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提高我国经济质量水平的研究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cl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质量;改革
  1 引言
  经济发展是一国的强大动力,经济质量又是一国屹立世界之林的根本保障。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一代领导下,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篇章,经济质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纵观经济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给予了经济发展的新征程。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如何在“新常态”下提高我国的经济质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问题。经济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可持续、高效益、低成本是高质量经济的要求。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增长的经济阶段后,出现了“新常态”经济,在此阶段提升经济质量是平稳经过经济过渡的重要保障。
  2 中国经济“新常态”综述
  2.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内涵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的新姿态、新阶段,其科学内涵主要在于:一是“新”,即不同于过往,是一种新鲜血液的注入;二是“常态”,即相对比较稳定并且会延续较长时间的一种状态。“新常态”的本质在于提高经济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新常态”的指向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提升,就业有保障,价格水平稳定,民生保障更加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法在经济政策的实施上表现为,简政放权,开放民间投资领域,重视就业,淡化速度,提升服务业的比重等,从而提高中国经济的质量,其政策寓意为经济增速回落,宏观调控上更加注重稳增长、高质量,摒弃高速大规模的经济政策。
  2.2 经济“新常态”的新特征
  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之后,经济问题有所显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逐步进入新的增长模式,以应变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从而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时期。“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变现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3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我国经济质量的对策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我们面对的是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如何应对经济风险,如何进行经济创新,这就为中国经济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提升我国经济质量。经过对经济的新阶段研究,经济的长期观测,得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升我国经济质量的对策。
  3.1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常态最核心的变化,增速放慢但结构在不断优化,这是新常态的典型特征,我们不再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是追求在经济增长速度合理下的经济结构优化,这样经济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增强,经济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
  3.2 产业结构升级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产业也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使各地区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合理配置,经济质量不断提升,这就要我国经济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出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提升。第一,加强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第二,由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第三,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第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加大创新支持,推动技术生产的进步。
  3.3 需求结构优化
  从需求角度分析,新常态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途径是扩大有效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使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过去片面依赖外需和投资转到要更注重内需和居民消费需求上来。形成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的经济模式。加大消费需求,就要不断加强我国新经济形势下的医疗保障,教育、住房等多方面的改革,使全体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得到保障,在扩大消费需求上减少阻碍,充分消费。需求结构的优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依赖国外经济发展的旧常态。
  3.4 收入结构调整
  在经济新常态下,收入结构直接关系到经济的消费情况,消费质量的提升又进一步带动着经济质量的加速。为适应更高层次的经济需求,我国经济在发展新阶段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收入结构的不断调整,又表现出收入分配的调整。收入分配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重大经济分配问题,要想经济质量达到质的提高,必须加快解决分配制度的改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缓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公平。
  3.5 改善民生,完善社保制度
  在我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是最坚实的后盾。改善民生,做好人民的经济生活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可以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提高经济质量的底线。
  3.6 完善社保体系,注重制度改革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与组织结构都需要升级与优化,这就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失,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的出现,为了更好的服务经济质量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至关重要。应当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稳固的基础。而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诸多任务中,要把尽快弥补制度缺失作为优先目标;因为相对于其他矛盾,一部分社会群体没有基本保障的制度安排是最大的不公平。
  3.7 提高劳动效率,注重人才红利
  对于旧常态而言,新常态下的经济不仅追求经济数量更注重经济质量。面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才红利下滑的阶段,经济新常态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才红利的延续期。
  3.8 简政放权,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简政放权,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政府不再管“管不了的事”和“不該管的事”,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经济质量的提升。   通过简政放权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政府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清理自身的政策的瑕疵,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权威力,给予经济投资人信心,进而也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3.9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在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的时候,新常态下经济面临着回檔回落的新阶段,要想继续提高经济质量,我国就要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着开放型经济模式转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新常态下我们要加大出口模式的创新,转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积极参与全球间的经济合作,加强对外开放水平,与主要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同时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以互利共赢、多元发展、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争取主动权。
  3.10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面对新常态经济,我们要抓住机遇,勇敢的发展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对外开放能力将会进一步的提升,而在这种大背景的前提下,企业要努力寻找与国外资源相合作的机会,突出自身产品的优势,吸取国外优势技术。除此之外,我国城镇化过去发展缓慢,相比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化将迎来新机遇,可持续释放新动力,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面对新常态经济,我们要接受挑战。新常态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多挑战,这必将是我国提高经济质量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新常态,我们要有平常心、坚定的心,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学会在新常态下创新,书写经济新常态新篇章。
  5 结束语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新时期新阶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质量的提升是我国经济研究的重点。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是经济质量提升的外部保障。经济发展不是封闭式,而是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努力拓展对外开放与应对能力,对我国经济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技术、资金、资源的支持。最后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还要用平常心去迎接这个新经济阶段,在新机遇与新挑战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新经济所要求的新任务。不断创新,化解风险才能确保经济质量的提升。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新一阶段腾飞的准备期,做好经济质量的提升,确保经济发展释放持续动力,才能为中国经济在世界中创造新辉煌书写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郑京平.中国经济新常态及应对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4:42-44.
  [2]本刊编辑部.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J].浙江经济,2014(19):23-24.
  [3]王勇.宏观经济工作将着力提高经济质量[N].证券时报,2013:1-1.
其他文献