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8340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参与群体,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层面有其独有的发展特点。长久以来,对此群体的相关研究存在“两极化”倾向,即以高校整合性研究視角和强调专业化特点的针对性研究。事实上,高职院校学生受时代发展、校园文化、专业特点、个体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并不会限于传统因素的框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而言,无论是静态的研究还是动态的分析,都不能忽略问题导向的校准,将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作为研究重点,应当是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特点


  生源结构及个体发展特点
  1.生源年龄跨度大。 以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在校生源分为四类: 一是初中生源,该群体年龄在14~18 岁之间,自理能力和情绪控制力较差;二是中职生源,该类群体年龄在 18~23 岁左右, 该类群体具备一定的实训经验和专业基础,但是基础相对薄弱、纪律意识较为淡薄,自控能力略微不足;三是高中生源,该类群体年龄在 18~25 岁间,经过高中系统学习,自律性较强,心智趋近成熟,相对易于管理;四是社会生源,该类群体年龄在20~28岁左右,本群体纪律意识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较好。
  2.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能力有待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有待加强。
  3.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发。大多数学生从小备受父母的溺爱,很多学生出现任性、自理能力差、不懂分享和感恩社会等突出问题,甚至部分学生有自卑、自闭、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特立独行,对班级活动、班级事务缺乏兴趣及与同学关系不融洽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阻碍学生发展和成长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高职院校管理特点
  除了难以管理的学生自身问题外,学校管理工作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很多老师专注于教学工作,不能充分实现“教书”和“育人”双保险,更是难以贯彻落实“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关爱学生为根本”的新时期教育理念。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在专业化、结构化、专职化、规模化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伴随着学生特点不断变化和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班级建设与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主要表现为:班级事务管理形式缺乏创新,学生集体意识淡薄,同学之间凝聚力不足,班级制度文化陈旧保守,学风班风萎靡不振。
  集体意识不足
  相比本科院校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学生更加注重个性的充分展现和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 对班级凝聚力不足导致在班级组织建设中责任感较差、团队精神一般、自我意识较强。
  班级事务管理形式欠缺创新
  目前职业学院班级事务管理通常停留在召开主题班会、 辅导员主导班级管理等单一的形式,不能够灵活创新班级管理办法,造成班级管理刻板,对于成员的感召力下降。 班干部的工作仍处于表面的上传下达,缺乏创新,降低了班干部的威信。
  班级学风不良,目标模糊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 学生们不仅受到网络世界的冲击, 而且面临更多的诱惑。学生们好奇而自由, 在学校管理宽松、考核要求相对较低的情况下, 其学习主动性变弱,而失去了方向,导致整体学习氛围不佳。学生干部在心中没有班级建设目标和思路,只是成为任务的传递者,无法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对班级同学不能形成应有的影响力。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对挑战的科学策略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因此高校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生技能培养上。但新时期的社会需要的不仅是专业技能突出的人才,更看重人才的团队意识、交流沟通、岗位责任感、创新能力、社会道德等核心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改变教育、管理策略和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在传授学生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尽量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需要,维护学生的合理权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从而使得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尊重,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交际能力。另外老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专业团队,让学生管理更加精细化
  高职院校应当直面学生专职管理人员不足、缺乏专业性的现实问题,积极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队伍,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就业指导等和学生成长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工作,同时建立分工明确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使得学生管理迈向标准化和专业化,同时又兼具人性化。精细化管理需要打造一支学生工作团队,根据学生管理的实际和学生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性格、潜力等各方面特点做适当分工,使学生工作术业有专攻,让学生管理者树立工匠精神。充分利用木桶原理,让学生工作者相互熟悉,做到“补台不缺台,有位不占位”,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做精、做细、做实。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资助、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日常管理等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最终走向精品化。
  整合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合力。重视朋辈支持和引导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的良好氛围。学生干部的“同龄人”角色和角度,使其在心理层面与受助学生产生更好的相容性,对问题的切入和探讨更加自然。另外,学生干部在朋辈心理援助、引导方面需要一定的责任意识以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储备,即愿意帮助他人并且懂得如何恰当地帮助他人,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的重视和引领。发挥好学生干部的支点作用,使其在学生管理网络中扎实根基、相互呼应,成为学生群体的“定海神针”,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学生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动态化、体系化、专业化将为整个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当然,专业团队能否良好运作,发挥其独有的作用,还需要相关制度和奖惩措施的保障。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进德育工作常态化
  在当前网络信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重要参与群体,他们在网络空间的生活时间占比越来越大。目前,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多样化、便捷化发展趋势,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及时传递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和便捷的德育引导。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紧扣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科学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和现状,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抓好管理队伍,健全工作机制,妥善解决我们在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出成效,从而达到有效提升管理质量的终极目标。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接受肺静脉隔离术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术前临床特征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尤其是左心耳峰值流速(left atrial appendage emptying peak flow velocity,LAAEV)对术后成
资源依赖行为是影响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组织为了生存需要会通过不同的资源依赖行为与外部组织进行资源互换,但不同的资源依赖行为会给社会组织带来不同的生存选
在弹性光网络中,多播服务变得越来越流行和普及。由于大量业务涉及到这种服务,网络运营商研究出系列方案高效的将传输内容传至用户端。弹性光网络的重要特征是弹性分配频谱资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音乐是难以替代的无国界交流语言,繁荣的音乐预示着人类拥有高水平的生活。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随处可见,且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所以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凝聚着十分浑厚的文化底蕴,而文化的积累、沉淀已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我国的传统艺术如同璀璨的繁星,指引我国音乐领域的发展方向。秦胡(秦腔板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完全告知承诺制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改进规划管理方式的创举,未来行政管理的主战场将从许可审批移至事中事后监管,致力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