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2年4月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7例患者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23~65岁,平均48.9岁;脊髓型颈椎病5例,颈椎外伤合并C4.5半脱位1例,氟骨症致颈椎管狭窄1例.椎动脉损伤均为单侧,左侧4例,右侧3例.分析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原因、处理过程及预后.结果 颈椎前路手术4例,其中2例用环钻减压时偏离中线损伤椎动脉,1例切除稚间盘时刮匙过于偏外损伤椎动脉,1例颈椎外伤患者由于C4,5半脱位造成椎动脉迂曲,减压时冲击式咬骨钳损伤椎动脉.颈椎后路手术3例,其中2例为行C4侧块螺钉固定时钻头偏外损伤椎动脉;1例氟骨症致颈椎管狭窄者在切除寰椎后弓时咬骨钳损伤椎动脉,术中出现椎动脉损伤后,迅速填塞压迫止血并关闭伤口,但术后4周发生迟发性出血,采用椎动脉栓塞止血及颈后路血肿清除术治疗.7例患者均未发生脑梗塞,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过性头晕.结论 椎动脉损伤是颈椎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其损伤原因与手术失误、解剖变异等有关;采用直接压迫及椎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确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后椎间融合器移位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个脊柱中心行腰椎TLIF的512例患者资料,男255例,女257例;年龄37~77岁,平均54.7岁;腰椎Ⅰ度或Ⅱ度滑脱者253例,腰椎间盘突出者200例,腰椎管狭窄者59例.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对X线片发现融
8月15日,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太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党委书记卫洪平、局长王学军,山西省科协党组成
期刊
中白62号是以矬菜类型早熟材料自交系B60533和青麻叶类型材料自交系B60532为亲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成熟期60d(天)左右。株型紧凑,株高39cm,开展度57cm,外叶深绿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1年10月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至椎管的11例患者的完整资料,男7例,女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36~78岁,平均52.3岁.6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0.5~3个月,平均2.1个月椎间融合器发生后移(早期移位),5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14~36个月,平均24.8个月发生后移(晚期移位).分析11例患者融合器后移发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采用稀土改性SO2-4/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肉桂酸、正丁醇为原料,合成肉桂酸正丁酯,实验结果表明,当0.015 mol肉桂酸、0.045 mol正丁醇和1.5 g催化剂一起回流2.5 h,酯产率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10月19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后,山西立即组织召开全省视频会议,对落实全国会议精神、开展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了安排部署.当前,全省各地正在掀起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对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大鼠的受损脊髓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 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HBO促进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6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
目的 分析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及全脊椎截骨治疗脊柱严重畸形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73例脊柱畸形患者,其中发生至少一种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8~68岁,平均40.7岁.脊柱畸形包括侧凸10例,侧后凸9例,后凸11例.其中行经椎弓根全脊椎截骨22例,经椎弓根楔形截骨8例.对该30例患者发生的各种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