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妇女》和她的俗世生活烟火味

来源 :现代妇女·爱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ingaaa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到新一期的《现代妇女》,指尖的温度让整颗心变得温暖,又有些微微的雀跃。我时常在想,作为刊物的编辑,如何让读者青睐这本刊物?答案在混沌中呼之欲出,映入脑海的首先是某个企业的经典理论:企业请你来干什么?创造价值。不能创造价值,你立即就失业。这条理论放在《现代妇女》身上:读者为什么买账?
  有句俗话:“屁股决定脑袋。”意思是,你在什么样的位置,就会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想问题。作为一名编辑,时时要思考几个问题:我们的读者定位是什么?是男性还是女性,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一本放之四海而皆准、人人爱看的刊物是不存在的,抓不准读者定位,就意味着抓不准我们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读者在想什么?在内心里十分明确读者在想什么,一名编辑不仅是一个文字制造者,还是读者的朋友,能够准确抓住与读者的共鸣点。
  这是一个情感泛滥的时代,更是一个情感极度缺乏的时代。作为一本女性杂志,《现代妇女》紧紧抓住了两个关键词:温暖、烟火味。《现代妇女》和别的杂志不同在哪儿?她不是时政类刊物,也不属于时尚类刊物,没有张扬的文字,夸张的配图,她的优势在于抓住了那些能触动读者心灵、与之相契合的文字,以情动人,温暖人心,让读者感同身受。不脱离现实生活、不高高在上、有烟火味的文字,才最能温暖人心。
  有读者曾经问我:“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为什么要读你们的杂志?你们的杂志和网上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我想,这便是我们编辑的价值所在,善于重新编辑文章内容、整合信息。对待一篇来稿,《现代妇女》的编辑不是生搬硬套,照单全收,而是去掉单纯的说教,谈感想,找到其中读者感兴趣的点,有些三四千字的文章,经过编辑的删改、整合,可能最后留在刊物上的只有几百字,并添加上了导读、编后等内容。编辑不心疼吗?心疼。辛苦吗?辛苦。但为了确保刊物的质量,为了更好地与读者相见,一切都值得。
其他文献
“慢”与“快”的碰撞  因为丈夫是独生子,结婚后我们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刚开始感觉家里有老人照料挺好的,慢慢的矛盾就出现了。公公干什么都很快,他老嫌弃我干什么都慢,他往往是一边风风火火地收拾东西,一边不停地数落我“像只蜗牛,干什么都拖拖拉拉……”虽然我不正面顶撞,但心里很不舒服,现在不是在呼吁慢节奏生活吗?  河北 王红霞  长辈的数落听着逆耳,但平心静气地想也是忠言。他用自己的生活感悟敦促我们
“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它最大的作用在于,它能使全世界的读者,去关心和阅读这个语种或这个国家的作家和作品,通过作品认识或熟悉不曾了解的这个国度人们的生活和习俗,对树立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对于中国的作家来说,除了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外,其实还有很多曾经与诺贝尔擦肩而过的作家们,下面小编就和大家细数一下!  重点推荐:  《鲁迅的彷徨与呐
每个月至少20天不在家  杜聪慧,兰州铁路局兰州客运段北京车队的党总支副书记。如同铁轨和火车的运行方式一样,她的生活与工作总是和忙碌、辛苦相接。她早已适应了每个月至少有20天在“现场”的工作状态。“现场”,这个我们看起来与火车并不怎么相关的名词,却是杜聪慧习以为常的工作地点。“我所在的北京车队担负着T76次、Z56次和K44次3趟进京列车,共14个班组,跟车走被我们称为‘添乘’。”她说。  除去“
严守“禁爱令”,  和刘洋一起领的结婚证  “80后”的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福山区张格庄村,这里是一个到处长满樱桃的缤纷世界。王亚平的父亲说:“七八岁时,亚平就能帮家里干农活,种黄豆很麻利,人家都说我养了一个贴心的好闺女。”  在爸妈眼中,女儿一直很争气。有一次,王亚平考试失利,拿着卷子在门口徘徊了一个多小时,一见到爸妈就哭起来。她说:“这次没考好,只得了第二名。”爸爸噗嗤笑了:“哭么呀?下次努力
吉米住在美国西部的小镇。每天早晨,父亲开皮卡车送他去上学。下车前,父亲总是会转过头,俯下身,亲吻他的额头,还用密密的小胡茬摩挲他的脸颊。吉米虽然口头上答应父亲在学校做一个乖孩子,可背地里却经常和调皮捣蛋的孩子一起闯祸,直到有一天,一个伙伴戏谑地说:“吉米,我今天看到你爸爸亲你了!没想到你长这么大了还……哈哈哈。”   吉米的脸忽然一阵红一阵白。他想,是啊,自己都快16岁了,这种事情让同伴发现太尴
早上六点钟,张小可在厨房里把炊具摔得山响,唠叨声四溅;李斯被迫起床,一边刷牙一边听张小可的“碎碎念”,比如“大家都是要出去工作养家的人,什么时候你能亲手给我倒一杯牛奶,我就算累得吐血也瞑目了”等等,连咀嚼的空当都没放过,导致李斯严重食欲不振。饭毕,李斯在张小可营造的生生死死的重口味中,收拾文件包准备出门,身后依旧是张小可绵延不断的抱怨:“家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你什么时候能帮忙把烂尾活儿收拾干净再走?
死气沉沉的绝望里,他是那一声泉水叮咚  2011年6月23日晚,读高二的姝霏下晚自习后,被一辆大货车撞倒,身体多处受伤,颅内出血,当场昏迷,后来成了植物人。车祸撞倒的不只是一个花季少女的未来,还有她的妈妈潘君唯一的希望。  花光了积蓄,跑遍了北京的大小医院,3个多月以后,姝霏的情况仍然没有好转,无奈之下,潘君带着女儿出了院。  2011年11月底,房东表示很介意自己家里住着一个植物人,对潘君下了逐
前一阵和一位读者聊天,虽然隔着电脑屏幕,但是已然能感觉到她对生活的一丝倦意,向我倾诉的中心思想大概就是——日子越过越没意思。  累、无趣、没意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些词语开始被高频率地使用在大家的口头语中。上班烦、下班累、望眼欲穿地盼放假,可是周末除了能好好睡一觉以外也不过如此。回顾一周的生活,你也许经历了与伴侣的一场毫无结果的争吵,也许一个人孤单地徘徊在闹市的街头……  总之,每个人过得似
她一直都很优秀,容貌秀丽,绝对是一个美人坯子,外界对她的评价大多也是:不仅是美女,还是才女。但她的婚姻却一再出问题,最后老公出轨后离家出走。她为此看了大量书籍,找原因、找问题,但还是没能挽回老公的心。  她告诉我,小时候她就会读书,会做事,是在赞美和表扬声中长大的。可自打结婚后,老公就没有肯定过她,总挑她的毛病,数落她不能干、不会做饭、衣服洗不好。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她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笨女人。  
一张保单能保几分爱情  ——国内首款“婚姻保险”惹争议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女性财产保障的大讨论。国内首款女性婚姻保险“红玫瑰”随之在国内多地面世,其最大的亮点在于,无论是婚内还是离婚,保险权益全部约定归属女性。   但是,这样一款“红玫瑰”真的能提高女性的财产权利吗?女性真的就对自己的婚姻这么多质疑吗?   事实上,对婚姻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