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及规则意识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q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育活动中只有按其活动特有的规则来约束和实施活动,才能使活动目标得以完全贯彻落实,如果缺少了规则,则会使目标不能落实,幼儿安全得不到保障。
  【关键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安全意识;规则意识
  在玩“狐狸捉小鸡”的游戏前教师要通过示范,告诉幼儿当狐狸来进攻时,鸡妈妈应该勇敢的迎上去,堵住狐狸,而不能害怕的带着小鸡宝宝四处逃窜,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有鸡宝宝掉队、会摔伤、会被狐狸吃掉。规则交待清楚了,幼儿在这个集体游戏中就减少了碰伤、撞伤现象,幼儿投入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了。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结合,促进幼儿建立各种健康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和可行的。
  在体育活动中借助体育器械锻炼幼儿的身体发挥的功效是巨大的。首先幼儿喜欢器械,那么投入活动的力气也就大,其次,器械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锻炼身体的协调性,但是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器械所用的器材,如木质、铁质的较多,它们质硬,如:翘翘板、铁圈,有的转动起来力量很大,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让其优点发挥起来并杜绝不足带来的危险呢?教师要告诉幼儿正确使用器械可能带来的危险。如:跳绳,当摇起来时会带动很大的力,抽在小朋友身上很疼,如果抽在脸上会出血、红肿,如果这样告诉幼儿必会让个别幼儿害怕不感玩了。不妨拿一张纸,让跳绳抽打在纸上,就会发现纸坏了,这时幼儿就会意识到我玩跳绳时要与小朋友有一段距离,防止互相抽打。
  教师还要及时检查器械消除隐患。器械经过幼儿不断的使用不论在坚硬的成度上和结构上都会有损坏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及时的定期检查器械,防止幼儿在玩时发生意外。如:秋千、蹦蹦床等。
  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器械进行改进、更新。在“巧过小溪”活动中,我们用木板做器械并且使用了一段时间,可有一天幼儿在玩时,一名幼儿离开了自己的跑道,偏向了另一名幼儿,突然一名幼儿挪起木板时碰到身边小朋友的脸上,顿时血流了下来。事情发生后,我反思了好久:“巧过小溪”游戏,幼儿很喜欢玩,可危险性又很大,怎么办?看着手里的木板,我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将木板换成了泡沫垫子,它即轻便又安全,幼儿使用起来方便多了,幼儿投入的兴趣高涨了起来,从这件事中更可以看出,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凡事多为幼儿安全着想,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1 注意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场地。
  剧烈活动避免在大型玩具人多地点开展。如:小金鱼游戏,要四散跑才不能被渔人捉住,這时避免与玩类似游戏活动的班级在一起玩儿。或者是给幼儿画出圈,不许跑出圈。如:进行平衡木练习,可以选择靠边操场缘的地方,防止其他幼儿的冲撞。
  2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照顾全局的能力。
  首先在体育活动中根据游戏分配人数,减少不利因素的产生。如:占圈游戏就是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人数越多,碰撞机会就越多,幼儿只想得到圈,那么他考虑别人的时候就少了。因此圈数一组不能超过五个。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时情绪或高涨或低沉,都是教师应该注意到的,如进行投掷方面的游戏、跑跳类的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对个别幼儿留心观察,或是给他降温进行冷处理,让幼儿休息一会儿,或者是让他当老师指导小朋友玩,这样即不伤害幼儿又让他从激动的情绪中安静下来,再投入活动,而胆小的幼儿虽然不能主动挑起事端,但往往他们是被害者,所以教师也不能放之不理,应该鼓励他们积极的参加活动。
  3 环境的创设要从幼儿的分组出发
  我在组织体育游戏《小脚丫,大鞋子》中,把幼儿分成了红黄两个组,场地的布置时用到了较多的器械,走过平衡木——跳过沙包——跨过跨栏——夺取小旗。幼儿在第一次的游戏中,总是会跑错路线。在后面的游戏中,我就合理的利用了器械,将红色的器械放在红队,将黄色的器械放在黄队,经过调整,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游戏规则。
  4 幼儿自护的方法
  可以采用讲解、谈话法,也可以用演示法来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教师即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包办代替,鼓励幼儿尝试自护。
  5 合理安排校园场地,确保学生安全。
  幼儿是我们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无论什么活动,幼儿的安全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幼儿制订了大课间活动安全措施,每班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场地。当日值日教师到场地进行监督,每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必须在活动时间到本班活动场地,加强安全防范管理,并负责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组织安排本班幼儿站队和活动。活动前先强调安全第一,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幼儿分组,带班老师们负责监督,要求每个幼儿都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班主任在活动中还要时刻加强教育,引导幼儿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如遇到阴雨天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由正负班主任自行在教室进行室内体育项目活动,如棋类游戏等。最后要提的是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以何种方式在何时结束,对一节好的体育游戏活动来说也是必要的组成要素,值得教师认真考虑,一般来说,在全班幼儿情绪较为高涨,还未感到很累的时候结束游戏最为合适,此时结束游戏,能让幼儿回味游戏的过程,期待下次游戏的来临。此外,游戏结束时,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参与器材的收拾与整理,以让幼儿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总之,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始终扮演着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应能适时 、适当地提供帮助与指导,能有效地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不断寻求新的游戏方法,在提高幼儿基本运动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使幼儿喜欢运动,乐于参加运动。
  总之,做好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保护与锻炼同步,才能为幼儿形成健全体魄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庄弼.幼儿园体育活动大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1).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四幼儿园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时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生活化及游戏化教学的方式,顺应了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在幼儿教育中采用生活化及游戏化教学的具体价值以及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教学;游戏化教学  幼儿时期是人格以及性格智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后期的性格发展以及智力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人的发展阶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