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亚龙,不倒翁?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jie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足协“很不称职”的谢亚龙,春节前夕竟出人意料地华丽转身,这“高升一步”的背后有何“玄机”?
  
  从中国足球管理中心主任到中体产业董事长,从20多万元年薪到150万元年薪,曾被球迷、媒体骂得“狗血淋头”的谢亚龙,在2009年春节前夕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很多人不能理解,在中国足协“很不称职”的谢亚龙为什么成了“不倒翁”,离开足协后竟然还能“高升一步”,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轮岗,“龙王”重生
  
  牛年春节前,中国体育进入了新的奥运周期,随之而来的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相当一部分干部开始轮岗。谢亚龙、信兰成、邓亚萍、张吉龙、李玲蔚……一批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和“轮岗”联系了起来。早在13年前,国家人事部就颁布了《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将轮岗对象重点定为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体育部门自然不例外。
  诚然,体育部门的工作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他不说,单从“名气”上讲,其他部委的厅局级领导,很难想象会有谢亚龙、李元伟等人这样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但这显然不是排斥轮岗制的理由。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理应能够适应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工作要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51块金牌中,相关项目管理中心的主管领导很多就属于雅典奥运会之后轮岗的。
  谢亚龙在山区挂职锻炼时干得风风火火,口碑甚佳;在田管中心时同样是兢兢业业,热情高涨;来到中国足协尽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但要把一切责任都推在他的身上显然也难以服众。所以说,干部轮岗,是对个人负责,也是人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不少有识之士指出,如今的轮岗制毕竟只限于体育系统内部,在体育市场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体育决策层理应进一步吸引外来管理精英,他们不必曾是优秀运动员,也不必有体育界供职的履历,但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和良好的从业经历。英足总当年的CEO克罗泽,本人大概连末流球员都算不上,但是他一手打造了让英超联赛富甲天下的运作模式,离职后又成了英国皇家邮政局长,照样成功。中国体育的市场化要想有大的突破,没有足够的新鲜血液,光靠轮岗只怕还不行。
  不过,对于在足协“一败涂地”的谢亚龙来说,轮岗制给了他一个咸鱼翻身、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1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的领导前往中国足协,正式宣布南勇接替谢亚龙担任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谈到正式卸任的谢亚龙,中国足协一位中层领导坦言:“谢亚龙为人低调,从心眼儿里也想尽一切努力把足球搞好,但在很多事情上,他无能为力。”听起来,这像是发自肺腑的同情话,可仔细品味一番,这实际上是对谢亚龙能力的肯定。据知情人透露:“谢亚龙这次离开足协,入主中体产业,说明总局领导还是对他充满信心,同时也是对他这些年在足协工作‘苦劳’的一个回报。”
  在春节前,谢亚龙接受了媒体的简短采访。对于记者“离开中国足球有什么话要说”的追问,谢亚龙很平静:“其实也没有想好怎么说,作为一个在中国足协工作了近4年的领导,没能够率领男足在奥运会上取得理想成绩确实很遗憾,现在只希望新一任领导能吸取经验教训,把中国足球各项工作做好,真正满足广大群众的愿望。”
  其实,谢亚龙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历届足协掌门人在这个舞台上启幕谢幕、轮岗走人时,作为当事人,他们也毫不例外地用总结的方式,坦城地回顾自己那一段历程,并且都用书籍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年维泗表白得感性真诚——《欣慰与悲怆》;王俊生坦率朴实——《我知道的中国足球》;口才很棒、极具煽情能力的阎世铎写的那本书名叫《忠诚无悔》。谢亚龙,是否也会用一本书来总结过去的几年呢?他的书又会是什么书名、用怎样的态度回顾?也许,在当前中国足球一败涂地、足协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谢亚龙只能把更多话留在了心里,而且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把新岗位工作做好,只有如此他才能对得起总局相关领导精心为他安排的这次轮岗。
  
  未来,大有“钱途”
  
  从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岗位上转战中体公司出任董事长,谢亚龙大有“钱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在2009农历牛年里,中国体坛第一件“最牛”的人事变动。
  
  今年54岁的谢亚龙早已超过了“50大限”,此次代替前任王俊生被任命为年薪超百万的董事长,大大超出了人们事前的预料,尽管他出任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期间,中国足球没有任何抢眼的表现,甚至在家门口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拙劣”,一度遭到足球圈内外的“强烈弹劾”,也因此,前一阵总局让他去国家行政学院学习还被认为是“合理调离”足协的理由。
  据了解,谢亚龙到中体公司任职后,他在经济收益方面将增长数倍。中体公司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谢亚龙的待遇将与前任董事长王俊生等同。那么,我们先看一下谢亚龙的“前辈”王俊生。曾担任足管中心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王俊生,脱离足球之后,被组织上安排进入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任法人代表、董事长。据媒体报道,没有了从事足球工作时的巨大压力和风险,王俊生的日子过得惬意,仅从个人待遇角度而言,王董事长的年薪明码公示为155.72万元。对于以往年收入仅十余万的足协高层职位,这个数字算是天价。除此之外,王俊生每年还可以获得大概3万元的津贴,享受交通、住宿费用全部报销的待遇。
  据了解,接替王俊生的谢亚龙,其办公室已被安排在四楼,他上任后将统筹中体公司的工作,其中将涉及全民健身市场开发和竞赛管理等方面。据中体公司的内部人士透露:“春节过后上班,先要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们将对谢亚龙出任董事长一事进行程序性表决。”
  事实上,谢亚龙一直被总局看好,也是总局多年精心培养的干部。他曾被国家机关工委委派到陕西安康挂职锻炼。谢亚龙到足协任职一直不太情愿,但最后还是服从了组织安排,他曾经要求“只干一届”,看来总局领导始终“牢记”着对他的这个承诺。不过,按常理,以谢亚龙的这个年龄只能安排他到某个管理中心当书记,没想到他“温和的性格和憨厚的为人”(总局内部人评语)使他再一次受益,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没想到能去总局人人羡慕的中体产业当董事长——能捞到如此肥差“养老”,可不是人人都能修来的“好签”,他的未来更是“钱”途无量。由此可见,“龙王”能够成为“不倒翁”有着别人所不具备的个人优势。
  据了解,谢亚龙在足协任职期间就已经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2005年年初刚到足协任职的时候,谢亚龙驾驶的汽车是他夫人的POLO。那时候,由于在外挂职以及频繁的工作调动,谢亚龙的收入比足协的收入低。寻找到那辆蓝色的POLO车,曾一度成为记者追逐谢亚龙的捷径。那时候,由于足协低价分车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搞得足协官员不敢大摇大摆将私家车开到足协,不明就里的谢亚龙开着POLO车公开亮相,必然遭遇媒体的追逐,后来谢亚龙不得不说“这车是我老婆买的”,并有了“POLO谢”的外号。
  到足协之后,随着收入的增加,谢亚龙从行头到座驾,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两大体育品牌赠送的服装,足以让谢亚龙和足协的官员受益终生;东亚联盟轮值主席带来的收益让谢亚龙从POLO车换成了CRV。现在,足协的官员都称谢亚龙为“谢CRV”。
  由于世界两大体育品牌与中国足协以及国字号球队有着密切的关系,谢亚龙在服装方面的变化也很大。从2005年开始,他就从原来的国产品牌换成了运动系列的全名牌。赞助公司是无微不至的,从夏装、秋装到冬装一应俱全,皮衣、西装等全都赞助。
  不过,无论是名牌服装还是CRV车,都是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的。这些名牌服装和汽车,改变了谢亚龙的生活质量,有了更好的生存状态,都无可厚非。也许,通过这次调整,谢亚龙的CRV又将向宝马迈进一步。
  
  公司,想象无限
  
  南勇和谢亚龙这一新一老的足协掌门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得到自己高升一步的好消息。然而,他们的境遇却各不相同,南勇刚一高升,就随着国足在叙利亚的完败,遭遇一闷棍。谢亚龙则不然,他将入主中体产业的消息刚一公布,第二天公司股票就大涨并一度冲击4.5%,可谓给足了谢亚龙的面子。这似乎也预示着,谢亚龙在脱离了中国足协的苦海之后,也将和他的前任王俊生一样,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同时对中体产业公司来说,因谢亚龙的到来,则必将在后市出现极大的“想象空间”。
  中体产业公司是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于1997年9月23日(体改生字(1997)153号文)批准,由基金中心、彩票中心、装备中心、基金会和沈房公司联合发起,通过募集社会公众股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8年3月27日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158。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中体产业还是唯一的一家以体育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在体育产业方面,公司承办各类体育比赛,开发、经营体育健身项目,并参与建设体育主题社区,而且公司是北京申奥的策划主体之一。在房地产方面,公司在广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开发奥林匹克花园项目,成为公司收益的主要来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公司净利润在2007年末和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根据2008年10月的数据,中体产业集团总资产达到30亿,主营业务收入接近两个亿。
  春节前,当中国足协前“掌门人”谢亚龙即将调往中体产业出任董事长的消息传出后,上市公司中体产业于1月14日逆势大涨,在大盘疲弱的状况下,涨幅一度达到4.5%,收盘价达5.52元,涨幅为3.76%,远远跑赢大盘。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中体产业当日大涨和谢亚龙没有直接关系,但其上任后可能带来的“潜在资源”已被各界人士看好,该股票在2009年里将拥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据国家体育总局官员介绍,在此次中体产业董事长的竞争中,谢亚龙的直接竞争对手是他的前任、体育总局训练局局长阎世铎和排管中心主任徐利,最终“龙王”还是依靠自己的“万言建言书”打动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谢亚龙在中国足协期间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从市场分析的角度看,谢亚龙毕竟带着总局背景,有很多“潜在的资源”,即便不能令中体产业直接受益,但也会促进中体产业相关业务的开展,这也是导致中体产业在谢亚龙高升之际大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虽然牛年未必很“牛”,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依然有望保持在7%以上的较高水平,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依然很大,我们可以谨慎而理性,充分估计到风险与不确定性,但绝不能丧失信心和希望。    每逢岁末年初,少不了要对过去进行一番盘点和回顾,同时也对新的一年做一番预测或展望。我们已经告别鼠年,迎来牛年,回看2008,更觉得不同寻常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它恰好是诸多变革和重大事件发生若干周年的纪念之年,也不在于这一年里
希腊危机经过X轮谈判,迄今为止虽然从纸面上已经找到解决方案,然而实际上仍然未走出死胡同。国内国际众说纷纭。我实在不得不说几句“政治不正确”之言。  首先是危机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专家们告诉希腊民众,是因为他们“过度福利”,以至于把钱花“超”了,所以现在每个希腊人都要为国家债务付出代价云云。这场危机明明是由高盛投行与当时的希腊政府为了加入欧盟而联手在国家预算账面上做假而引发的,怎么一转眼希腊人民成了
2009年核心城市一手、二手房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大城市,由于城市建设历史比较悠久,规划相对较为超前,通常政府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规划的时候,都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建筑质量也较好;再者,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率相对较低,新增人口往往不会突然暴涨,因此房地产发展相对较为稳定。城市中心区域可供开发的地块也相对较少,不会像国内许多城市那样,盖了拆拆了盖,所以房地产市场中,二手房的
地方政府必须有所作为,不但不能“托市”,还必须对过度的房产投机给予精确打击。    近期一些地方官员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与高房价诀别的态度。  广州市长张广宁说,政府有能力平抑房价;深圳市长许宗衡说,房地产要遵循它自身规律来发展,深圳不救市;北京市长郭金龙说,房价涨得太离奇,老百姓不喜欢,我不能托市;在春节前上海市人代会分组(徐汇区)审议时,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房价不能高,不能再涨了”,这和他
法国名记者艾利克·齐姆尔不久前在电视专题節目“一周时事评论”中有一句“惊人”之语:法国“极右翼”的国民阵线其实“是一个左翼政党”。无独有偶,该政党主席玛丽娜·勒庞也一度公然宣布,如果哪个记者再用“极右翼政党”来形容国民阵线的话,她就要起诉之。因为“极右翼”在法国政治色谱中是唯一一个被列入绝对贬义的归类。  目前勒庞家族只有23岁的大学生玛丽翁-玛蕾莎尔·勒庞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这就形成法国政治格局
在中国目前的城市新建过程中,许多高楼大厦建起来了、很多道路都修得很宽,而那些古老的小巷、小胡同的特色正慢慢湮灭于无形,所以我们将一些古老理念重新用于我们的金东设计之中。    39岁的建筑设计师阿斯坎·梅根塔勒(Ascan Mergenthaler),在2004年成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古龙的文风大开大阖,用刀来表现自己的血和暴力正合适,而梁羽生则是一谦谦君子,喜欢在自己的小说里添加上一些诗词表现其舞文弄墨的文人本性。    一代武侠宗师梁羽生先生没有等到牛年春节的到来。  1月22日,他的子女陪伴在他的身旁,从2006年起深受中风之苦的梁羽生(原名陈文统)面目安详地离开了他所深爱的人间与江湖,享年85岁。  1月29日,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联合发出唁电,高度评价梁羽生的武
世界上的诗歌、小说和其他各种体裁的文字已经数不胜数,但新的表达仍然被厄普代克这样的小说家发明出来,证明人的可能性远远没有穷尽。    媒体出身的小说家里,至少有三个人成了大器。海明威和马尔克斯都拿了诺贝尔奖,厄普代克如果不是患有皮肤病,有可能在《纽约客》杂志里做一辈子编辑,很多人认为他也应该拿诺贝尔奖。一个作家的成就并不需要靠诺贝尔奖来衡量,但如果听说厄普代克拿到这个奖,我也不会吃惊。实际上,关于
是否可以像这些节目一样轻松些,更多一点派对的味道,更少一点观念的教化,真的让春晚就是一场联欢?    刚刚过去的一年,注定是难以言说的一年:从年初的暴雪开始,经历圣火传递的受阻、汶川大地震的惨剧,一系列密布的“天灾”以及撕裂着社会共识的“人祸”,冲淡了“奥运年”想象中的喜气祥和。尤其是年底全球仍在扩展的“经济危机”,为新的一年笼罩上阴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主旋律”、“娱乐”为双核的春晚,面临着
当8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并掌握话语权的时候,为他们代言的新艺术是否也该出现了呢?    北京城内藏龙卧虎。往日熙熙攘攘的鼓楼一带,如今由于道路拓宽而显得整洁冷清了许多。然而,就在这片一亩三分皇城根土地上,有一处小小的“广茗阁”却是人来人往,着实热闹非凡。尽管北京的冬夜寒冷而漫长,但“广茗阁”的灯光却始终亮着,热闹、喧哗、五方杂处,透着浓浓的世态人情。千万不要以为这样一个所在仅仅是一处普通的茶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