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xxhj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听,让学生看,更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和理解数学概念,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也是数学教学中最有效的途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就此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心理倾向, 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带强烈的情 绪色彩的因素, 是学习动机中一个重要的心理成份。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 对小学生来说, 尤其如此。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各种直观的 动手操作, 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三角形分类时,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三角形, 看谁先 画出下列三角形: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③有两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④有两个角是钝 角的三角形;⑤有一个角是直角,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由 于让学生随意, 且看谁先画好, 儿童的好胜心、积极性出来了, 大家都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在很快画好①、②后,③、④、⑤无论他们怎样努力, 如何千方百计都无法完成。“失败”告诉了他们, 大家得出结论:一个三角形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至少有两个锐角。接着三角形按角分类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也在动手操作中, 体会到主动获得知识乐趣。
  二、动手操作, 能使教学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
  在小学数学中, 有许多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使学生套用公式进行计算上,将这部分内容简单地处理为计算问题。至于这些公式是如何得到的, 教师也只是按教材照本宣科地讲解一下, 只求学生听懂、理解则可。这种传统教学的“注重结论, 轻视过程” 的弊端, 忽略了人类认识的过程。实际上, 学生的学习过程同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在这些几何公式的探索过程中,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具备探索新 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小学数学中大多几何公式完全可以由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来。以三角形面积为例, 要使学生记住三角形面积公式容易,按课本上演示一遍 公式的得到过程也不难。但这不是理想的教学模式。在教三角形面积时, 教材是先观察方格纸上画的三角形( 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 ,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这种方法既不方便,也不精确,更不科学。那么, 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学生最先想到是量出三边的长,求出三角形面积, 我告 诉学生已知三边长能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但仅用你们现在的知识还办不到。然后启发学生, 仿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方法, 能否把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而得出三角形 面积公式呢? 接着, 要求同桌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 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拼拼看,能拼成那些图形, 结果学 生拼成的图形有三种。①平行四边形(长方形);②三角形;③不同形状的四边形 在这三种图形中,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已知的, 三角 形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再让学生用两个 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进行实验, 结果都得出了 同样的结论。最后, 学生从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高、面积 的关系中, 归纳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活动中,操作与思维是一对链 环。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通过思维使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得到内化。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向以逻 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教学实际证明,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 能力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 述紧密结合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由 动作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如教学“9加几”时,需要教会学生用 “凑十法”来计算。假如教师单纯解释这 些枯燥而抽象的教学规则,学生是很难 理解的。而利用直观演示,一个有 10 个 格子的盒子,里面放 9 个皮球,提出:“如 果再加 2 个,一共是多少个?”的问题, 让学生想该怎么放。看到盒子里只能再 放一个,才正好 10 个,加上盒外一个是 11个,这时抓住盒外两个皮球,拿一个球 放入盒里恰好凑成十,同时要求学生随 着球的移动,叙述“凑十法”的过程。 再如教学“9+3”,让学生摆小五角星 表示怎样用“凑十法”计算,引导学生边 摆边思考,启发学生用语言叙述思维方 法,“9+3”等于几。 9个小五角星,要想凑成10个,还差 几个?(差 1 个)怎么办?把另外 3 个小 五角星分成 1 和 2,于是得出:9+1=10, 10+2=12。这样,老师引导学生在操作中 探索,初步建立了“拆数”、“凑十”表象, 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 维能力。
  四、动手操作要做到适度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其独到的、其他学习方 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动手操作,整节 课都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度过;不需要学生亲身体验的内容,学生当 时就能理解的内容,就不必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验,否则就是 摆设,学生会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且浪费教学时间;对于某些教学 内容,如教学时用语言一下难以讲述清楚、学生不亲身体验就难以 真正理解的教学内容,则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操作,但不要直接 告诉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最后结果,指令性不要太强,只要在操作目 标、思维方向上做引导,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度、较大的思维空 间,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强,思维会更活跃,兴趣会更高,更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凸显和创造性的培养。
  总之,动手操作是一种发展学生思 维的重要活动,是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索、 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变静为动” 让学生摆弄学具,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 跃,思维能力更快提高。因此,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应有目的地、恰当地、科学地安 排学生动手操作,养成学生动手操作的 习惯,学会操作技能,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影视教学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影响及其运用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 影视教学 英语听说 语言交际  引言  由于语言文化差异,长期以来,传统的听说教学都是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按题作答,这样的教学使得课堂沉闷、单调、乏味,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影视教学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影响进行了具体
期刊
摘 要:地理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体,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地理教学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本文阐述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策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非常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有帮助。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地理课堂教学的作用愈发突出,同时,学校和教师积极对教学进
期刊
“自主学习法”课堂教学模式核心是“导、交、点、用、评”五环节,导学的关键在导,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交流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点拨的关键是点
为纪念江泽民“7.1”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为学习好江泽民“5.31”重要讲话,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和青岛市委讲师团于6月25
摘 要: 作者以探讨分层教学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为目的,通过自己教授的两节同课异构的分层语法课,讲述了授课教师在备课、授课、反馈等多个环节的思考,并对分层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分层教学 语法课 课堂设计 教学效果  分层次教学是我校各教研组近年来正在尝试的教学模式,数学和英语教研组更是承担了分层次跑班教学的试点工作。  初一年级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学生入学时基础差异较大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充满期待的季节。今天,我们带着共和国62周年华诞的喜气,乘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的东风,相聚合肥,交流老年教育宣传工作的经验,表彰先进,
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要重视实验教学这一环节。教学中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成物理高效课堂。 Experimental t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