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弘扬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讲究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改变观念 创新教法 语言感知 打好基础 课外阅读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07
  一、解放思想,贯通古今
  我这里所说的“解放思想”,就是在平常的文言文教学中,要放下思想包袱,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文言文教学是“硬骨头”,比较难啃,还未教,就“怯场了”,这样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在课堂教学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畏首畏尾,放不下思想包袱,导致课堂效果不够理想。我经常能听到周围的同事在讲授文言文的时候抱怨,学生状态不好,上课昏昏欲睡,如再赶上校领导听课,就更是有一种刚上课就盼下课的感觉。一些老师之所以存在着这些文言文教学的苦恼,我认为就是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思想上太重视文言文,反而打不开教学的思路,聪明才智也被思想上的包袱所束缚。我历来是比较喜欢文言文教学的,在执教之初,也犯过“有一说一”,刻板教条的错误,部分学生对我的课也是不太买账,课堂上得过且过。后来,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我的思想并不能和学生产生共鸣,我所喜欢的授课方式并不是学生所喜欢学习模式,这当然是老师的失误。文言文固然有很多比较枯燥的文言现象要讲解,也要求学生积累掌握,但这只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小部分,绝不应把这些东西满堂灌的硬塞给学生。新课标对语文的解释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文言文也应该兼具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所以文言现象也只应是学习了解文章的工具和手段,所以老师也不能每天把这些干巴巴的东西塞给学生,即便塞给学生,学生也是不能消化的,以前的文言文教学中,我正是多少犯了这方面的错误。我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是叙事性比较强的传记体散文、史传文学作品和一些经典的山水游记散文。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文本,把这些文言文当成文言故事,利用一些巧妙地设问,会引发学生极大地兴趣,进而会去探讨故事的情节,叙事的手法和人物形象。比如我在讲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一文时,就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如过你是《荆轲刺秦王》这部电影的导演,面对这样一个剧本,你会重点拍摄哪个场景?为什么?”二是:“如果你是一名演员,你认为那个角色最能打动你,你想出演哪个角色,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把本篇文章当成一个故事来分析,首先抛却了对文言文枯燥的讲授,又是源于文本,更是贴近于生活,所以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就会走进文本,深入挖掘,从自我的角度和认识来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从而使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不在死气沉沉。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改变,是需要教师花大气力进行的一场思维解放运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无论是对文本的分析,还是对文言知识的总结,都要让学生动起来,并能通过一些巧妙设计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觉得文言文离他们并不遥远,贯通古今指的就是在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潜能。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文言文,提高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
  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的载体,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和知识,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课文。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诵读文言文,通过诵读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在阅读语气、语调、语速等把握思想感情的变化。此外,通过朗读教学,学生会爱上文言文朗读,在大脑中形成比较强的记忆。例如,在学习《劝学》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重文章的停顿、语调、语气,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去朗读,将文章读出抑扬顿挫之感,展现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三、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营造文言文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文言文对学生来说具有历史久远性的特点,学习起来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应尽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设置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四、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合作和分享。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要以學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学习为主,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帮助学生领略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课堂不应仅采用讲述法、讲解法,还应依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学习模式,以小组合作、故事会、知识抢答、辩论等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文言文学习。在学生中举行每天讲一个历史故事活动,如春秋系列故事,战国系列故事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些史传性文章的学习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五、重视语文作业的创新,引导学生阅读延伸
  作业是巩固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学生阅读体验和想象的延伸,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如在学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我就为学生留了这样一个阅读延伸的开放性作业:“你就文中五位人物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两百字的感悟。”这样的作业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张扬了个性。由此可见,改革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赋予语文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性,是符合课标要求、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
  参考文献
  [1]黄家红.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J].教学交流,2011(11).
  [2]沙俊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时代,2013(24).
其他文献
“媚俗艺术”其实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渗透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包括波普艺术、表现主义、甚至现实主义等等)之中。在这些纷繁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扎实、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深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
进入9月,即进入了枣类水果品种的销售期。来自陕西、河北以及本省的陵枣、小枣、冬枣等枣子品种均大量上市,随着上市量的增大,双节的来临,其价格也走出了“W”走势。其中,冬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人才资源对医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则能对人才的充分配置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人力资源系统的集成实践,探讨了如何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对于林风眠的认识,大多都是从他中西融合的绘画中开始的,他用自己一生的创作生涯,践行了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完美融合,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测评是医院专技管理中最具实际意义的管理技术之一,但目前各医院普遍没有建立专门的专技测评档案,加之没有优秀的软硬件新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专技档案工
一、白条猪价格缓慢下行  10月6日至10月12日白条猪的价格走势属于小幅波动、缓慢下行的趋势。价格缓慢下降的原因是度过了节前的采购高峰期,进入了需求减弱的节后疲软期。  周内的最高价是9.23元/斤(10月6日),最低价是8.93元/斤(10月7、10日),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3.36%,波动的幅度比上周(4.48%)收窄。  本周白条猪日均上市量比上周明显增加,表明节后消费需求在缓慢恢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