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与代际差异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将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研究置于代际差异视角下,以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为数据源,使用SPSS 26.0统计工具探讨分析中国439个地区中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问题,考查影响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主要因素,并对比分析四类因素对两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影响.由研究结果可知:(1)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存在代际差异.整体而言,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与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相比,前者的回流意愿更强.(2)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流动因素和社会融入因素影响.其中,本次流动范围、累计流动城市数、社区管理参与、主观融入、文化适应会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而是否具有宅基地、职业类型、随迁家庭成员数、现住房性质和流动时长则对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影响更大.
其他文献
空铁联运是大型机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高速铁路扩大航空运输的辐射效应,实现航空腹地的拓展,与铁路形成客流优势互补,提高枢纽旅客空铁联运的市场竞争力.该文对空铁联运的模式、枢纽的具体布置形式进行总结分析.对白云机场的现状特征和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通过机场T3站内高铁、城际、地铁及其他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构建了多方式融合的空铁联运枢纽.
道路红线承载道路线形、等级、宽度、坐标等信息,是规划编制和审批的依据.目前仍有部分城市、地区存在道路红线系统尚不完善、红线数据没有动态更新等问题,严重影响规划审批时效和质量.该文提出“补充-优化-动态维护”的道路红线系统优化思路,明确了道路红线系统深化路径,建立了道路红线控制标准,制定了道路红线系统动态维护机制,并结合增城区内控路网进行了补充、优化、动态维护的具体实践.
为解决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建设发展破冰,以佛山为例,从用地保障、建设补贴两个方面提出改善思路和措施,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坚持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停车产业化发展路线,有效促进资源合理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