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别的手中掌握专利技术的人相比,汪洋不知道要幸运多少倍。他用厚厚的一本商业计划书,换来了清华诚志股份1050万元的投资。但他觉得,自己的幸运,是因为走过了比别人更多路,也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把握自己的命运
1999年,37岁的汪洋放弃了美国埃索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的高级职位,走向了自我创业之路。在2000年6月开幕的“中关村创业2000”商业计划大赛上,一份名为“高质量车用油品添加剂”的商业计划书,使他从70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清华诚志股份1050万元的投资,这也是此次比赛中参赛者获得的最高投资额。
很多人觉得我比别人幸运,其实任何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得下苦功夫,我也一样。
我出生在河南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1978年,我从那个山沟沟里走出来,考上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上大学的时候,我很用功,成绩列全专业第一。1982年,又以优异的成绩换校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攻读化工系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我没有像其他同学进入各大高校或研究机构,而是到安徽省一个县城的化工厂当了副厂长,我想这也算硕士到县城工作的头一个吧。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干点事业。在厂里我从技术、产品开发、生产质量控制,再到售前售后服务都管了,还兼任省天长化工研究所的所长,这样一干就是6年。
在县城里干了这么长时间,我觉得不能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应该到外面去看看,学点新的东西,就考虑出国深造。按说30岁的人了,婚也结了,孩子也有了,工作上也很受领导的赏识,而且出国还要考托福、GRE,压力是蛮大的。但我还是考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了博士学位。这又是我命运的一次大转变。
博士毕业后,我先后在美国加得士(Caltex)石油、76润滑油和埃索石油等几家跨国公司工作,担任过高级工程师、技术及销售经理、总经理和北方地区经理等职务。
1998年,美国埃索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派我担任北京办事处的市场经理,负责全国白油、13个省市工业润滑油、华北3省1市车用和工业润滑油的市场和销售工作。当时薪水非常高,待遇优厚而且有保障,出差都是住在四、五星级酒店,工作非常舒适。
1999年,我注意到北京开始治理环境污染,特别针对汽车尾气出台了相关法规,进行专项治理,要求上路车辆尾气必须达标。当时提出的方案叫做“电控补气加尾气净化装置”,需要对汽车进行改造,并下文强制执行。
这个法规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实治理尾气不能单纯从汽车下手,还要注意汽车用油的清洁问题。我记得当时《中国汽车报》曾连续3期,用3大块版面刊登专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专家们大多也是否定的态度。认为采用这种措施尾气问题并没有解决,还会造成马力下降,油耗上升,说明这个方案并不可行。
这些报道让我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我在几个美国石油公司工作的时候,已掌握了各种添加剂包括燃油清洁剂的配方研制技术。清洗型的燃油添加剂,对我国消费者来讲,既是新产品、又是积炭清除新方法,它比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积炭清除方法更加便捷,更加经济,效果也更好。如果把我的配方针对中国特点进行改造,推向市场,不但正好抓住了时机,而且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于是,我在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丰台园注册了“北京灵尔威油品技术有限公司”,对手里的配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并成功研制出了适合中国使用的高质量车用油品添加剂。
我下定了决心要做这个项目,于是向埃索提出了辞职。离开埃索的时候,我可以说是毫不犹豫的,我觉得人生需要搏一搏。人的志向和想法不同,有的人求稳,觉得稳定的工作就很满足了,也无可厚非,但我还是希望“搏”一下。当时既然有这样一个商机,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热情邀请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能给国家做点贡献,也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如果没有这种“搏”的精神,我想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寻找投资方
离开埃索的时候,那个技术配方已经在我的大脑里了。就跟厨师炒菜一样,只要厨师手艺好,想做什么口味的菜都可以。我心里对配方怎么使用特别清楚。有什么样的问题,就知道用什么样的东西,只是没有资金做出成形的产品而已。
2000年,为了尽快找到投资,我对很多家投资机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决定找清华。其实国内有钱的单位和个人很多,但清华是个知名的大学,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品牌优势,再加上资金雄厚,有很强的实力,这对于我今后的产品推广都很有益处。
于是我直接找到清华企业集团的领导人,把当时的市场需求和我的产品特点讲了一下,问他们想不想投资。开始他们说现在还没有资金,后来又说目前找他们的人很多,你最好回去写个东西出来,写得可行一点。我明白清华是有钱的,只是需要时间来考察我的项目。
回去以后,我就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写了一份计划书。当时我想这个产品要么不做,做就做成行业领导者,做出国内最好的、最高质量的东西,让消费者信服,所以这份计划书我写得特别用心,也特别辛苦。我记得写完封稿的时候,最后一个晚上,我觉得真得累了,扭头朝窗外一看,原来天都亮了,太阳已经升起来,我都没有发现,做得太入迷了。就这样连着几个月,确实很累很累。
通过这份计划书,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本身是技术背景的,但写计划书是有格式的,技术要讲,市场要谈,销售要谈,赢利也要谈。我本身不懂财务,需要去查大量的资料,还要去学财务知识。市场怎么考虑,财务问题怎么考虑,产品定价多少才合适,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公司机构怎么设置,发展计划是什么等等,都要在计划书中写得清清楚楚。而且写这个东西不只为了写而写,更多的是要投资方看重你,所以我一写就是86页。
当时中关村正好策划了一个“创业2000”商业计划大赛,我在报纸上看到广告以后,也报名参加了,主要还是担心清华不投我的项目。谁知道清华诚志股份7月份上市,8月份马上就投了我们,所以我中间就退出了这个大赛。
给我投资的诚志股份,是清华大学继同方和紫光之后,第3家清华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8月份我拿到了投资以后,很快就注册成立了北京诚志恒威油品新技术有限公司,清华诚志的投资加上我的一部分资金和无形资产,注册资本总共1400万元。
我们是诚志股份上市后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他们的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用产品说话
为什么清华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而且一投就是1千多万?当时他们可选择的项目很多,北京有好技术的人也数不胜数,但我们拿的投资却是最多也是最快的。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我比较幸运。其实我想,主要还是我的产品和我所掌握的技术打动了投资方,产品好,我就直接用产品来说话,结果我就成功了。
我的产品简单的说就是汽车用和工业用的燃油添加剂,它的作用主要是清除积炭、节省燃油、降低排放、增加马力。
我在化工方面搞了十几年研究,早就发现国内的油和外国的油相比,烯烃含量比较高。2000年,我国的烯烃含量的平均指标是43%,而发达国家大多是10%甚至4%以下,我们与先进国家相差近10倍。
烯烃是容易产生积炭的物质,烯烃含量越高就越容易生成积炭。现在都是电喷车,喷油嘴很小,有了积炭就特别容易堵塞,从而会带来油耗上升,马力下降,尾气排放明显升高等问题,再严重的话,车连开都开不动。
再就是积炭会在整个油路里出现,从油箱到过滤器、喷油嘴、进气阀,再到燃烧室都有。而且燃烧室的积炭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造成辛烷值需求增加(ORI)。辛烷值决定着汽油的标号,辛烷值需求增加,汽车动力就会下降,如果要维持新车同等水平的动力的话,就需要更高标号的汽油。但司机一般并不会改加高标号的汽油,所以车子开到一定的里程后就需要清洗油路积炭。
当时我就跟清华介绍,让尾气持续达标需要同时采取三个办法:一是汽车要先进,二是油要清洁,三是要注意保养,跑了一定的里程以后需要定期对油路清洗净化。当时北京市出台那个法规只看到了汽车的问题,从汽车上开刀,却没有看到国内的油也有问题,需要改进。
目前大众等国际知名公司的汽车实际已经很先进了,如果用国外的油,可达到欧洲二号或者欧洲三号排放标准。但用了国产油后,跑了一段时间就不行了。去年汽车工业协会还给国务院打了一个报告,说能否下文要求在一些主要的城市使用国外的油,使尾气达标,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现在很多消费者发现车子出了问题,都会去送维修厂,没有意识到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喷油嘴堵了或油路积炭较多。到维修厂就需要拆开,用机械来洗,这是很原始的。首先耽误时间,多花钱,清洗一个喷油嘴是80块,4个就是300多元钱。
我的产品一瓶116元,由司机直接加入油箱后,就可自动彻底地清除整个油路积炭,使用一次可以管一万公里,相当于一般的私家车跑半年时间。它省事、省时、省力、省钱、安全。除此之外,维修厂只能清洗喷油嘴,而我的产品会从油箱里的沉积物到过滤器、喷油嘴、进气阀、燃烧室整个油路都可以清洗,可以恢复到新车子的水平,不会对汽车部件产生任何影响。
我的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公司的起点很高,关键的原材料都是进口的,与世界先进产品保持同步,不比任何国外产品差;二是我们的产品是针对中国油比较脏,车子落后,保养不注意等问题,进行了改进,更适合国内的情况。
相对于国产的,我们更先进。目前燃油清洁剂,分为一代、二代,一直到五代,第五代产品能将最难清除的燃烧室的积炭也一起清除掉。国外1999年才出第五代,我们的产品是2000年生产的,是国内第一个第五代产品。国内目前销售的大多为第三代产品,第三代产品只能作用到进气阀,技术上很难和我们的第五代产品相比。
做市场比做技术难得多
在目前国内的环境下,高科技企业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怎样做市场,做市场难度是非常大的,中间的学问比做技术的学问大得多。
我们公司目前仍处于打市场阶段。产品是2001年上半年出来的,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新产品,现在已经形成了系列化。在这个行业里,我们属于规模很大的企业,我们的强项是科技开发能力,有自己的科技开发人才,并且与世界上的源头供应商和国外的顶尖实验室都有良好的联系,技术上是领先的。同时我们背靠清华大学,投资方是很专业化的公司,规模相当大,但我们还是在开发市场中遇到了障碍。
一是市场不规范。这个行业现在还是个新兴行业,没有强有力的领导者,也没有可与洋品牌相抗衡的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专业化公司,门槛是比较低的,谁都可以进来。加上国家没有任何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个体户、私营业主都看到了这个商机,都参与进来。这使消费者混淆不清,鱼目混珠,从而造成了很多问题。
现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很多,他们的优势是价格低,一般卖十几元一瓶,但每箱油都要加一次,而且因为技术含量低,效果不是很明显。我们虽然卖116元一瓶,看起来高了很多,但我们一瓶就解决问题,相当于17-30箱油用一次,实际上用起来比他们便宜,而且省事,效果也非常明显。可消费者不知道这些,市场的混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再就是好的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奇缺。我的公司从成立开始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在寻找这样的人才,到现在营销总监还没有找到。现在我们好的产品已经开发出来了,资金不缺,品牌也不错,缺的就是做市场的人。
我本身是搞技术的,现在却是身兼数职,技术要亲自抓,管理要负责,既是技术发明人还是董事。所以要学管理、学营销,既要学财务、懂法律还要学公关。现在特别希望能找到优秀的营销人才,迅速打开市场。
再就是目前消费者对这类产品不熟悉、不了解,需要一个扫盲的过程。要扫盲的话,我们投得太多冒的风险太大,而且目前市场这么混乱,投得太多可能我牺牲了,不是说“谁冲锋谁先牺牲“么。所以我们想先在国内找经销商,建立网络,等网络建立起来了我再投钱做广告。你看我们的办公室里人并不多,其实我们有将近50个人,但现在大部分人在市场上,都在外面跑。
现在的工作和在埃索是大不一样了。埃索是一个成熟的跨国公司,有成熟的品牌,实力相当雄厚。它可以用10年时间拿几个亿在中国做品牌,不求赚钱。这样我做起来压力不是很大。有人开玩笑说,我甚至可以“躺”在它的品牌上面,来运作中国这个市场。
而现在的企业一切要从零开始,公司是新的,产品是新的,人也是新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又是个全新的概念,挑战性极强,我经常晚上10点才回家,早上很早就来,做老板嘛,都是这样。
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现在的我感觉非常充实,这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通过做企业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从写计划书中我就学到了很多,但计划书是本本上的东西,现在要实际操作起来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作为公司老板,每天都要处理新的问题,每天都会有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我感到从没有过的充实感。我的体会是,要做成一件事,必须下功夫才行。
汪洋的“恒威油品”目前有三大类十几种产品,针对车辆的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到冷却系统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旗舰产品“恒威燃油宝”是国内首家第五代燃油清净剂类产品。产品已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动车排污检测中心和国外独立实验室的检测,动力性、节油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性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明显降低汽车的耗油量、增加动力、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并可治理由积炭引起的怠速不稳、熄火、启动不顺、抖车、爆震和噪音等问题。
把握自己的命运
1999年,37岁的汪洋放弃了美国埃索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的高级职位,走向了自我创业之路。在2000年6月开幕的“中关村创业2000”商业计划大赛上,一份名为“高质量车用油品添加剂”的商业计划书,使他从70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清华诚志股份1050万元的投资,这也是此次比赛中参赛者获得的最高投资额。
很多人觉得我比别人幸运,其实任何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得下苦功夫,我也一样。
我出生在河南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1978年,我从那个山沟沟里走出来,考上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上大学的时候,我很用功,成绩列全专业第一。1982年,又以优异的成绩换校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攻读化工系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我没有像其他同学进入各大高校或研究机构,而是到安徽省一个县城的化工厂当了副厂长,我想这也算硕士到县城工作的头一个吧。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干点事业。在厂里我从技术、产品开发、生产质量控制,再到售前售后服务都管了,还兼任省天长化工研究所的所长,这样一干就是6年。
在县城里干了这么长时间,我觉得不能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应该到外面去看看,学点新的东西,就考虑出国深造。按说30岁的人了,婚也结了,孩子也有了,工作上也很受领导的赏识,而且出国还要考托福、GRE,压力是蛮大的。但我还是考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了博士学位。这又是我命运的一次大转变。
博士毕业后,我先后在美国加得士(Caltex)石油、76润滑油和埃索石油等几家跨国公司工作,担任过高级工程师、技术及销售经理、总经理和北方地区经理等职务。
1998年,美国埃索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派我担任北京办事处的市场经理,负责全国白油、13个省市工业润滑油、华北3省1市车用和工业润滑油的市场和销售工作。当时薪水非常高,待遇优厚而且有保障,出差都是住在四、五星级酒店,工作非常舒适。
1999年,我注意到北京开始治理环境污染,特别针对汽车尾气出台了相关法规,进行专项治理,要求上路车辆尾气必须达标。当时提出的方案叫做“电控补气加尾气净化装置”,需要对汽车进行改造,并下文强制执行。
这个法规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实治理尾气不能单纯从汽车下手,还要注意汽车用油的清洁问题。我记得当时《中国汽车报》曾连续3期,用3大块版面刊登专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专家们大多也是否定的态度。认为采用这种措施尾气问题并没有解决,还会造成马力下降,油耗上升,说明这个方案并不可行。
这些报道让我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我在几个美国石油公司工作的时候,已掌握了各种添加剂包括燃油清洁剂的配方研制技术。清洗型的燃油添加剂,对我国消费者来讲,既是新产品、又是积炭清除新方法,它比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积炭清除方法更加便捷,更加经济,效果也更好。如果把我的配方针对中国特点进行改造,推向市场,不但正好抓住了时机,而且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于是,我在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丰台园注册了“北京灵尔威油品技术有限公司”,对手里的配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并成功研制出了适合中国使用的高质量车用油品添加剂。
我下定了决心要做这个项目,于是向埃索提出了辞职。离开埃索的时候,我可以说是毫不犹豫的,我觉得人生需要搏一搏。人的志向和想法不同,有的人求稳,觉得稳定的工作就很满足了,也无可厚非,但我还是希望“搏”一下。当时既然有这样一个商机,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热情邀请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能给国家做点贡献,也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如果没有这种“搏”的精神,我想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寻找投资方
离开埃索的时候,那个技术配方已经在我的大脑里了。就跟厨师炒菜一样,只要厨师手艺好,想做什么口味的菜都可以。我心里对配方怎么使用特别清楚。有什么样的问题,就知道用什么样的东西,只是没有资金做出成形的产品而已。
2000年,为了尽快找到投资,我对很多家投资机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决定找清华。其实国内有钱的单位和个人很多,但清华是个知名的大学,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品牌优势,再加上资金雄厚,有很强的实力,这对于我今后的产品推广都很有益处。
于是我直接找到清华企业集团的领导人,把当时的市场需求和我的产品特点讲了一下,问他们想不想投资。开始他们说现在还没有资金,后来又说目前找他们的人很多,你最好回去写个东西出来,写得可行一点。我明白清华是有钱的,只是需要时间来考察我的项目。
回去以后,我就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写了一份计划书。当时我想这个产品要么不做,做就做成行业领导者,做出国内最好的、最高质量的东西,让消费者信服,所以这份计划书我写得特别用心,也特别辛苦。我记得写完封稿的时候,最后一个晚上,我觉得真得累了,扭头朝窗外一看,原来天都亮了,太阳已经升起来,我都没有发现,做得太入迷了。就这样连着几个月,确实很累很累。
通过这份计划书,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本身是技术背景的,但写计划书是有格式的,技术要讲,市场要谈,销售要谈,赢利也要谈。我本身不懂财务,需要去查大量的资料,还要去学财务知识。市场怎么考虑,财务问题怎么考虑,产品定价多少才合适,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公司机构怎么设置,发展计划是什么等等,都要在计划书中写得清清楚楚。而且写这个东西不只为了写而写,更多的是要投资方看重你,所以我一写就是86页。
当时中关村正好策划了一个“创业2000”商业计划大赛,我在报纸上看到广告以后,也报名参加了,主要还是担心清华不投我的项目。谁知道清华诚志股份7月份上市,8月份马上就投了我们,所以我中间就退出了这个大赛。
给我投资的诚志股份,是清华大学继同方和紫光之后,第3家清华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8月份我拿到了投资以后,很快就注册成立了北京诚志恒威油品新技术有限公司,清华诚志的投资加上我的一部分资金和无形资产,注册资本总共1400万元。
我们是诚志股份上市后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他们的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用产品说话
为什么清华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而且一投就是1千多万?当时他们可选择的项目很多,北京有好技术的人也数不胜数,但我们拿的投资却是最多也是最快的。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我比较幸运。其实我想,主要还是我的产品和我所掌握的技术打动了投资方,产品好,我就直接用产品来说话,结果我就成功了。
我的产品简单的说就是汽车用和工业用的燃油添加剂,它的作用主要是清除积炭、节省燃油、降低排放、增加马力。
我在化工方面搞了十几年研究,早就发现国内的油和外国的油相比,烯烃含量比较高。2000年,我国的烯烃含量的平均指标是43%,而发达国家大多是10%甚至4%以下,我们与先进国家相差近10倍。
烯烃是容易产生积炭的物质,烯烃含量越高就越容易生成积炭。现在都是电喷车,喷油嘴很小,有了积炭就特别容易堵塞,从而会带来油耗上升,马力下降,尾气排放明显升高等问题,再严重的话,车连开都开不动。
再就是积炭会在整个油路里出现,从油箱到过滤器、喷油嘴、进气阀,再到燃烧室都有。而且燃烧室的积炭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造成辛烷值需求增加(ORI)。辛烷值决定着汽油的标号,辛烷值需求增加,汽车动力就会下降,如果要维持新车同等水平的动力的话,就需要更高标号的汽油。但司机一般并不会改加高标号的汽油,所以车子开到一定的里程后就需要清洗油路积炭。
当时我就跟清华介绍,让尾气持续达标需要同时采取三个办法:一是汽车要先进,二是油要清洁,三是要注意保养,跑了一定的里程以后需要定期对油路清洗净化。当时北京市出台那个法规只看到了汽车的问题,从汽车上开刀,却没有看到国内的油也有问题,需要改进。
目前大众等国际知名公司的汽车实际已经很先进了,如果用国外的油,可达到欧洲二号或者欧洲三号排放标准。但用了国产油后,跑了一段时间就不行了。去年汽车工业协会还给国务院打了一个报告,说能否下文要求在一些主要的城市使用国外的油,使尾气达标,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现在很多消费者发现车子出了问题,都会去送维修厂,没有意识到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喷油嘴堵了或油路积炭较多。到维修厂就需要拆开,用机械来洗,这是很原始的。首先耽误时间,多花钱,清洗一个喷油嘴是80块,4个就是300多元钱。
我的产品一瓶116元,由司机直接加入油箱后,就可自动彻底地清除整个油路积炭,使用一次可以管一万公里,相当于一般的私家车跑半年时间。它省事、省时、省力、省钱、安全。除此之外,维修厂只能清洗喷油嘴,而我的产品会从油箱里的沉积物到过滤器、喷油嘴、进气阀、燃烧室整个油路都可以清洗,可以恢复到新车子的水平,不会对汽车部件产生任何影响。
我的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公司的起点很高,关键的原材料都是进口的,与世界先进产品保持同步,不比任何国外产品差;二是我们的产品是针对中国油比较脏,车子落后,保养不注意等问题,进行了改进,更适合国内的情况。
相对于国产的,我们更先进。目前燃油清洁剂,分为一代、二代,一直到五代,第五代产品能将最难清除的燃烧室的积炭也一起清除掉。国外1999年才出第五代,我们的产品是2000年生产的,是国内第一个第五代产品。国内目前销售的大多为第三代产品,第三代产品只能作用到进气阀,技术上很难和我们的第五代产品相比。
做市场比做技术难得多
在目前国内的环境下,高科技企业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怎样做市场,做市场难度是非常大的,中间的学问比做技术的学问大得多。
我们公司目前仍处于打市场阶段。产品是2001年上半年出来的,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新产品,现在已经形成了系列化。在这个行业里,我们属于规模很大的企业,我们的强项是科技开发能力,有自己的科技开发人才,并且与世界上的源头供应商和国外的顶尖实验室都有良好的联系,技术上是领先的。同时我们背靠清华大学,投资方是很专业化的公司,规模相当大,但我们还是在开发市场中遇到了障碍。
一是市场不规范。这个行业现在还是个新兴行业,没有强有力的领导者,也没有可与洋品牌相抗衡的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专业化公司,门槛是比较低的,谁都可以进来。加上国家没有任何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个体户、私营业主都看到了这个商机,都参与进来。这使消费者混淆不清,鱼目混珠,从而造成了很多问题。
现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很多,他们的优势是价格低,一般卖十几元一瓶,但每箱油都要加一次,而且因为技术含量低,效果不是很明显。我们虽然卖116元一瓶,看起来高了很多,但我们一瓶就解决问题,相当于17-30箱油用一次,实际上用起来比他们便宜,而且省事,效果也非常明显。可消费者不知道这些,市场的混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再就是好的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奇缺。我的公司从成立开始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在寻找这样的人才,到现在营销总监还没有找到。现在我们好的产品已经开发出来了,资金不缺,品牌也不错,缺的就是做市场的人。
我本身是搞技术的,现在却是身兼数职,技术要亲自抓,管理要负责,既是技术发明人还是董事。所以要学管理、学营销,既要学财务、懂法律还要学公关。现在特别希望能找到优秀的营销人才,迅速打开市场。
再就是目前消费者对这类产品不熟悉、不了解,需要一个扫盲的过程。要扫盲的话,我们投得太多冒的风险太大,而且目前市场这么混乱,投得太多可能我牺牲了,不是说“谁冲锋谁先牺牲“么。所以我们想先在国内找经销商,建立网络,等网络建立起来了我再投钱做广告。你看我们的办公室里人并不多,其实我们有将近50个人,但现在大部分人在市场上,都在外面跑。
现在的工作和在埃索是大不一样了。埃索是一个成熟的跨国公司,有成熟的品牌,实力相当雄厚。它可以用10年时间拿几个亿在中国做品牌,不求赚钱。这样我做起来压力不是很大。有人开玩笑说,我甚至可以“躺”在它的品牌上面,来运作中国这个市场。
而现在的企业一切要从零开始,公司是新的,产品是新的,人也是新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又是个全新的概念,挑战性极强,我经常晚上10点才回家,早上很早就来,做老板嘛,都是这样。
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现在的我感觉非常充实,这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通过做企业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从写计划书中我就学到了很多,但计划书是本本上的东西,现在要实际操作起来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作为公司老板,每天都要处理新的问题,每天都会有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我感到从没有过的充实感。我的体会是,要做成一件事,必须下功夫才行。
汪洋的“恒威油品”目前有三大类十几种产品,针对车辆的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到冷却系统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旗舰产品“恒威燃油宝”是国内首家第五代燃油清净剂类产品。产品已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动车排污检测中心和国外独立实验室的检测,动力性、节油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性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明显降低汽车的耗油量、增加动力、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并可治理由积炭引起的怠速不稳、熄火、启动不顺、抖车、爆震和噪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