的环境保护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的环境治理与保护都远远落后于很多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将对环境保护问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几点思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社会经济;长远发展
  长期以来,不论是我们国家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的发展中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始时,这些问题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依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而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与环境危害的不断加深,环境问题受到了更多人的普遍关注。虽然首次环境会议的召开到今天,我国在环境保护问题方面并非没有取得较大的成就,许多环境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但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我国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海洋、淡水、土壤、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污染面从城市蔓延到了农村,从发达地区蔓延到了不发达地区,这种局势的形成不仅危害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几大经济因素
  (一)对国民收入的狂热追求
  国民收入的高低是衡量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客观上国民收入是经济研究学里面很重要的一方面,许多经济学家用它来衡量国家的福利状况。当一个人的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另一个人的效用或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带来利润时,企业就会加紧生产人们所追求的产品,而生产必然会带来环境的危害。但是这种危害得不到人们的重视,经济效益往往会蒙蔽人们的思想,企业忽视市场的作用,过度投资将资本用于一些不必要的产品中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客观规律。所以说对国民经济的狂热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带来了危害,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二)一些产业政策的制定与环境保护目标相背离
  环境问题与经济中各产业有很高的关联度,因此不仅环境制度本身会产生影响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会非直接的对环境系统产生不好的影响。一些企业不顾环境效益,只注重于经济效益的发展,这些企业在发展经济,促进产品发展的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带来了毁坏性的影响,例如能源生产补贴政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扶持政策、农产品补贴政策等。不仅是城市产业还是地区性的产业,其政策的制定都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例如一些废旧物品回收产业,该企业每个月都会回收上万台废旧电脑,再由员工将电脑拆解。但是目前我国的技术比较落后,这些废旧物品处理不当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例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大气污染等。该产业的兴起,使得产业所在地区的居民收入得到了提高,但却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挽回的影响。
  (三)现存环境保护制度缺乏对环境的有效制约
  经济的主体行为是会受到制约的,制度的规定与实施情况直接决定了制度的运行效果。如果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同时具备约束至约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便可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而激励机制也有助于经济主体行为的一致性,降低制度实行的阻碍。现在我国的保护已经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总对环境的治理也取得了有效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简单的行政命令式的规定已无法有效的治理环境问题,而且很多环保制度所带来的监管与实施成本已经给我国带来的很大的负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现行的环境保护制度有待创新与完善,所以在环境污染与生态污染中,环境保护制度的设计与不断地更新时当今的难题。
  二、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发展
  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生态是发展的条件,社会则是发展的目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但不发展经济就会处于贫困狀态,这个也不行。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中,该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存于协调性发展,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难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第一,环境第二的思想已经不适应如今社会的需要,要想加快经济的发展,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不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不可取的。我国的现阶段经济增产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种增产方式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难题,首先要转变经济观念。要充分的认识到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要制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政策,例如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另外要开展清洁生产,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中原材料的消耗,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不排或少排废弃物。
  (二)发展循环经济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是以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与能源开发出来,再生产加工与消费的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通过不断把资源变成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与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可以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绿色发展。
  (三)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
  可持续发展、高能效和开发利用清洁的基础在于科技的进步,所以在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引进的同时也要加大我国的科技研发力度。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达到能源的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开发和应用新的能源,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液化石油、煤气等,也应该重视清洁能源的利用,如风能、太阳能等。依据我国的实情,大力发展环保科技产品,在加强环保科技的投入时,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应提高环保科技水平,提出有效的可操作措施,也应该大力培养环保科技人才,促进环保产业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关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叫做环境保护法。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以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责任感。地方立法应将国家立法中污染者与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这本就是环境保护的一个原则。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市场主体具有趋利性,一些企业往往会为了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而不去治理环境污染。因此,加强地方环境立法,强化污染者的责任以刻不容缓。此外,由于各地方污染的实际情况不同,应该切合各地实情,以本地实施为依据,坚持国家立法的原则性与本地实际结合的灵活性,将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
  三、小结
  面对气候变暖、酸雨污染、土地沙漠化、水体污染等环境污染的现实,我们不能忽视经济对环境的危害,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科学发展观重新整理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只有加强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了解,明白环境与经济的共存性,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曲聪,对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01期.
  [2]张昆明,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02期.
  [3]范金,环境问题保护对策[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其他文献
为全面总结2011年度山东省科普工作,安排部署明年工作任务,全省科协科普工作会议于11月25~26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山东省科协巡视员许素海出席会议并讲话,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透明土试验技术实现了土体内部可视化,其变形测量的获取目前多通过与透明土相适应的透明土土体变形测量系统进行。该系统利用片状激光实现了对透明土的内部切片观察,通过获取激光散斑图像结合图像处理方法分析得到土体变形的情况。但是该系统在获取散斑图像时并没有考虑到激光在透明土试样内的散射特点及其对散斑图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通过对透明土中激光散射现象进行观测,归纳了透明土中激光散射的特点,并就激光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学生的体制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对运动技术、技能知识的接受能力、爱好等存在差异性。按照传统教学方法
【摘 要】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升华与执政目标的定位,其实现需要多方面的支撑。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提供力量源泉与方法指引,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群众路线;中国梦;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的论断,阐明了中国梦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中国梦思想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针和
【摘 要】利用思茅区有利的资源优势,运用良种良法等综合农艺措施,以较少的化肥、农药、劳力投入量,开发思茅区优质香软优质稻,获取环保、增效、优质的综合效益,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思茅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保;增效;优质  1.思茅区农情现状  思茅区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南部、澜沧江中下游,北纬22°27′~23°06′分,东经100°19′~101°27′之间,是普洱市委、
英语的实践性、交际性决定了英语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习英语不可能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设置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情景
11月28日,为期两天的主题为“新能源新机遇新发展”的2011中国(泰州)太阳能产业高层论坛在泰州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向论坛发来贺信。
【摘 要】地形地貌是影响植被、气候和土壤分异的重要因素,根据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显著特征,可以将全省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东部山地区、中部低山丘陵区和西部平原区。本文重点阐述中部低山丘陵区的落叶松与红松混交模式,旨在为低山丘陵区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混交造林模式  低山丘陵区是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低山有大黑山、吉林哈达岭等海拔多在600m以下,基岩为花岗岩和变质岩。在
【摘 要】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及全球气温上升,一个新名词——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可以极大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及实现制度的创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因此着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形成农业资源、技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实行低碳农业经济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和环境达到共赢。  【关键词】低碳农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业  人们日常生活最基本
11月18日,由山东省日照市科协主办,日照市水产研究所承办的山东·日照蓝色产业科技论坛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洋与渔业专家学术报告会在日照市举行。报告会由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