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31例FD患者,停止应用影响胃酸分泌及胃动力的药物1周后,给予症状评分,并进行胃排空检测和餐前、餐后胃电图的检测;口服多潘立酮2周后,再次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胃排空和餐前、餐后胃电图检测.结果 FD患者口服多潘立酮2周后,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症状积分48.20±21.71,治疗后症状积分19.00±11.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D 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率检测比较:2、5 h胃总排空率均明显增加(17%与57%,56%与96%,均P<0.01);F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胃电参数指标进行比较:①主频:实验组治疗前餐前主频值(2.57±0.60)cpm,餐后主频值(2.70±0.53)cpm;治疗后餐前主频值(3.00±0.26)cpm,餐后主频值(3.01±0.27)cpm;FD患者口服多潘立酮两周后主频与治疗前比较,餐前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之间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主功率:实验组治疗前餐前主功率值(55.36±8.46)μV,餐后(72.30±10.35)μV;实验组治疗后餐前主功率值(75.06±13.13)μV,餐后(112.27±17.27)μV,主功率显著增加(P<0.05);③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显著增多(54.8%→93.4%)(P<0.01);胃动过缓百分比显著减少(19.4%→3.2%)(P<0.01);胃动过速百分比显著减少(25.8%→3.2%)(P<0.01).结论 多潘立酮可显著改善FD患者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主要症状,增强胃电活动及胃排空,增加胃电可见图的主频及主功率,使紊乱的胃电节律趋于正常。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来,很多中学生不堪面对学习压力大,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提出首先通过采集大数据信息,再经过数据处理程序剔除冗余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的一种通过大数据预防心理问题的方式,从而预防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治疗的目的。  关键字:大数据;心理问题;分析模式  一、研究现状及意义  在2016年3月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
期刊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76例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A组),24例为左回旋支冠状动脉(LCX)闭塞(B组). 结果 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STⅡ及ST段压低STAVL>ST I A组显著高于B组(均P<0.05);ST段抬高STⅢ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E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本资料主要讨论的是只包括前两者的ACS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引起ACS的根本原因,而斑块破裂是引起ACS的直接原因.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预防AC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时破裂的相关因素,探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生囊肿破裂42例(破裂组).未破裂68例(未破裂组).两组比较,患者年龄、孕产次、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改变及腹痛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叉(均P0.05).破裂组手术时间(108.72±3.10)min,未破裂组(99.02±4.02)min
摘要:近年来,小学生的近视率连年上涨,笔者作为小学生,通过观察、调研,发现许多同学近视的原因都是坐姿不端正、午休姿势不舒适,眼睛无法得到休息。作者从汽车的可调节座椅上获得灵感,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课桌用可折叠式坐姿调节装置,也就是配合课桌使用的可调节高度和靠背角度的座椅,并申请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以帮助生长迅速的小学生保持正确、舒适的坐姿,能利用座椅靠背的调节功能,将靠背放平,帮助学生更好的午休,
目的 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支架置入术(PCI)凝血指标变化的规律,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支架置入术患者34例,分别于介入前及术后1、4、24、48 h留取血样,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抗凝血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不同时间段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CI术后TAT持续增高,蛋白C、抗凝血酶持续下降,vWF、
目的 研究膝骨关节炎(OA)的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两项指标水平的关系,以探讨二者在OA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用于临床上判断OA早期病理变化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正常人及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TNF-α与IL-6的水平.结果 膝OA患者组血清中TNF-α(25.96±22.80比4.31±1.28,P<0.01)和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技术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0例外科脓毒症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HVHF,置换量3000~4000 ml/h,均以前稀释方式输入,血流量250~300 ml/min,每天连续进行10~12 h.于HVHF治疗后24、48、72 h各时间点分别行APACHEⅡ评分,并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
摘要:词汇是英语语言学习的根基,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中学生记忆单词缺少有效方法,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单词,学生背得快也忘得快,长久下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有所消减。词汇联想记忆旨在帮助学习者搭建新旧词汇间的桥梁,利用单词的发音或词形进行有意义的关联。本文将词汇联想法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探究词汇联想法是否对学生词汇学习有效。  关键字:词汇联想法;初中英
期刊
目的 探讨与老年脑梗死发病相关的因素.方法 对2007年9~12月在我科佩戴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的205例>65岁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WHO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脑梗死组(58例)和非脑梗死组(147例),进一步分析各因素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①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0.05,β=0.01为准入标准)得出:腔梗、血尿酸水平对脑梗死发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