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提个醒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uehe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环保局吴局长的老母亲住进了医院,医生给下达了病危通知,吴局长接到病危通知就驱车去了光明村。
  吴局长家的祖坟就在光明村光明山上,十几年前,吴局长的父亲去世就安葬在这里。当时,吴局长向光明山的主人询问墓地的价钱,山主是一个50多岁的汉子,憨厚老实,一分钱都没要。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乡下人很精明,知道寸土寸金,买块几平方米的墓地少说也得要个三五万元。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吴局长来光明村找村主任老徐帮忙,打算把老母亲葬在父亲旁边,需要买几平方米的地方,跟山主人商定个价格。
  村主任得知吴局长的来意后,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有我做中间人,山主绝不会多要钱。不过,当年的汉子已经不在人世,家里还剩下他老伴张大娘和儿子,儿子如今在外地打工。说着,村主任拿出手机就给张大娘的儿子打电话。村主任果然没有吹牛,张大娘的儿子听说是村主任的朋友买墓地,很爽快地答应了,只要5万块,但他人在外地,不能回来,一切手续只能找他娘办理。
  5万块钱的价格很合理,村主任带着吴局长高高兴兴地去找张大娘办手续。
  到了张大娘家,吴局长看到张大娘,觉得有点面熟,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村主任跟张大娘说明了来意,并且说已经跟她儿子通过电话,谈好了价钱——5万元,就等着一手交钱,一手签字画押。
  张大娘点点头,一字一顿地说:“我同意卖那几平米山地,但5万块不成,15万,少一分都不卖。”
  吴局长和村主任听了吓了一跳,村主任不相信地说:“都说好了,5万块,怎么又变了……你儿子没跟你说吗?”
  张大娘认真地说:“山证上的名字是我的,我儿子说的不算,我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吴局长沉不住气了,赔着笑脸说:“张大娘,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来说,5万元已经不少了,15万元实在太高了,你就照顾照顾,省省吧?”
  张大娘像没听见似的,一点反应也没有。
  张大娘狮子大开口让村主任感觉很没面子,十分尴尬地劝道:“张大娘,你要的价太离谱了,咱们可不能这样做人……你不知道,站在你面前的这位可不是普通人,他是环保局长!”
  吴局长以为村主任把话说到这份上,张大娘会很惊讶,接着就松口降价。可谁知张大娘笑了笑说:“我早就看出他不是一般人,只能跟大领导要高价,普通老百姓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呀。价格不能再降了,不买就算了。”说完,她就忙着手里的活,不理人了。
  村主任知道再多说也没用,僵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吴局长还有个弟弟,买墓地的钱是两个人分担,拿出7.5万元对他来说还是能接受的。可他觉得张大娘太过分了,太没有人情味,简直就是敲诈!绝不能助长这种气焰!于是,他生气地说回去考虑考虑,然后拉着村主任悻悻而去。
  吴局长回家后打算给母亲买块公墓墓地,可老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非要到光明村的祖坟,跟丈夫合葬不可。
  老母亲的心愿不能不答应。看来这高价墓还真得买。无奈,吴局长又去了光明村。
  吴局长找到村主任,带着合同再次来到张大娘家。
  见村主任带着人又回来了,张大娘脸上露出了笑容。
  吴局长开门见山地说:“张大娘,就按你说的价,15万,我买了!有徐主任在,你就放心吧,我们不会骗你。”说完拿出15万元现金。
  村主任拿出合同,读了一遍,然后交给张大娘看,一切妥当,双方在合同上签字画押,成交!
  这时,张大娘说道:“吴局长,你钱花了,我得让你花得明白,给你说说这15万是怎么算出来的。”
  张大娘说她家在下露河边有一块不小的地,这块地种出的草莓,颜色正,口味好,产量高,年年都能卖个好价钱。可自打河对面建起一家粉石厂之后,情况就变了。从粉石厂飘过来的粉尘给草莓穿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衣,无论是色泽还是口味都变了样。找村里,村里说权力有限,管不了;找环保局,环保局来人了,走马观花地看了看,说粉尘跟地里的泥土一个颜色,不好取证,难执法……问题没解决,张大娘又去找环保局长说理。在环保局大门口,她见到了吴局长,吴局长让她把举报材料送到信访科,说一定会管,然后就匆匆走了。事后,环保局的人又来了,粉石厂停了没几天又开工了,粉尘又来了……又是“一阵风”!张大娘死心了,不找了。不能种草莓改种大豆,可产量一年比一年低……
  吴局长笑着说:“我明白了,你跟我要那么多钱,是让我补偿你的损失……说实话,我真有点委屈。那天我急着去开会……后来就把这件事给忘了。我以为你把材料送上去,下属就会处理好这件事……”
  张大娘说,在乡下,如果家里没养猫,有了耗子,以为撒些耗子药就解决问题了,那是大错特错。因为四邻都养着鸡、鸭、鹅等家禽,耗子药会毒死他们家的鸡、鸭、鹅……会招到四邻的唾骂……
  吴局长点点头,認真地说:“懂了,我这钱花得不冤!你放心,我回去就把问题解决,绝不会让您老失望!”
  吴局长没有食言,第二天一上班就着手处理粉石厂的事……
  春节前两天,吴局长正在办公室工作,突然秘书进来说有个光明村的村民求见,他立马让人进来。
  一个中年男人走进办公室,吴局长一看不认识,就问他有什么事?
  中年男人没说话,从兜里拿出两沓钱放到桌子上。
  吴局长吓了一跳,不解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中年男人说:“这两万块钱是俺娘让俺给你的。局长说话算数,俺们就得把多要的10万块钱退给局长,但只能每年退两万——没别的,就是想年年给局长提个醒儿,别忘了咱老百姓的事儿!”说完转身就走。
  看着桌上的钱,吴局长一时百感交集……
  (责编/刘兵 题图/叶旦桥)
其他文献
短镜头《手机“卡”》(侯智勇)  李丁和老婆小玉开了家手机维修店。有个少妇说手机太卡了,李丁给她一张内存卡,还告诉她很多提速的小窍门。可是,少妇又多次来店里,说手机越来越卡了。小玉觉得其中似乎另有隐情……武俠天地《天下第二》(寒汐)  《手机“卡”》插图  昏暗的密室中,一灯如豆,一个身着飞鱼服的高大男子虽低着头,但也能感受到面前上司如鹰隼般凌厉的目光,段锋芒奉命前往武林大会。为争“天下第一”的名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早期补钾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肾功能正常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补钾2.0~3.0μg/d ,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h,无1例出现异常反应,血钾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 只要肾功能正常,腹部术后早期补钾是安全的,可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  [关键词] 腹部术后; 低钾; 早期补钾; 胃肠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56;R5
宋朝年间,晋中平遥出了件离奇怪事:时任县令李某一日如厕,出来后连称头痛,抛开随从独自一人回房休息;哪知就此之后,李某忽然离奇失踪,朝廷派人查了许久,连半点头绪都没有,只好又派了个叫胡能的来此任新县令。  胡能四十多岁,此人不但贪婪好色狡诈多端,而且心狠手辣,是个能把坏事做绝的主儿。来晋中没多久,胡能就和怡香楼的老鸨翠云好上了。  翠云身为老鸨,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见有官府县令主动上门,自是不会放弃这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学科關键能力作为英语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其主要包括英语的运用能力以及英语的学习能力。这两种能力各具侧重点,同时也相辅相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根据这两种能力的特点、性质、内在关系以及形成规律,围绕学生英语关键能力的培养展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改进,构建英语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初中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
大梁县大云山半山腰有个村子,进村要转六个盘旋山道,叫六盘村。为了彻底解决六盘村的出行难,由县乡统一规划,在山下建了个六盘新村。谁知道有个叫葛根林的老人,在新村住了10多天,又搬回到山上的老村独居。消息传出去,山下人纷纷前来看看这个怪老头,搬得空空的老村反倒热闹起来。  村主任十分恼火,三天两头上山动员葛根林下山。葛根林吸着烟杆,摸摸下巴的山羊胡子,笑眯眯回答:“主任啊,你看,整个村就我一个人住,下
[摘要] 目的 寻找一种诊断思路来提高腰椎真性滑脱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将54例腰椎真性滑脱的CT片分为两组,每组27例。第1组由2名CT室高年住院医师共同阅读,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并作出诊断;第2组由2名CT室低年住院医师共同阅读,根据自己的观察,并用逆向追踪法进行诊断。阅片结果采用χ2检验。逆向追踪法是指观察滑脱腰椎下方小关节有无异常和从下向上查看滑脱腰椎的椎板前端有无骨质断裂。结果
【摘要】英语文学阅读是拓展和深化课程内容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A Christmas Carol”教学为例,探讨基于“读思言”模式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课中如何促进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读思言”模式;文学阅读;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陈倩静,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一级教师,大学本科。  一、引言  思维品质体现了英语
一门手艺——  让他以捕鸟为生计  大家知道,崇明的东滩及附近水域是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所和洄游通道,广袤的滩涂湿地具有丰富的鱼类和底栖动物资源,因此东滩成了珍稀濒危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也是候鸟迁徙过程中的重要歇脚地。每年鸟类的迁徙季节,在此停歇的鹬鸟类数量多达数十万只。这么多的鸟类扎堆东滩,自然吸引了众多的捕鸟者。早先,一年四季,常可以看到有人在滩涂上撒药毒杀在湿地上觅食的鸟儿,在春秋鸟类迁徙的季节里
在湖北省麻城市南面不远,有一座美丽的古镇——夫子河镇,这儿有一种特色美食——鱼面,吃起来鲜香嫩滑,美味可口。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儿的人勤劳善良,诚实守信,说起来,还和当地的一个传说有关。  古时候,镇上有一家面馆,掌柜的叫李守信,祖上几代都是开面馆的。  他们家有一张祖传秘方,是几代先人根据多年的经验,研究出一种用新鲜鱼肉跟苕粉和面,辅以他们的秘制调料,用排骨炖煮的面条。这种面久炖不烂,
话说一镇之长,大小也是个父母官,每天不是日理万机至少也要日理几十机,可东林镇堂堂镇长唐建,最近不知得了什么“毛病”,业余时间特别喜欢到建筑工地转转,令人奇怪的是他完全不按符合身份的常理出牌。只要看到有工人在刷墙,他就走上前去,拿过一把刷子和工人师傅一起刷墙,有时干脆拿过师傅的刷子,代他们认认真真的刷起墙来。    镇长刷墙这事传得飞快,招来一片议论,绝大多数人猜想是:最近要大换届,镇长想做点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