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仪的除尘器破袋检漏及定位技术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水泥生产行业中袋式除尘器破袋检漏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的检漏定位方法。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布袋破损后粉尘气流对光纤产生的微振动信号,以此判断布袋是否破损,并通过时域差分法来定位破袋。搭建了一套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仪(φ-OTDR),通过室内模拟得出该系统最大信噪比为10 dB,实际空间分辨率为23.7 m,同时验证了该系统能响应低频粉尘气流扰动信号。在现场平台实验基础上,结合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现场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平均破袋识别准确率可达97.8%。结合φ-OTDR分布式系统与SVM算法可有效解决袋式除尘器破袋检漏定位问题。
其他文献
首次报道了钠分子一系列里德堡能级的无多普勒加宽光光三共振(DF-OOTR)激发荧光光谱,测量了其谱线宽度和其谱线位置随温度、外加气体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钠分子里德堡能级(n=5~8)的自然宽度(含均匀加宽)在60~130 MHz之间,其大小主要与主量子数n有关。随钠原子浓度增大(温度升高),或外加Ar气压力增大时,钢分子各个里德堡能级谱线均出现红移,数量在100 MHz/τ之内,但位移速率大小不一。
通过改变种子光栅中相邻子光栅的折射率调制量, 提出一种新型交错型采样光纤 Bragg 光栅(ISFBG)设计, 并利用传输矩阵法分析 ISFBG 的反射谱特性。结果表明:对种子光栅中相邻子光栅的折射率设计不同的调制量, ISFBG 的反射谱信道数增加, 主反射峰的反射率主要由折射率调制量大的子光栅决定, 并且其反射率的大小随着折射率调制量差值的增大下降, 次反射峰均匀地分布于每两个主反射峰之间, 其反射率的大小随着折射率调制量差值的增大而增大。同时, 在设计中采用多相移技术可以进一步压缩 ISFG 信道间
期刊
癌症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界最大的难题之一。因为放疗和化疗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通过静脉注射光热剂使其在肿瘤组织中积累,进而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足够的热量来消融实体肿瘤的光热治疗法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该方法由于具有照射光易聚焦和调整的特性而使得局部治疗过程能够以非侵入、直接和精准的方式进行。这篇综述首先归纳了近年来基于光热转换纳米材料的光热剂在消融实体肿瘤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然后总结了提高光热治疗效果的不同策略,最后讨论了基于光热转换纳米材料的肿瘤光热治疗在临床应用方面面临的局限性和挑战。
期刊
期刊
在有机染料PIC-I中引入其衍生物azaPIC-I形成能量势垒,改变在混合分子聚集体中PIC-I的J-聚集体的实体长度。用双调制外差检测的累积光子回波技术研究了相干弗兰克尔(Frenkel)激子失相过程。观测到激子失相时间T2随azaPIC-I克分子数的增大从60 ps变为224 ps。这与在含能量陷阱的分子聚集体中激子失相时间T2随陷阱的增加而变短的现象刚好相反。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了在混合分子聚集体中激子相干长度。
本文从“无机畸变多面体与不对称共轭有机分子相结合”的基本设想出发,首次报道了对金属有机络合物型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初步探索结果;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材料——二氯二硫脲合镉(BTCC)晶体的生长及其线性与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有机络合物是一类潜在的、有发展前途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期刊
以二甘醇为溶剂合成Gd2O3: Tb3 纳米颗粒, 并在其表面包覆聚硅氧烷层, 得到核壳结构纳米颗粒Gd2O3∶Tb3 /SiOx。为了研究Tb3 离子掺杂浓度对纳米颗粒发光性能的影响, 采用几种不同Tb3 掺杂浓度进行纳米颗粒的合成, 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包裹聚硅氧烷层后的Gd2O3∶Tb3 纳米颗粒分散较好, 聚硅氧烷层不会减弱Gd2O3∶Tb3 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能。Tb3 掺杂浓度对核壳结构纳米颗粒Gd2O3∶Tb3 /SiOx的发光存在浓度猝灭现象, 猝灭摩尔分数为5%。这种具有
临床上常规的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时存在误诊和漏诊。研究了利用多种采集频率的长焦区聚焦换能器进行光声成像的方法。在模拟样品里埋入不同尺寸的血块模拟病变组织,采用不同中心频率的换能器对模拟样品进行光声成像,然后将血液注入正常人体甲状腺内部形成两处瘀血区,模拟病变甲状腺组织,经二维扫描重构出模拟病变甲状腺组织的三维光声图像。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的超声换能器对不同尺寸病灶体的探测灵敏度存在较大差异,5 MHz的宽带换能器对几百微米直至毫米量级大小的病灶体均具有良好的灵敏度。获得了甲状腺及其内部两处瘀血区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